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温突降,天气骤凉,因我一向不耐风寒,便得了感冒。恹恹睡起,已是午后,虽觉胃肠辘辘,却口味淡薄,毫无食欲。朦胧中,突然想起一道吃食,顿觉口舌生津,肚子里的千百条馋虫从我的嗓子里伸出手来,急切地想要得到满足。
这是我们北方很传统的一种面食——浆面条。浆面条,顾名思义,主料还是面条。但这面条用的不是上等的精粉,而是以杂粮面为佳,面条一定要细。细细的浆面条与粗犷大气的拉条相比,就像是红轿子里柳眉细腰的美女与挎大刀骑大马的英雄相遇,不仅不会逊色半分,反而能以柔克刚,使得百年寒冰在瞬间化作一汪绕指春水。最重要的是这面条的“浆水”,它是由绿豆浆发酵而成。酸爽的绿豆浆倒在锅里高温加热,待浆水表面泛起一层白沫之时,要用勺子轻轻打浆。虽为“打”,却也只是美人嗔怪时的粉拳绣腿,眉来眼去中尽是满满的柔情。经过敲打,浆沫消失,浆水变得细腻光滑,宛若挨过粉拳后,少年那春风满面的脸庞。
面条煮好后,捞入盛放浆水的碗中,开始逐一放入配菜。名为配菜,却也是整碗面的亮点,具有画龙点睛之妙用。芹菜去叶、根洗净,用开水焯过,切成菜花,此为配菜之一;花生、黄豆加八角、花椒、熟盐,此为配菜之二;上好的芝麻炒熟、轧碎,此为配菜之三。最后还要加上几滴香油,如果喜欢吃辣,可以再加入当地土产——韭花辣子酱。如此,一碗酸爽醇香的浆面条便可以上桌了。看似热闹讲究的一碗面食,放眼望去,主色却只有绿色和白色。芹菜碧绿若翡翠,浆汤乳白似脂玉,适时升腾起的阵阵热气,伴着不绝如缕的香味,使得这碗几欲羽化登仙的面食恢复了烟火气,让人忍不住想要大快朵颐。
小时候,跟着奶奶一起长大。奶奶一生信佛,从不食荤腥。于是,浆面条便成了我童年记忆里最美妙的吃食。记得九岁那年,我生了一场大病。出院后,身体变得虚弱,且食欲不振。眼看着我日渐消瘦下去,奶奶急得直跺脚。忽一日,我闻到了一股酸爽的香味,多日萎靡的精神竟为之一振。不大一会儿,奶奶端着一碗浆面条走了过来,看着那碧绿的芹菜、乳白的浆汤,我顿时有了食欲。我一口气吃了一大碗,奶奶的笑脸氤氲在热气中,显得格外亲切。
想到此,我一下子来了精神。我立刻穿衣起床,下楼打车,直奔乡下而去。那儿有我念念不忘的碧菜玉汤,更有年迈的奶奶正在倚门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