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沛骞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是当前企业最为关注的内容,优质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为企业创造相应的价值。因此,要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以实践的方式提升应对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与探索能力,强化实际操作能力。本文将阐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以及有效途径。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实践教学 学生 操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8-0048-0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性与理论性较强,要想使得该门课程得到实质性的发展,其中的理论与实践都应更加重视。但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严重缺乏实践课程,影响教学效果,降低教学质量。因此,要强调实践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实践出真知,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了解该门课程的真正内涵,才能掌握真正的技巧。因此,要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对高校学生而言,学习不仅仅在于增强理论知识,更在于培养一名优秀的综合型人才,将自己所学的理论付诸于实践,并回馈给社会。因此,只有强调实践能力,才能实现人才的全方位发展,才能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1]。
二、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完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在近年来受到了青睐,并广泛应用在校园中。在合作过程中,校园为企业输送人才,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標,企业为校园提供实习基地,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只有建立长期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才能为教师提供更广阔的教学空间,指导学生在工作中如何积累经验,如何将理论付诸于实践。
校企合作中,要尽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且企业背景与实力相当,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且认可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与价值。只有这样,学生在该企业才能发挥能力,有经验可学。
例如:在上市公司中,包含众多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不仅要为企业寻找有能力的人才,又要为企业战略目标而服务。当学生置身于该类企业时,会潜移默化的积累经验,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并扩大格局,提升自身专业知识与眼界。
当然,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不仅限于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更是教师提供了发展空间,丰富教学资源,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层人员探讨,对当前先进的管理理论进行分析,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反馈于教学中。在讨论的过程中,不仅拓宽教师的教学资源,还能够为企业领导提供专业的理论知识,更加深入的了解理论内涵,进而反馈在实践中。
(二)开展社会调研工作
实践教学不仅在在校期间内开展,还应在寒暑假等非在校期间进行。学生应充分利用时间,在休假期间有计划的进行社会调研工作。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以及授课进度有计划的引导学生了解企业情况,做好市场调研。尤其在学习专业课前,可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程度,进而在学习时更容易引入到实际工作中。
例如:在讲授绩效薪酬管理制度时,可引导学生对企业的绩效薪酬管理体系进行调研,将不同企业的管理制度分别记录,并结合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进行分析。掌握绩效薪酬管理制度与职员工作状态之间的关系,以及职员工作状态与企业经营状况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出绩效薪酬管理制度与企业经营状态之间的关系。
在调研过程中,邀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领导层人员为学生讲解有关问题,帮助学生直观、粗略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授课期间奠定基础[2]。
(三)变革考核方式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而言,实践是其基础,在考核方式中也应强调实践的重要意义,逐渐从应试教育中脱离,向实践性考核方向发展。
考核体系中应包含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分析能力、认识能力等,要摒弃分数观念,侧重综合能力的考察。例如:在《在薪酬设计与管理》的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组内分工协作对某行业薪酬水平进行调查,并制定出自己认为完善的薪酬管理方案。将调查内容、问卷内容、发放与统计等工作都纳入考核体系中,进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分析。以此,才能转变教学方式,提升实践能力,发挥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优化实践教学的几点意见。得出,可强化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利用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为教师拓展教学资源;开展社会调查,了解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变革毕业论文环节,利用学生在工作期间的实践经验撰写毕业论文,并真正能够改善企业现状。
参考文献:
[1]曹辉.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三式一体、三方联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8):6-8.
[2]任淑婧.双创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J].才智,2018(1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