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艳林
(泊头职业学院,河北 泊头 062150)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我国的对外交流和贸易活动日益频繁,需要大量的英语人才。同时,经济全球化视域下,英语文化在中国的融合已成不争的事实,并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因此,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农村学生而言,亦需积极参与到相关学习活动中,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实践中,时常存有这样一种现象,即学生的初始英语学习兴趣尤为浓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衰减,甚至滋生了厌学等心理,这在农村学生群体中的表现尤为明显。究其根本,影响高职院校农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因素有很多,集中体现为心理因素、教学因素等。具体而言,受成长环境的影响,多数高职院校农村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与其他同学相比,有着极为严重的自卑情结,参与相关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另有部分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对教师教学的依赖性较高,方式方法缺乏科学性,继而影响了他们的成功体验,逐渐失去了学习动力。从教学维度上讲,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过度强调自己的教学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个性差异,对先进科技的创新应用不足,一味地坚持灌输教育,影响了农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师生作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两大主体,分饰着不同的角色,他们之间融洽的关系建立,是有效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基础。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作为教学实践关键,其职责定位于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而非单纯的传道授业。因此,新时期,高职院校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深刻领悟素质教育理念内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及个性差异,以亦师亦友的身份参与到学生学习生活中,并给予适时的帮助和引导,以建立师生间良好的互动关系。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分析高职院校农村学生心理状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聊天、谈心等方式,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并及时进行开导,逐渐帮助他们打开心结。如此,以教师的个人魅力,增强情感交际沟通,进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宏观维度上讲,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作为一项系统化工程,主要涉及到听、说、读、写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应根据学生需求,注重教学创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他们舒缓压力和畏惧心理,并引导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循序渐进地内化为一种习惯品质。信息化时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为上述目标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持。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以教材为基础,充分利用互联网络,搜集与英语文化相关的素材资源,拓展学生知识视界,丰富他们的词汇。同时,结合实际生活,创设虚拟现实情景,设置相关互动话题,组织学生协作讨论,为农村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鼓励他们真实地表达自我,如此,还有利于培养同学之间的友谊。
素质教育视域下,完善的评价机制应弱化其筛选、区分功能,更多地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着力发挥其激励作用。简单而言,完善的评价机制应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关注学生日常学习行为,综合审评他们的能力、素质、态度等表现,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更多认可和鼓励,并针对性地优化教学方案。尤其对农村学生而言,要善于发现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点点滴滴进步,并通过某种有效方式表达出来,使之获得成功喜悦,继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另外,高职院校还应组织多样化的文体实践活动,如英语演讲、英语竞赛等,为农村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帮助他们抵消畏惧心理,树立自信心、自尊心。
总而言之,激发高职院校农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教学发展的维度上讲,应注重增进师生关系、创新教学方法和完善评价机制等,是一项系统化、持续性工程。因此,作者呼吁高职院校重视此课题研究,结合本文论点,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中,采取更多有效激发农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策略,营设良好校园文化环境,促进全体学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