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意
摘要:绘本作为一种独特的儿童文学形式,与其他儿童文学形式相比,集图像和颜色于一身的绘本对学生有足够的吸引力。绘本中多样的形象,丰富的情节,有趣的故事可以增加学生的体验。读绘本,学习作,笔者初探借鉴绘本指导写作的方式,旨在借助绘本这一“桃花源”排除学生写作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从而奠定写作基础。
关键词:绘本 写作 绘本写作
说起习作,学生便有畏难情绪。学生好不容易凑好数交上来确是满纸的假大空,缺乏自身的情感体验,为了写作而写作。为什么孩子对于习作无话可说,是他们不会说话了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面对绘本学生爱不释手,面对习作,学生垂头丧气。如何让学生像喜欢绘本那样喜欢习作。笔者初探借鉴绘本指导写作的方式,旨在借助绘本这一“桃花源”排除学生写作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从而奠定写作基础。[1]
一、初入“桃花源”——认识其美,仿造其貌
绘本最大的特色是节奏感强,板块与板块之间非常的相似。我们常说的回环复沓就是绘本最基本的特点,这就给孩子们提供了模仿的契机。
例如绘本《我爸爸》字里行间表现出一种幽默诙谐,作者将自己的想象与爸爸的特质相契合。
吃的多的爸爸是河马;温柔可爱的爸爸是泰迪;游泳健将的爸爸是飞鱼……
1.我有一个( )的爸爸
(吃的多)的爸爸 (温柔可爱)的爸爸 (游泳健将)的爸爸
2.爸爸像什么动物?
爸爸像河马 爸爸像泰迪熊 爸爸像飞鱼
3.因为( )所以( )
因为爸爸吃的多,所以爸爸像河马。
因为爸爸温柔可爱,所以爸爸像泰迪熊 。
因为爸爸游的快,所以爸爸像飞鱼。
4:()的爸爸是( )
吃的多的爸爸是河马 温柔可爱的爸爸是泰迪 游泳健将的爸爸是飞鱼……
教学设计充分抓住绘本回环复沓的特点,通过固定的结构练习。学生积累了很多关于爸爸的形容词。同样的在写妈妈或其他人物的时候,就会迁移。[2]
初入绘本这一“桃花源”,学生很容易被“桃花源”的美丽风景所打动。“桃花源”内鲜艳多变的色彩,生动的形象,简洁的语言,引发学生足够的好感度,激发学生一探究竟的欲望。对于事物一旦产生欣赏和喜欢,就会自然而然的想要去积累原文的精彩之处。因为欣赏和喜欢,学生就会追随自身的内驱力,去积累相关词汇,而词汇的积累是习作材料建构的必经之路,这是基础的基础,也是习作的必要条件。[3]
二、深入“桃花源”——进入其境,领悟其情
古人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于情”,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以情动人,以情感染。孩子们的作文假大空,最大的原因是孩子们没有进入情境。如果孩子们的作文能够发自肺腑,那就成功了一大半。
绘本《爱心树》,通过树与男孩的四次对话,刻画了一个爱是永恒的父母形象。练读树与男孩的对话,通过反复的读和演一演的表演体会绘本中的情感体验。
书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通过诵读能将自己的体会、情感表达出来。通过读,在课堂上营造教师、学生、作者彼此间心灵相融,情感相通,組成协调合拍的共鸣体。反复诵读和体验表演是入“桃花源”之境,领悟“桃花源”之情的必然手段。
三、融入“桃花源”——融于其质,扩充其象
绘本最大的特点莫过于图片的丰富多彩了!图的内容往往比文字的内容更丰富,它的文字特别简洁,但是画面的内容远远超出了文字的内容。我们可以抓住这些特点,让学生仔仔细细看图,展开想象,把文字所没有表达出来的东西给表达出来。
绘本《你感觉怎么样》片段教学:
原文:有时候,我会感到难过。
师:从哪里看出他很难过?
生1:小猩猩眼泪汪汪的!
生2:小猩猩的眉毛是“八”字的。
生3:他的嘴角都耷拉下来了!
生4:小猩猩托着下巴,感觉很没有力气。
生5:小猩猩身上的颜色都变浅了。
生6:他背带裤的口袋也在哭
生7:画面上的小花也枯了,说不定不是真枯,是小猩猩难过的时候,觉得花也很难过。
绘本的文字特别简洁,却言简意赅,直击本质。图的内容往往比文字的内容更丰富,抓住文字的核心部分,仔细看图,把文字隐去的部分扩充具体,把文字没有表达出来的东西表达出来。融于其质,扩充其象是借鉴绘本这一“桃花源”指导习作的必然训练点。
四、深化“桃花源”——聚于其材,勾联自我
光给孩子们下锅的米和一口锅是不行的,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利用绘本唤醒孩子们的生活体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同时利用绘本勾联自我,拓宽绘本外的生活外延。
绘本《蚯蚓的日记》可以作为很好的生活素材,为学生写作提供生活积累。
步骤一:阅读蚯蚓日记
3月29日
今天我努力教蜘蛛怎样钻地。一开始他全部的脚都卡住了,蜘蛛伤心地说:“我想我有一个脚踝扭伤了。”后来又吞了一堆土。我放弃了。明天他要教我怎样倒立走路。
4月1日
蚯蚓没办法倒立走路。
师:这两则日记,蚯蚓小弟又写了什么事?
师:为什么他们都学不会? 因为他们各有各的特点与本领。
步骤二:学生练写
出示要求:我也来把生活中的趣事写下来。
由蚯蚓的日记内容,迁移到学生自己的生活,提出练写的要求,时机适宜,学生有话可写,为习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绘本作为生活素材,给孩子们提供了生活的体验。绘本里的故事和自己身边的故事相勾联,形成浩瀚无边的生活素材库。绘本的外延勾联生活的外延。聚于其材,勾联自我是借鉴绘本这一“桃花源”指导习作的最终目的。
绘本没有一丝说理,却能启发孩子们深入地思考;没有一点儿喧闹,却能激起孩子们的会心大笑。因为绘本的故事里,演绎的永远是人们心灵深处的真、善、美,绘本里更蕴藏着无数的宝藏——习作的桃花源。低段是孩子们接触习作的开端,是激发他们兴趣最好的黄金时期。我们小学语文老师,都有责任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更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去发掘绘本写作的密码,去追寻绘本写作的桃花源,去真正做到让绘本为教学所用。
参考文献
[1]陈迅喆.大猫老师的绘本作文课[D].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2]李欣.小学低段绘本阅读教学探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
[3]隋成莲.绘本创意教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