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莲城镇畜牧兽医站,云南广南 663300)
猪蓝耳病,即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的综合性病,这一病症的主要表现形式表现为会对生猪的繁殖系统造成一定的障碍同时,致使生猪呼吸困难、耳朵呈现不正常的蓝紫色同时造成生猪免疫力的降低,进而发展为数并同发的现象,严重者会造成生猪的死亡,从而对其生猪的养殖者们带来不可逆转的经济损失。就猪蓝耳病来说,这一病症的传播大都通过呼吸道的接触性感染为主要传播途径,由此,这类疾病在为我国农村散养户中的发生概率远高于其他同类型的正规饲养厂。与此同时,针对该猪蓝耳病,目前并无针对性的诊疗方式和药物,所以针对该病症的诊疗,大都由预防阶段入手。
根据对猪蓝耳病的大量研究可以发现,在实际的生猪养殖环节,猪蓝耳病的病发没有较为明显的季节性趋势,但通常情况下,温度差异变化较大的春、秋两季可以算是猪蓝耳病的高发区间。根据研究可以发现,猪蓝耳病毒的传播大多是通过呼吸道的方式进行传播,所以,患病猪的存在都有很大可能能够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明显的污染,进而发生较大规模的猪群患病问题。
根据研究可以发现,在实际的养殖环节,猪蓝耳病的患病群体大都集中在母猪、仔猪之间,首先,是母猪群体,对于感染了急性猪蓝耳病毒的群体,其生理表现形式会出现猪体温度的持续升高,并伴有昏睡、脉搏加快等明显症状,少数母猪也可能发生较为严重的呼吸困难、气喘等现象。这一急性蓝耳病在孕期的母猪身上最为常见,这种病症的存在不仅仅对母猪身体情况造成影响的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治疗用抗生素的效率,从而造成流产或死胎等问题,降低繁殖的成活概率;对于感染了慢性猪蓝耳病的母猪,往往会出现黏膜苍白、体表出现黄疸、体重减轻等问题,这类型疾病的出现不仅仅会对母猪的升生殖系统造成影响同时致使母猪乳汁分泌困难等症状的出现,进而影响仔猪存活概率的同时,严重者将重蹈疾病蓝耳病的覆辙。其次,对于仔猪来说,这一类疾病的临床表现往往比较严重,在仔猪出生时,便会显示出较为铭心的贫血问题,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黄疸、高烧、腹泻等症状,据统计,在这一阶段仔猪患猪蓝耳病的死亡概率最高可超过85%以上,已然成为造成仔猪死亡的最大病症之一。而后,随着仔猪病情的发展,仔猪的体表和腹腔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变,进而致使仔猪呼吸困难,存在十分明显的咳喘现象,严重者出现心内膜瘀血、淋巴表皮肿大等问题,进而造成仔猪的死亡。
根据对猪蓝耳病毒的研究发现,就目前来说尚无针对该病症十分有效的治疗方式,所以,想要从根本上降低猪蓝耳病毒对农户散养生猪造成的影响,必须从防控阶段入手,针对性的进行高效的综合防护措施,将风险抑制在萌芽中的同时降低猪蓝耳病毒的患病概率同时促进我国生猪养殖的科学化、系统化发展。本文认为针对该病症的预防措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常规的预防环节,针对农村散养户的生猪蓝耳病预防模式,第一点,应坚持“自繁自养”原则,避免购进存在安全隐患的种猪,如果不可避免地要从外部购进种猪时,应针对购进渠道、购进种猪进行严苛的检查、消毒,避免因外界生猪的到来为本地原有生猪的养殖带来隐患。第二,应针对性的改善原有农村散养猪的生存模式,定期的针对猪舍进行消毒、防疫处理,避免出现患病猪的交叉感染问题的同时定期针对猪舍进行通风和饲养密度的调整,从而避免因生存环境因素造成的疾病传播;第三,应逐步实现农村散养猪的科学饲养,针对不同阶段猪体的营养需求提供不同的饲料的同时根据季节的改变进行转变。其次,是通过疫苗的预防。即根据国家要求定期的针对不同阶段的生猪进行猪蓝耳病毒的疫苗预防工作,从而进行适当低毒疫苗接种,并在猪群患病后通过金霉素、土霉素等药物进行常规的病猪消炎、解热工作。
综上所述,随着对猪蓝耳病毒研究的不断深入,针对猪蓝耳病毒的诊疗也在不断发生着变革,现阶段,针对农村散养户的生猪蓝耳病治疗大都以综合性的预防为主,进行各个阶段的生猪蓝耳病进行疫苗接种、生存环境的优化等操作从而在根本上避免猪蓝耳病的发生,为我国农村散养户的生猪养殖做出保障。
[1]梁绮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诊断及其与肺炎合并感染的治疗[J].现代畜牧科技,2011,(7):86-87.
[2]曾宪谭.猪蓝耳病预防及治疗技术分析[J].乡村科技,2016,(14):11-12.
[3]孟繁秋.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治疗探讨[J].南方农业,2016,(3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