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教育行为冷暴力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2018-01-24 11:40李琴李曦苗王敏叶宁周洪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3期

李琴 李曦苗 王敏 叶宁 周洪

摘 要:古今中外,对于教育,我们都在寻求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也一直相信“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都可以得到和谐发展。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教育规范化管理和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教育方式方法有所改变,体罚变少了,可是隐形的惩罚却越发严重。尤其在农村初中学校,教育行为冷暴力已经影响到了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发展。因此,相关教育部门应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提高教师的职业修养和心理素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内容、加强对教育冷暴力的认识,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坚决摒弃教育行为冷暴力;与此同时,应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培训,提升家庭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做到尊师重教、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途径、提高学校、教师与家庭三方面的沟通效率,进而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减少教育行为冷暴力对双方带来消极影响。

关键词:教育行为冷暴力 优化家校沟通 师生共同发展

什么是教育行为冷暴力?它是“暴力”的一种,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间互动交流中有意或无意地不公平,不理智对待,致使对方的心理感受到侵犯和伤害的行为。教育冷暴力行为的实施往往是通过轻慢、羞辱、挖苦、孤立、恐吓、排斥、痛骂、藐视等不公平对待方式,例如讽刺性的语言、特殊座位、在家校群通报批评、班级内公布成绩排序、按成绩选择座位;也有学生给老师取绰号、与老师公然对立等。这些“教育行为冷暴力”威胁着对方的基本心理需求,造成其心理创伤并潜在而长期影响自己和对方的心理健康,这是既伤人也伤己的恶劣行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都很难得到良好的发展。

一、教育行为冷暴力在农村初中学校的现状及影响

青少年时期是发展变化最为迅速的时期,也是一个极为特殊而重要的阶段。初一到初三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12-16岁)正处于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呈现出急剧变化的不稳定性,其心理发展具有两极性:积极面突出,但伴随着消极面;自我意识存在显著矛盾,思想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极大的发展,但是又有较多片面性和主观性。这一时期的教育对孩子具有终生性的影响,是一项繁重的工程。教育行为冷暴力会使该阶段学生失去认同感、归属感,处在挫败与恐惧中,不但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影响社会对教育事业的认同感。

农村初中学生在这个特定的年纪处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中有着城市学生没有或者少有的问题,往往在笔者的班级管理中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道德意志薄弱,逆反心理强,人际交往紧张,厌学现象普遍,辍学率高,离家出走频繁。家长文化程度不高(90%为高中以下文化水平),教育意识淡薄(大部分家长对孩子关心较少,迫于生计疏于管教),教育方法欠缺(孩子出现问题动辄打骂,要么过分严格,要么过分溺爱,尤其小时候作为留守儿童长大的孩子在爷爷奶奶的娇惯下无视规则。出现安全等问题要么采取避而不见或者推推卸任到学校、老师身上的方式),这就造成教师难教、班主任难管的现状。面对这样的群体,大部分教师会有意识或无意识表现出教育行为冷暴力;同时,学生对教师,家长对教师同样存在这种现象。

在应试教育当道的今天,学习的成绩评比成为教师学生的压力来源,绝大部分班主任把工作主要放在了抓学习成绩上,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班主任越来越不不注重班级管理理论学习和方法积累,因循守旧,工作方式简单化,工作内容片面化,导致班级管理劳动强度大,管理成效低。相信在农村学校很多教师打着“为你好”的口号,经常对学生谩骂、指责、无视、威胁、区别对待等,他们认为农村学生理应比城里学生更加努力,可是很多时候恨铁不成钢。作为班主任笔者也时常懊悔对学生的这种行为,可是困惑于应该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促进师生之间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一)“教育行为冷暴力”危害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首先,基于农村初中学校学生身心特点,“教育行为冷暴力”会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其产生消极自卑的心理状态,甚至患上焦虑症、忧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病,影响其身心健康成长。其次,“教育行为冷暴力”还可能引起学生的人格问题,即在遭遇“教育行为冷暴力”后出现“退缩性人格”或者“暴发性人格”,在高压下回避问题,不敢与人交流,或者富有攻击,对他人和社会采取过激言行。再次,“教育行为冷暴力”可能引发学生的认知问题。遭受过“教育行为冷暴力”的孩子缺乏认知新事物的兴趣和能力,心智发展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的孩子。

(二)“教育行为冷暴力”妨碍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

“教育行为冷暴力”的确可以让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有所收敛,但是,教师实施“教育行为冷暴力”的同时自己也会受到伤害,他们在工作过程中体会不到职业的成就感与自豪感,获得的却是沮丧、悲观、失落等不良情绪。长此以往,教师将会出现职业倦怠,影响工作成效,进而影响自身发展。當教师习惯于这种简单、低级的教育方式既实施教育行为冷暴力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学生的关爱之心将会减少,影响自己对教育的认识,自我反思、寻求改进工作方法的意识越发淡薄,妨碍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影响教师的终身发展。

(三)“教育行为冷暴力”阻碍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教育行为冷暴力”降低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破坏教师的美好形象,背离了当今教育强调的师德师风建设,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师生关系处于紧张的状态,阻碍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教育的功能在于促进人的社会性发展,教育的目的在于教书育人,关于如何做人的教育永远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教育行为冷暴力”己经违背了教育的初衷和本质,容易使教师和学生产生对立关系,从而破坏教师对学生为人处世方面的正面影响。

(四)“教育行为冷暴力”不利于家校沟通

“教育行为冷暴力”往往对人不对事,否定学生的一切,这让学生所在家庭也无法接受,让家长和教师之间产生隔阂,不利于家校沟通。实施“教育行为冷暴力”不仅不能纠正“问题学生”的不良行为,反而会使其背离教师的愿望,让其产生厌学情绪,甚至离家出走,这就让家长无法认同教师的这种教育方式,社会认同度也会下降。

二、产生“教育行为冷暴力”的原因分析

(一)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当前我国仍采取传统的班级授课式教育模式。学校对教师、对学生有着统一的发展目标,采取统一的教育方式。这都限制教师与学生的个性发展,令教师和学生没有足够的条件来发展自己,降低了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热情度。学生容易产生由厌学情绪,教师也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当学生遇到出现职业倦怠的教师,在学校明令禁止体罚学生的情况下,教师在教育“问题学生”时容易实施“教育行为冷暴力”。

(二)教学管理制度的影响

有些学校在教育教学中评价机制依然倾向于教学成绩,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忽视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未给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氛围以便促进师生交流,共同进步。部分学校没有给予教师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关心学生和提高自己。教育工作实际上是一种高强度、持续性的脑力劳动,需要教师保持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然而,功利性教育教学使得教师容易形成孤独、压抑的情感,导致心理问题。教师承受着过多的压力,在教育学生时极易产生麻木和躁动情绪,教师无力积极应对,从而出现“教育行为、冷暴力”。

(三)教師自身因素的影响

首先,角色冲突造成部分教师心理失衡,为了应对工作,他们不得不选择压抑和否定自我。崇高的职业使命和现实的社会地位不能够达成平衡,造成教师心理落差大,难以寻找到社会角色和自然角色的平衡点。其次,部分教师素质不高,职业倦怠使他们对工作失去认同感,甚至迁怒于学生。在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很难找到成就感,难以提升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可能会将不良情绪带到对学生的教育当中。再次,在学生的发展和变化没有达到预期值时,教育惯性和认知惯性会使教师产生极大的失望和挫折感,从而否定学生和自我,导致“教育行为冷暴力”。

(四)师生之间沟通的障碍

教师为了学生好,却不能得到学生和家长的充分理解,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渠道。在对待学生出现问题时,有些教师不能主动走了解学生,只是以自己的观点为主,想当然地对待和处理学生问题,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危害,导致“教育行为冷暴力”。

三、远离“教育行为冷暴力”的对策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改变评价机制

切实改革以升学率或平均分排名等为标准的评价机制,从管理和评价的角度减轻师生的压力,使教师能多角度去衡量学生,教育学生,让学生能全面发展,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中学生。现代教育需要我们摒弃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把学生看成是学习、认识、发展的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在教育过程中实施惩戒和批评也需要建立在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基础上。在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其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学生更容易倾听、反思并改进,同时教师更容易获得职业成就感。

(二)构建具有人文关怀的教育环境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一切都要着眼于学生。教育尊崇“有教无类”,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把他们视为有文化、有思想、有情感并应当受到尊重的人。要时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推进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构建人文关怀的教育环境。

(三)重视“特需学生”的教育

“特需学生”只是在学校生活中某些方面较为偏常的学生,他们仍然可以通过耐心地教育引导使其转变。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把自己与学生摆在平等的位置上,尤其对“特需学生”更应该充满平等和关爱之心,投入更多的情感,消除“特需学生”对教师的顾虑,建立心与心的交流,对这类学生更应该多关注,多鼓励,让他们变得自尊、自信、自强。构建人文关怀的教育环境,从根本上避免“教育行为冷暴力”,为学生的成长打造一片蓝天。

1.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当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避免心理教育的误区;建立学生心理教育档案,把心理问题突出的学生列为重点对象,通过个别辅导、跟踪调查等方式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调试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对于问题突出的学生,可以组织相关有经验的教师集体督导,,通过班主任、科任教师、同学之间关注、关心和爱护,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让学生感受爱,体会爱。作为正在成长的青少年,“特需学生”需要更多呵护,学校和班级可以营造轻松民主的氛围,保证畅通的沟通渠道。

2.完善“特需学生”教育的监督机制

学校成立“特需学生”教育领导小组,发挥领导监督作用。“实行帮扶活动,落实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与‘特需学生结对帮扶。“教育行为冷暴力”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惩罚,但是现行法律法规尚未对学校“教育行为冷暴力”做出相应规定。因此,需要学校建立完善的“特需学生”教育监督机制,有效遏制“教育行为冷暴力”,为“特需学生”的教育营造良好的制度氛围,也为教师提供行为准则。

3.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和道德修养

首先,注重教师法律意识和心理素质的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和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其对学生的教育,相关部门应定期对教师进行法律意识和心理素质的考核和培训,注重教师法律意识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从源头上遏制“教育行为冷暴力”的出现。其次,多渠道培养教师学习能力,提高业务水平。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教师水平决定学校办学水平。一所成功的学校要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一名好的教师要让自己与学生共同成长。为此,必须培养教师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包括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的学习。教师必须注重教育方法的选择,满足教育的科学,让教育更具艺术性和美感。最后加强师德教育,树立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运用灌输教育、奖惩激励等手段引导和教育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强化道德观念。树立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得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自觉地、耐心地、持久地关爱学生。

4.优化家校沟通,师生共同发展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众所周知,社会力量参与学校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优化家校沟通,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吸收更多家长来参与学校的教育决策,解决目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学校和家庭的优势,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校教育的不足之处可以用家庭教育来弥补,同时学校教育也可以对家庭教育进行必要的指导,最后再用家庭教育来帮助和增强学校教育,即合作双方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而不是相互取代,更不能相互抵触。当我们重视家校沟通时,也可以得到学生与家长的尊重与认可,可以尽量避免双方的“教育行为冷暴力”,达到和谐发展的理想状态。

综上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是我国长期的历史任务,我们能做的就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远离“教育行为冷暴力”,建设和谐校园。笔者认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都可能成为教育行为冷暴力的实施者和受害者,我们能做的就是互相尊重,尊重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深入学习与认识“教育行为冷暴力”的表现形式,主动避免,建立一个温馨的学习环境,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愈国良.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的现状与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01(7).

[2]高来菊.营造和谐教育环境,构建良性家校关系[J].中国校外教育,2012(9).

[3]谢方圆,孙承毅.“问题学生”与校园“教育冷暴力”现象探析[A].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4]王友强.教育行为冷暴力初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