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磊
(南昌大学,江西 南昌 330031)
当前,我国职业交响乐团的数量发展迅速,中国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等,都是在国内乃至国际上有知名度的交响乐团。就目前看来,我国的交响乐团虽然有一部分发展良好,但是整体发展还是存在着问题的,我们一定要找出其中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强化交响乐团的经营和管理工作,推动我国交响乐团文化的良性发展,为城市文化建设发挥最大化价值。
第一阶段。1879年,上海公共乐队成立,标志着我国交响乐文化正式起源,也是交响乐团形成的初步阶段。1919年,意大利音乐家梅百器受我国邀请,担任上海公共乐队指挥,使乐队的整体演奏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1],观赏性也有明显进步,随后我国的交响乐就迎来了第一个辉煌时期,也被称为“梅百器时代”。第二阶段。在1940年,我国第一个交响乐团“中华交响乐团”正式成立,乐团有成员近60人,初具乐团规模,促进了我国交响乐文化的发展,乐团的管理与经营趋于职业化。第三阶段是在抗日战争结束后,我国的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国家百废待兴,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交响乐在文化产业中的地位,于是,在1956年时,中央广播交响乐团成立,随后还成立了中国爱乐乐团、深圳交响乐团等,标志着我国交响乐团进入全面、高速的发展时期。
有相关业内人士指出,我国的交响乐团存在着演凑不细腻、粗糙等问题,达不到应该具备的标准,造成这种问题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交响乐团机构囊肿,吃大锅饭。我国的交响乐团由交响乐队、合唱队、室内音乐队、创作组等不同的单位构成,这些单位被长期捆绑在一起,有些单位只是拿着薪水而不干实事,造成了人员和资源的浪费,也给交响乐团的经营与管理造成不便[2]。
人心涣散,不够团结是我国交响乐团发展历程中存在的一大问题。有些交响乐团中的常任指挥退居二线后,乐团就会处于长期无序的状态,使乐团的成员出现焦躁感,引发乐团内人员的不满,这对于乐团的经营与发展无疑是有害无益的。
我国职业交响乐团的经费和薪资都是由国家或地方财政拨款,运营经费不多,除去乐团成员的工资,剩下的勉强才能够日常开销,交响乐团的运营和日常活动的开展较为困难。由于薪水低,员工的职业归属感不足,很多员工都在想方设法的搞兼职工作,没有心思投入到交响乐团的建设当中,自然而然也就谈不上认真工作了。
在当前我国交响乐团发展与经营存在问题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对城市交响乐团如何改进经营与管理进行科学的探索,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推广。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完善我国交响乐团的经营与管理措施:
例如,可以提前科学计划未来一年的排练和演出计划,按照岗位定人,制定并切实落实考核制度,考核要公开透明,以确保考核工作的公平性。在薪资发放时,要实施按劳分配的原则。对于交响乐团的管理,要实施团长和艺术总监共同管理的办法,防止大权被某一人独揽,出现肆意管理,统治管理等现象。
为了保证城市交响乐团的正常运营,以及成员丰富的日常活动,国家和地方财政要加大对于城市交响乐团的投入,成立艺术委员会及理事会,以保证乐团经费的稳定[3],只有资金充裕,乐团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为城市文化建设添砖加瓦。作为乐团自身,要强化与其他交响乐团的交流与合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不断锤炼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
观众是我国交响乐团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不确定因素之一。有些地方性交响乐团在管理虽然趋于职业化,但是在经营和发展上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交响乐团筹备的音乐会,来观看和欣赏的观众比较少,有些观众观看时候,甚至在玩手机、小声交谈或者来回走动。虽然交响乐团耗费了财力、人力、物力,但实际上取得了文化宣传目的并不明显,艺术价值不能被观众很好的接纳,这就是因为还没有吸引到观众的欣赏倾向。对此,乐团管理团队要加强对于交响乐文化的宣传,让观众了解并喜欢上交响乐。
总而言之,我国交响乐团在城市文化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漫长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为了突破经营和管理上的困境,我们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多方面来解决问题,推动我国地方交响乐团良好、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