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小秋 孙丽娟
假期闲来无事,随意上网浏览信息,忽见一条新闻:“绛县2018年高考突破400人!绛中创造奇迹,二中再续辉煌,实验三个突破。”仔细看完,身为基层小学教研员的我,心中涌起一阵兴奋,马上有了一种冲动,想写写这一年中让我心动的绛县教育人。
朋友家的小孩秋季要上小学,按区块划分要上绛县第三实验小学,我应邀陪她去实地考察。
第三实验小学是第一期工程接近尾声、秋季要交付使用的规划为六轨制、可容纳36个教学班的新校,新建有编程室、录播室、排练房等其他小学不具备的设施。7月份教科局下文在全县招聘优秀教师补充到第三实验小学,一所设施先进的高质量的小学将在古绛大地诞生。后期还有二期工程,三小将成为一所可寄宿的满足多层次家长需要的学校。
“真的很不错!”朋友看来比较满意,她欣喜地说:“政府幼儿园也改造得不错。前几天我还去毛家坡看了已破土动工的绛县高中呢,大型图书馆、体育场……真大气!我孩子算赶上好时候了。”
一番话让我想到了绛州教育带头人——李彩霞局长和她带领下的局委会一班人。新班子上任以来,致力于教育园区规划,绛县教育向集团化方向发展。从幼儿园到高中,对全县中小学进行整体大面积校址规划建设,解决了学生上学难、家长负担重的问题。
绛县教育实现了N个突破:2016年,绛县甩掉了全区倒数第一的帽子,荣获“全市高中教学质量进步县”;2018年高考成绩揭晓,绛县高考成绩文理六大类二本达线人数为415人,创历史新高。
这是一个令人喜悦的结果,更是一个艰辛的奋斗历程。这几年,绛县在教育上做出了很多努力。如阅卷系统的引入,其他县引入阅卷系统,都是各校摊派,从教育经费中挤出资金,而绛县的两套阅卷系统,是县财政拨款,穷县在教育上的投入非常舍得;再比如,县财政拨款100万,从运城中学请来老师,成立了绛中校园里的运中班,惠及全县百姓;还有名师引进,2017年12月,全国特级教师余映潮来到绛县,与县里的五名教师同台讲课,并进行深入点评和教研,引领绛县初中语文教学向更高更深处发展,引起较大反响;再比如,举办全县第一届中小学大型运动会,各校选派代表队参加,这种赛事大大推动了全县体育教学、体育训练的发展。
这一切,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我们有理由相信绛县教育的明天会更美好!
暑假期间,县教育局召开教育质量分析会,副局长张新胜作了《矢志不移、奋斗不懈、合力共创绛县教育美好未来》的分析报告,全文27页,用时1小时20分,为我们呈现了17个统计表。
高中质量分析为我们出示了5个统计表:表一是绛县三所高中学校中考与高考名次对比,从中看出我们三所高中的优异成绩;表二是万荣中学中考各分数段考生(应届生)高考二本B达线率情况统计表,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表三是高一一学年四次考试达市优秀线人数统计表,从中我们看到三所普高良好发展格局的形成,深刻体会到“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涵义;表四是高一一学年四次考试各校达市优秀线人数统计表,从中能清晰看到各个学校的奋斗历程,2019年高考我县有望再实现一个历史性突破;表五是2017—2018学年高一基础目标(中考成绩584分以上人数),我们期待2019的好成绩。
这种列表分析法让我们看到绛县教育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从“自救”到“自信”,今年走向“自强”,续写传奇之路。
我所在的中心校下辖四所学校,我在做质量分析时,写了7页,列了4个品质较高的表格,讲了30分钟,但我写报告其实用了一天两夜。那么,“27页的报告,用时近90分钟,17个统计表”该用多长时间来写?一组组数据不仅仅让我们看到了成绩与希望,也折射出了绛县教育人“务实”“肯干”的影子。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测试进行到最后一场,参加测试的四个学生是我校科学老师认为“不可救药”的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我得了满分10分!”胖乎乎的小雨第一个兴奋地冲出考场:“老师,李梓萌该请我吃饭了,他说我能考6分就请我吃饭,我考了10分!”小雨兴奋地握紧拳头,双臂高举,十分自豪。接着出来的三位同学同样开心得不得了,因为都得了满分。我陷入沉思:每个孩子确实有各自擅长的领域吧?
四年前,我到外地学习,发现大城市的孩子在远程联网“做科学”,而同样的时间,我们孩子的科学课上是抱着“科学要点100题”背科学。同样是上科学课,真是天壤之别。
我感叹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并立志要先改我这块“自留地”,无奈影响力太小。老师们要围着考试的指挥棒走,背会才能得“优”,推进达不到预期效果。虽然这两年考试命题已向科学实验侧重,但仍改变不了现状。
今年年初,绛县教研室主任吴满平提出全县进行科学实验抽考的新思路,并在学期末以中考规格来安排六年级的测试,这简直是给科学课的教学投了一枚炸弹,老师们终于走上了带着学生“做科学”的正确轨道。
“要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对于学生来说,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心态、思维和方法才是学习的根本。我们要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基。”吴满平主任如是说。让“科学之光照进梦想之路”这句口号终于变为现实,也就慢慢地有个前面提到的科学实验测试中的那一幕。
“老师,可以把多余的试卷给我一份吗?我这道题写错了。”一个满头白发、带着眼镜的男老师小声对我说。全县教师写字测查进行了二十多分钟,被派到外校监考的我惊讶了,没料到一个写字测试老师们竟然如此认真。不忍心抹杀老师追求完美的精神,我给他拿了一份,小声提示道:“你速度要快,不然时间不够用。”
这是发生在吴满平主任策划的全县第二届师生写字测查活动中一个真实的场景。
两年前绛县教科局小教组把写字教学列为重点工作,各校严格做到“每天一练习,每周一培训,每月一展评,每学期一总结”。为了检测一年来师生练字的成效,促进全县小学师生规范书写,吴满平主任策划了本次测查活动。参加测查的为各单位人数最多学校的二、五年级学生及该校的所有教师。测查试题较之去年一改只让师生现场写字的单一题型,100分的试题中有写字知识填空、判断、按笔顺书写汉字、简答、数字书写、字母书写、拼音书写、板书设计等多种题型,更加注重检测教师写字教学与学生练习书写的过程,测试时间均为60分钟。整个过程学生一笔一画认真书写,写出的不仅仅是美观的汉字,更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
师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笔一画写好字,一生一世做真人”。
“计算要过关,必须抓口算”,这是科学结论,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条规律。如何落实口算训练,怎样让教师重视口算,怎样促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持之以恒地带领学生练习,从而提高学生数学计算的正确率?吴主任再出新招:组织三四年级学生口算测查活动。试题按照教学进度,编制了相应的口算、简算题100道,15分钟内完成。学生们信心十足,沉着应答,较快者不足10分钟就完成了作答。
这三次测查涉及到小学二至六年级的学生,测查的规模、组织之严密是前所未有的,这些举措无疑会大范围大面积推动全县各小学的素质教育,使学生终生受益。身体力行的吴满平主任高度重视测查活动的开展,活动前,带领全体成员认真制定测查方案,提出命题思想,责成各项目负责人逐一落实,组织教研主任专项会议周密安排,确保测查活动能寻找榜样,也发现问题,为下一步的工作开展提供科学依据。同事们如何评价吴主任呢?大家不约而同地会用到“有思想”,我觉得,用“小思想、大作为”评价他更合适。
“各位老师:下面是明天要背诵的两句,一定要完成哦!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我解释一下意思哈……”这是华晋学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张玉兰在晚上十点给老师们布置每天背两句《弟子规》的任务。学校提出,老师们背会后再要求学生。
“各位老师:本周写字要练习的内容为……请及时上交作业。谢谢!”这是经过“六变”以后教师练字内容。借着县局把写字工作纳入重点工作,华晋学校全体教师下午刚上班,便进入“每天一练习”练字模式。为了练得有效,学校在周一例会后,让写字培训教师李婷婷对全校教师作全员培训,“每月一展评、每学期一测试”时给老师的练字编号评等级,这样的练习活动老师们已坚持两年。
“各位老师:本组上周在群里共享的手账篇数统计为……各位均完成每周两篇的任务,谢谢大家!”这是数学组组长郭娟娟统计上周个人手账篇数的结果。为提高老师们的写作水平,校长要求每个老师在学科教研组微信群中每周记两次“手帐”,让老师们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并责成专人统计。校长自己也坚持率先垂范,引领活动。老师们由开始的被“逼”着写,变为现在的主动分享。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师们的“手账”写得越来越长,质量也越来越高。“每人把自己的手账保存好,期末咱们要装订成册”,校长季小英不忘记录老师们的成长过程。
“让老师们每人写一笔好字,写一手好文章”,是季校长为老师们定的中期目标。我们正在一同前行!
“参加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的老师请注意,今天下午下班前,把学习感受发至研讨群,明天教研时人人发言。”教务主任薛朝晖在群中发了这样的通知。这是每次听完课老师们必做的研讨分享。“学有所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一定能看得更远。”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的老师一定会迅速成长。
华晋学校的老师们持之以恒地坚持着,得益于该校“专人负责、适时统计、阶段总结”的“执行力”。在提升自己的素质上都做得这么好的老师们,教学上不可能打折扣。
这就是绛县教育人的缩影,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绛县教育人的恒心和耐心。绛县有一个不打教育翻身仗誓不罢休的好局长,绛县有一群久久为功的好领导、好教师,我们对绛县教育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