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蓉
(江苏理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0)
教育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指出:系统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满足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需求,服务一线劳动者的职业成长。近年来应用型本科院校招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的比例不断提升,这些职校的毕业生与普通高中的毕业生相比,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均显现出不同,尤其是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和政治素养等与普通高中毕业生有一定差距。部分职校毕业生在进入本科院校后,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这种角色的转换使他们产生了一些心理困惑和心理冲突。因此,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本科院校职校生源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培育心理素质的措施,是目前招收职校生源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积极心理品质最早是由Hillson和Marie提出的“positivepersonality”(积极人格),他们认为当代心理学和心理学家有着极为重要的使命,即如何使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使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幸福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使公众称心如意。后由积极心理学之父Seligman定义为“positivecharacter”(积极品质),认为美德和力量是个体积极品质的核心,具有缓冲器的作用,能成为战胜心理疾病的有力武器。Sheldon等人已经提出24种积极人格品质,包括乐观、爱、交往能力、美德、工作能力等[1]。
笔者所在的高校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部分专业开展对口单招、“3+4”中职-本科联合培养和“5+2”高职-本科联合培养项目。经调查发现,与普通高中生源相比,职校生源学生适应性较差,缺乏学习的热情,学习能力较弱,不能正视现实和自我,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前途渺茫”。职校生源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和心理特点归纳如下:1.自卑。针对职校生源和普高生源,学校会制订不同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所以从入学起,职校生源学生就感受到了与普高生源的差别,且职校生源的学习能力较差,致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专业课教师也更愿意选择普高生源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在临近毕业时,来校招聘的用人单位对两种生源的态度也有所不同,致使部分职校生源学生觉得自己矮人一头。2.焦虑。职校学生进入本科院校后,学习压力接踵而来,部分学生基础差、学习方法不适用,学习吃力,与入学前的期望有较大出入,无法完成自己的目标,甚至有同学面临降级的危险。互联网的发达使得就业压力也提前到来,无形中给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造成了更大的压力。3.迷茫与消沉。在学业上受挫后,有些职校生源学生沉迷于网络来逃避现实,网络直播、游戏等成为学生的避风港,甚至有学生因此陷入“校园贷”等套路,自此消沉。除了自卑、焦虑、迷茫和消沉,有部分学生还出现了逆反、盲从等消极心理问题。
(一)完善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健全心理健康工作机制
本科院校开设心理公选课,将积极心理品质引入课程,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培养积极心理品质。针对职校生源学生的心理特点,展开调查与研讨,制定符合其特点的心理健康课程,有针对性地开展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系列活动。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网络应发挥其作用,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保障心理咨询工作积极有效地开展,打造专业且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二)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搭建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善于利用职校生源学生动手能力强的优点,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参加科学竞赛和技能竞赛,开阔视野,增强其自信心,丰富成功体验,培养其热爱和善于学习的积极品质。高校针对职校生源,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及时缓解学生学业的压力,锻炼能力,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为他们营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生活氛围,拥有积极的心态和正确的三观。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除了向家长求助,更愿意听从与自己年龄相仿、背景相似、兴趣相近的同学的建议,此为“同伴效应”。利用这种同伴效应,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积极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职校生源学生在大学阶段往往缺乏自信,部分学生因成绩不达预期而产生心理困扰,也有学生在职校时的室友矛盾一直延续到大学时期。学校要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拥有自信,正视自己的优缺点,悦纳自我;培养学生“逆商”,敢于尝试,使学生不惧困难,乐观向上;传授学生调节情绪的方法,合理发泄情绪,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在班级和宿舍营造向上的精神氛围,正确认识与评价他人,包容、理解和忍让,抱着积极的态度与人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