◇吕俐敏
在汉字书写中,老师和学生经常会为某些字的横或者竖是否出头而为难。有些字,是否出头不影响对错,有些字不出头就错了。比如“秉”“兼”“妻”“君”“事”“争”等字都是因形会意字。每个字都有一个故事,每个字都是一幅画面。这些字里有一个共同的构件,就是师生为之苦恼的是否出头的“”。“”是这组汉字中最重要的一个构件,是让画面动起来的一个构件。
“秉”字由此便带上了浓浓的悲悯之情,看到这个字便充满温情和暖意。“秉”字还有拿着的意思,就是秉持、秉烛,引申为掌握、主持,就是秉公、秉正的意思。
手里拿着一束禾是“秉”,拿着两束禾的时候,就是“兼”,字形为“”,就是并得,所以,两份并在一起,是“兼并”;同时涉及或所具有的不只一方面时,就有“兼职、兼顾、兼任、兼而有之、兼收并蓄”等词语。
“君”字从“尹”从“口”,“尹”是手执权杖,“尹”有治理的意思,常常用作官职名称,如令尹、府尹、京兆尹等。商王朝初期的贤臣伊尹,就是一位叫伊挚的人被封为“尹”,后来人们称之为伊尹,此人出生于庖厨之家,因此善于烹饪,后来老子所言的“治大国如烹小鲜”即肇始于伊尹的“以鼎调羹”“调和五味”的理论。“尹”为手执权杖,“君”为手执权杖发号施令,君王、君主、国君,还有信陵君、平原君、春申君、孟尝君等都含有当权者的意思。此外,“君”还指道德高尚的人,即君子。
“事”和“史”“吏”是由一个甲骨文字分化出来的。甲骨文写作“”,有学者认为是手持书册的样子,也有学者认为是手持猎叉。王国维先生在《观堂集林·释史》中指出:“史之本义为持书之人,引申而为大官及庶官之称,又引申而为职事之称。其后三者各需专字,于是‘史’‘吏’‘事’三字于小篆中截然有别。持书者谓之史,治人者谓之吏,职事谓之事。”
会意字的世界,丰富而充盈,既有对弱者的悲悯,也有对权秉的描述,更有对日常生活的描摹。会意字的世界,也是生活的世界,是由生活的直观经过符号的初步加工之后,构成的一个充满人间烟火气息的世界,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如此相关。理解会意字,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在理解我们生活的客观世界和我们付出的主观努力,是对我们自身一个熟稔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