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诗歌题的多种变式训练

2018-01-25 11:18山西牛建兵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18年2期
关键词:友人诗句赏析

山西 牛建兵

在对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全方位研究的前提下,将一道诗歌题进行多种变式设题训练,是很有必要的。这种变式训练不仅能体现高考命题的考查形式,也能体现高考命题的考查内容,让学生跳出题海,举一反三,收到以一代十的训练效果。

下面,笔者就以黄庭坚的《寄黄几复》为例,进行多种变式训练设计。

一、全国新课标卷模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寄黄几复①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②三折肱③。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①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其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黄几复:名介,南昌人,是黄庭坚少年时的好朋友,时为广州四会(今广东四会县)县令。②蕲:祈求。③肱:上臂,手臂由肘到肩的部分。古代有“三折肱而为良医”的说法,是说一个人要是多次断了手臂就懂得怎么医治断臂。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A.诗的首句起势突兀,北海与南海距离遥远,非触手可及。诗人用空间的距离形象地说明了二人相见之难。

B.第二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自己想托鸿雁传递书信却遭到拒绝。再次写路途之遥远,即使鸿雁也不敢答应传信给友人。

C.第五句,诗人借四立之壁写友人生计的艰难,可谓无以支撑,这暗写为官环境的艰苦与恶劣。

D.第六句的意思是说:朋友本来就有才干,不必“三折肱而为良医”,应当得到朝廷的重用。

E.最后两句写想象朋友读书的情景,而自己颓然变老,猿猴隔着溪水而悲啼,瘴疠之气充满溪藤。

2.本诗的颔联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赏析其妙处。

【拟题简析】

第1题为“五选二”的客观题,一般考查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选项结合诗中的具体诗句来拟制设计,既能提示考生理解诗句的内容,同时也为考生设置了阅读的陷阱。

第2题为简答题,主要是针对诗歌的颔联进行赏析,包括对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与赏析。此类试题既能考查考生的阅读鉴赏能力,也能考查概括表达能力,同时更能体现对诗歌的基础知识的考查,比如“颔联”,究竟是指第几联,学生必须搞清这个问题,才能开启对诗句的理解,并整合作答。

【参考答案】

1.CE (C项,“暗写为官环境的艰苦与恶劣”错,应该是“暗写作者为官之清廉”。E项“最后两句写想象朋友读书的情景,而自己颓然变老”错,应该是“诗人自己能够想象到头发已经变白的朋友读书的情形”)

2.①巧用烘托(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哀情),以“桃李春风”之良辰美景烘托“一杯酒”的宴饮之乐;以“江湖夜雨”的凄凉之景烘托“十年灯”的相思之苦。②用“桃李春风”与“江湖夜雨”对比,“一杯酒”与“十年灯”对比,突出欢聚的短暂与悲思的绵长。③选取典型意象组合(缀名),激发读者想象。两个朋友,在往昔的春风中共饮美酒,而今在江湖上夜雨时对灯难眠,充分表达了彼此的深情厚谊。④用语虽平常,却富有暗示作用。用“一杯酒”写两人相聚之乐,用“十年灯”写十年漂泊之苦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二、北京卷模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题。(诗歌材料略)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诗首句写彼此所居之地一“北”一“南”,已显露怀念友人、望而不见之意。

B.第二句运用“寄雁传书”的典故,表达诗人对给友人寄信不能到达的遗憾之情。

C.尾联第一句以“想见”领起,与首句“我居北海君南海”相照应。诗人想象十年前的朋友如今已白发萧萧,却仍然像从前那样好学不倦。

D.最后一句纯粹写景,给诗中整个图景营造了凄凉的氛围。

2.“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一联中,在对比中表现出思念之苦。下列诗句采用这一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

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B.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杜甫《春日忆李白》)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同样写鸿雁传书,《寄黄几复》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手法、表情达意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秦观《阮郎归》)

【拟题简析】

第1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主要是对首联和尾联诗句的内容和手法的理解。这是诗歌鉴赏的基础,因为鉴赏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开启的。

第2题实际上考查的是比较赏析,所给诗句都是表达思念之情的,但这里主要考查“修辞手法”(对偶),完成此类试题,一定要异中寻同。

第3题稍微增大了一些难度,既有运用手法的要求,也有表情达意的比较,需要学生综合对比思考。

【参考答案】

1.D(“纯粹写景”错,诗人在最后一句以景衬情,以凄凉的景象,表达内心的不平和对人才的怜惜)

2.C(题干和C项中的诗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3.《寄黄几复》中“寄雁传书谢不能”主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书信不能送达的无奈和绝望之情。杜甫的诗主要运用设问,表达书信不能及时到达的担忧之情;秦观的词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大雁能把书信传到衡阳却传不到郴阳进行对比,表达身贬郴州,离乡日益遥远的苦楚。

三、江苏、山东卷模式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诗歌材料略)

1.第二联的意象选取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有什么异曲同工之妙?

2.从本诗的最后两联,可以看出黄几复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诗句概括。

【拟题简析】

第1题主要从意象组合的艺术手法分析诗句之妙,这样的手法如同电影中的并列蒙太奇手法,用一连串的意象(物象)组合成一个意境,非常别致。这属于诗歌的对比赏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和赏析能力。

第2题考查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此题需要结合诗句,分析并分条分点概括,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参考答案】

1.都运用了“缀名”或“列锦”的手法,将一个个的名词意象组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寄黄几复》的颔联中,将“桃李春风”“江湖夜雨”“一杯酒”“十年灯”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而《天净沙·秋思》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意象组合在一起。

2.①为官清廉,家徒四壁。②怀才不遇,从政有方。③博学多才,好读书(勤学)。

四、浙江卷模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诗歌材料略)

1.这是一首_______(填写诗歌体裁),颔联上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的对比手法比较突出,请找出其中两处,并加以赏析。

【拟题简析】

第1题以填空题的形式,主要考查古代文化知识和诗句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第2题主要对本诗中运用的最明显的表现手法“对比”进行举例分析。

这两道试题的难度都不算太大,属于对古典诗词的常规考查,其考查的形式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此类型题,我们拟制时不妨增加一点难度,比如将第1题拟制为:这是一首_______(填写诗歌体裁),诗歌颈联第二句中的“治病不蕲三折肱”,用一个俗语来概括就是_______。那么答案就是“七言律诗”和“久病成医”。

第1题还可以拟制为:这是一首______(填写诗歌体裁),诗人黄庭坚与_____、_____、_____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那么答案就是“七言律诗”和“秦观”“张耒”“晁补之”。

【参考答案】

1.七言律诗 抒写别后相思之深

2.示例:①十年前与十年后形成时间上的对比;②“桃李春风”与“江湖夜雨”形成环境上的对比;③相聚饮酒与孤坐灯下形成行为上的对比;④相聚的快乐与离别的孤独形成情感上的对比。

五、天津卷模式

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诗歌材料略)

1.诗人跋此诗云:“几复在广州四会,予在德州德平镇,皆海滨也。”从诗人的“跋”分析起笔的妙处。

2.本诗多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回答。

【拟题简析】

天津卷的高考试题模式是三道简答题。设置这三道小题的时候,既要注意考查对诗歌思想内容的理解,还要注意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做到理解和鉴赏兼顾,基础和拓展相结合,浅易和繁难相结合。

【参考答案】

1.第一句起笔似劈空而来,写得很有气势,给人突兀之感。诗人在“北海”,而友人在“南海”,用“海”字将南北分开,让人产生天涯之隔、相思却不能相见之感,表达出诗人心中的遗憾和绝望之情。

2.用典。①“寄雁传书”的典故,加上“谢不能”,写出两人相隔之遥,无法互通音信的无奈与思念之情;②“四立壁”,《史记·司马相如传》中,“文君夜奔相如,相如驰归成都,家徒四壁立”。作为县令,却家徒四壁,赞其清正清廉;③“三折肱”,说明他有杰出的政治才能,却屈居蛮荒之地,表达对黄几复空有治国救民的才干而不能受到重用的怜惜和不平。

3.与友人相距遥远,无法互通音信的伤感与无奈之情;与友人分别日久而产生的思念之情;对友人家境贫寒,但依然保持正直廉洁品格的赞美之情;对友人年老体衰、处于恶劣环境中的挂念与同情。

以上是通过同一首诗歌,命制多个试题模式,尝试一题多练,以期能够举一反三,读熟悟透,多面赏读,切实提高古代诗歌阅读效率。

猜你喜欢
友人诗句赏析
致友人(组诗)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戏答友人》
《友人伤足有赠》
《戊戌元日与友人通话》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巧用诗句育新人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