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惠丽
【摘要】嫩枝可直可弯,这个理谁都清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新生就像那嫩枝,可塑性极强。一年级作为学习生涯的第一个转型期,孩子对于学习的态度,在校的表现,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都将直接影响到孩子性格特点的形成。巴金说过:“孩子成功的教育从好习惯开始。”所以,抓住这一关键期,培养好孩子的习惯,为孩子的一生打好基础。
【关键词】一年级 习惯 养成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8-0181-01
我们着重要培养孩子以下三个方面的习惯:
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训练各种姿势。
儿歌,具有趣味性,念起来朗朗上口,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我用儿歌形式来训练孩子们的各种姿势: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卧如弓。反复颂唱,反复对照练习。最后达到条件反射的效果,一吟唱这首儿歌,孩子们马上就会对照着坐好,站正。
2.进行排队训练。
出操,上音乐课、体育课,中午就餐,放学排队等,都需要一个良好的纪律、队形。我训练学生分四步走:第一步,整理书桌;第二步,人离位,凳归位;第三步,喝水上厕所;第四步,排队做到快静齐。在两分钟内做好这一切,倒计时内未完成的,要扣一分,会影响一周得星情况。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这是绝对舍不得的。所以,这速度,用“快静齐”来形容,绝不夸张。
3.礼貌地打招呼。
结合《弟子规》,每天背诵一两句,看弟子规动画,养成孩子碰到尊长主动打招呼。
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你的房间就是你生命的状态来源。同理,对于一年级孩子,个人的卫生,地面的卫生,课桌的状态,举手投足之间,都能看出孩子的状态。因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说任重而道远。
1.教室卫生方面。
教学生随时清洁地面,学生轻轻搬挪桌子,压线摆桌椅。整理桌斗时,要求把书、本子进行分两类,面积较小的统一放上格左边,面积较大的统一放上格右边,书包统一放下格。跳绳、茶杯、美术工具等一律放在教室后面的专柜中。扫地分工明确,一开始手把手教,并制定了严格的检查时间和奖惩规定。慢慢地孩子们逐步形成习惯,自理能力得到了極大提高。
2.个人卫生方面。
每天穿戴整齐,干净。让孩子记住饭前便后勤洗手。每人准备好一块小毛巾,吃饭时要求不要洒出饭菜,不小心洒出去的要自己把桌子清理干净。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的养成关系到教育工作的成败和孩子综合素质的高低。所以,学习习惯的养成是重中之重。我用五个字来概括:听、说、读、写、思。
1.听的习惯。
上课坐姿要端正,不能无故离开座位,要学会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回答问题,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新生活伊始,少数孩子,尤其是男生,屁股不着凳,双腿会跪在凳子上,甚至会钻在桌子底下,笑话百出。还有极个别孩子,根本不知道“上课”这个概念,上课想笑就笑,喝水,吃东西,上厕所,可谓是随心所欲。我们班就有一个,这个跟他妈妈所推崇的“0起点”教育观念息息相关,应该说,这是一个理解误区,人家4岁就会的常识,你到6岁还不会,那不叫0起点,那叫“负起点”。我足足用了一学期时间,才让他能像其他孩子那样正常听课。
2.说的习惯。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尽量给每一位孩子创造说的机会,如:开学第一堂课,我会让孩子上台进行自我介绍,这需要预先准备,报名那天就组建家长微信群,群里布置任务,让孩子准备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年龄、来自哪里,兴趣爱好等。课堂上尽可能地给更多的孩子机会,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课堂中来。约定要先举手再发言,回答声音要响亮,仪态要落落大方。
3.读的习惯。
读课文时,要求大声读出来,开始几遍要用手指读。养成课外阅读习惯,则需要一个过程。现在的孩子好动、浮躁者据多,喜欢看电视,却静不下心来看书,因为电视直观、形象、有趣。当然,这跟家庭环境也有密切关系,好多父母有空就看电视,要不捧着个手机聊微信、逛淘宝。要将孩子从看电视的兴趣转移到看书的兴趣上来,首先要选择一些适合孩子年龄、心理特点的图文并茂的读物推荐给他们,比如童话故事、科学画报等。同时,要做好家长的工作,陪同孩子阅读,直到孩子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一年级我们要求每天晚上看15—20分钟,在学拼音前,家长读给孩子听,学拼音后,孩子读给家长听,这样,几个月坚持下来,一般孩子会被书中的内容所吸引,逐渐爱上书籍。如此才能提高孩子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的同时,培养学习兴趣。
4.思的习惯。
“思”就是开动脑筋进行思考。学习中一定要启发孩子多问几个为什么,鼓励孩子追根问底。遇事儿多让孩子谈谈自己的看法,哪怕是错误的,也是孩子“思”的结果。
一年,两年……孩子的好习惯便会慢慢定型。这与大圣人孔子提倡的“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说法不谋而合。愿我们的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个好习惯,并让好习惯陪伴他们成长,犹如嫩枝长成参天大树。
参考文献:
[1]高斐.一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个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
[2]邱兰.浅谈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学周刊.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