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体散文的现场感和互动性

2018-01-24 03:20孙绍振
语文建设 2018年5期
关键词:演讲者龙应台听众

孙绍振

我和台湾孙剑秋教授主编的台湾高中国文课本第一、二册,经有关方面通过,已正式发行。我的分工是对每一篇选文作解读,此前在《语文建设》上发表的顾炎武《廉耻》的解读就是其中之一。应读者吁请,我将解读龙应台1999年在台大法学院的一次演讲,发表于此,以飨读者。

这篇文字显然是根据记录整理的,因为她问过学生是否读过鲁迅的小说,还有学生背诵苏轼的《江城子》中断,有人从旁补足。这种文章不是一般的散文,应该是散文中的一种,可以称作演讲体散文。

演讲体散文的特点为:阅读对象不像一般书面散文那样是不可预知的,而是很确定的(台大法律系的学生),是现场面对的。这与写文章不一样,不是在家里写好了稿子拿起来照本宣科,而是直接与读者对话。现场的听众和非现场的读者,是不一样的。非现场的读者,可能因对你的文章不感兴趣、读不下去而去做别的事,過一阵子有了耐心再读,或者干脆不读,这样的人就算占到百分之八十也并不可怕,且并不影响你文章的质量。演讲却不同,要把听众注意力高度聚焦到自己身上来,如果不是所有的,力争百分之九十,至少是百分之八十以上。不能是百分之五十,也不能是百分之六十、七十,因为剩下的那些人就会在你面前表现出对讲话不感兴趣,客气一点的打瞌睡,懒洋洋,东倒西歪,用身体语言表示不满。这对演讲者的情绪是会造成影响的。当然,精神坚强的演讲者可以装作没有看见,但是,不客气的听众会做小动作,窃窃私语,那蜜蜂一样的声音,不能不对演讲者的自信心造成干扰甚至打击。相反,如果演讲者能把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听众注意力凝聚起来,就会形成一种心领神会的氛围,或者叫作“气场”,那百分之五的人,也就不知不觉地被裹挟进来,要想做小动作也不敢。这样,演讲就可能达到一种互动、共享、共创的境界。

演讲的开头是很重要的,因为进入会场的人各式各样,带着各不相同的喜怒哀乐,演讲者一开头绝对不能讲一些对听众感觉没有新鲜感的套话。龙应台显然深谙此中堂奥,一开头就出语不凡,耸动听众的视听:

今天面对的你们大概二十岁;在二十五年之后,你们之中今天在座的,也许就有四个人要变成最高行政官员的候选人。

这显然是夸张的,没有确凿根据的。但是,把特殊听众捧得这样高,对本来精神并不很集中的听众就有一种耸动性。当然,光这样捧还是有点玄,接着,龙应台说:

但是昨天我听到另一个说法。我的一个好朋友说:“你确实应该去台大法学院讲人文素养,因为这个地方出产最多危害社会的人。”(笑声)

这是把听众贬低了一下,贬得这样离谱儿,带有相当的刺激性,听众中却发出了笑声。这说明大家心领神会,显而易见,这是虚拟的,带着开玩笑性质的,但又不是胡说八道,而是有相当的根据。因为台大法学院的确出了许多坏蛋政治人物。接着她说下去:

二十五年之后,当你们之中的诸君变成社会的领导人时,我才七十二岁,我还要被你们领导,受你们影响。所以“先下手为强”,今天先来影响你们。(笑声)

“先下手为强”,本来指敌对方面突然凶狠地出击,这话更带刺激性,但在现场却引发了笑声。这是因为意义发生了“错位”,反其意而用之,不言而喻,不是敌意的,而是友好的。不达到非常友好的程度,是不敢这样讲的。文章在“先下手为强”处加上引号,就是为了提示这一点。龙应台就用这么夸张的“扬”和离谱儿的“抑”以鼓动、刺激,达到了三个目的:第一,让听众忘掉各自不同的心绪;第二,对自己的题目怀着极高期待;第三,营造一种现场共享的趣味,不是一般的情趣,而是诙谐的趣味,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幽默。幽默引发了两次笑声。笑是心灵与心灵之间最短的桥梁,两次笑声,不但一再缩短了演讲者与听众的心理距离,而且构成了演讲者与听众的互动。

演讲不同于写文章,最关键的就是与听众交流和互动。听众不是读者,不能仅仅被动地听,而要有主动的参与。演讲者的任务是要把他们的主动性调动起来。听众的笑声,意味着讲者与听者从心灵、声音、表情的交流和互动,是演讲者追求的最高效应。

演讲和散文有相同的一面,这大家都知道了,但又有不同的一面,也就是所谓“气场”效应。许多人士尚未自觉意识到这一点。例如有些课本,在“问题与讨论”中,这样提出思考题:

作者认为文学最重要的功能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所谓“看不见的东西”指的是什么?

人文素养与人文知识有何差别?请谈谈你的看法,并举生活中的实例加以印证。

这当然不错,但把演讲和散文(甚至和议论文)当成了一回事,完全忽略了演讲的特殊性。这在口语交际,特别在公共演讲(在美国中学叫作public speak-ing,在大学叫作communication,都是必修课)中是极其关键的。

龙应台演讲的主题是人文精神,如果是写文章,就要为“人文精神”下一个界定,一般是从内涵着手,这是很复杂的,可能要用很长的复合句,又要用很抽象的术语,对于现场听众来说,不太明快,很艰深,不是一下子就能听明白的。龙应台显然意识到这个难处,就用了另外一种方法,即从外延上讲:分为“文”“史”“哲”。从学术上来说,这是很不严谨的,但因为是演讲,龙应台干脆宣布,让听众“暂时接受一个非常粗略的分法”。

我和孙剑秋教授主编的台湾高中国文课本,只选了文学的部分,对文学要下内涵定义是世界性难题,西方前卫大师因为文学难以界定,干脆就宣布文学根本不存在。龙应台如果在内涵上纠缠,这个演讲就无法进行。但是,她讨巧地用外延定义法,对文学的所指作了简略的说明:

我说的文学,指的是最广义的文学,包括文学、艺术、美学,广义的关学。

把学术内涵的难点障碍排除以后,进入正题。然而,还是不能回避文学是什么的复杂问题。她承认“文学有一百种所谓‘功能”,但是,她“必须选择一种最重要的”,为什么要把问题简单化为一种?因为是演讲,不是做学术论文:“德文有一个很精确的说法——‘macht sichtbar,意思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在我自己的体认中,这就是文学跟艺术最重要、最实质、最核心的一个作用。”龙应台是懂德文的,她为什么不选康德的真善美三元价值中的“审美”价值观念,不引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呢?因为那对于法学院的学生来说,太陌生了,太抽象了。这是演讲,演讲要互动,首先就要感性地沟通,这个说法是最富有感性的、最简短、最明快的说法。听众不但能理解,而且有感觉。

满足于这样的感性,就太肤浅了,演讲的互动、沟通是手段,目的是要有实实在在的内容。为了把这个“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道理讲清楚,她分析了几个例子。例子不是随意的,而是经典的;不是太陌生的,而是比较熟知,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听众读过——鲁迅的《药》和《祝福》。这两个例子的好处,还在于有故事性。故事是一听就明白的,如果光讲故事,听众还可能厌倦,龙应台的演讲魅力在于从听众已知甚至熟知的故事中,讲出听众未知的东西来。

表面上看,鲁迅的短篇《药》讲的是一户人家的孩子生了痨病,民间的迷信是,馒头蘸了鲜血给生病的孩子吃,病就会好。而《祝福》里的祥林嫂,她的孩子给狼叼走了,她是“近乎疯狂的女人”。龙应台用了“还原”的方法,从感性的表层进入到理性的深层。

她说,如果让我们来看,祥林嫂不过就是一个唠唠叨叨,让人们绕道而行的疯子;而在《药》里,谈论药的故事,那些有文化的“知识分子”,口齿不清的秀才,大不了对农民的迷信表达一点不满。她的定义里所说的“看不见”的东西,就很具体地展示在听众面前了。

接着,她提出作家使读者的眼光跟世俗人等的有了“艺术的距离”,“文学,使你‘看见”,通过《药》,读者看见了什么呢?

你不仅只看见愚昧,你同时也看见愚昧后面人的生存状态,看见人的生存状态中不可动摇的无可奈何与悲伤。在《祝福》里头,你不仅只看见贫穷粗鄙,你同时看见贫穷粗鄙下面“人”作为一种原型最值得尊敬的痛苦。

从这里,她进一步把感性的个案升华到理论上:文学使我们看见的是“现实背面更贴近生存本质的现实”:

在这种现实里,除了理性的深刻以外,还有直觉的对“关”的顿悟。关,也是更贴近生存本质的一种现实。

这里她已经谈到了文学的功能乃是理性的洞察和对美的顿悟。但是,光有这两个例子,还可能是孤证,并不带有普遍l生,而理论是建立在普遍性涵盖面上的。接下去的例子,如果再举现代小说,或者古典小说,涵盖面就不够了,她分析了一个古典诗词的例子。这说明,这种使看不见的东西变为看得见的规律,不但适合现代小说,而且适合古典诗词。她让一个学生背诵: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学生忘词,支吾片刻,一位白发老先生朗声接下:“明月夜,短松岗。”热烈掌声)

她为什么不自己直接念,或者板书,或者用多媒体放映出来呢?这是因为,这首诗词的语言不是现代口语的,念出来大家不一定能马上听懂,如果直接板书,或者用多媒体放映出来,可以看得明白,但是没有交流互动,“气场”可能会冷下去。让学生背诵,就形成了互动的一个小高潮,热烈的掌声不仅是给听众中那位老人的,也是表明听众与演讲者的共享。

从结构上来说,该个案是一个过渡,观念的过渡。她说:“如果鲁迅的小说使你看见了现实背后的纵深,那么,一首动人、深刻的诗,我想,它提供了一种‘空的可能,‘空相对于‘实。空,是另一种现实。虽然看不见,但更贴近存在的本质。”

從理论上说,“空”是相对于现实的“实”的,本来对这个“空”的概念的内涵,是应该作些阐释的,但龙应台没有。为什么?因为太抽象,从理论上说,这涉及文学的特殊性,这个“更接近本质的现实”,并不是现实,而是想象的、虚拟的,对于文学理论来说,这是要害。龙应台用了一个(可能是)佛家的范畴“空”。要把这个观念从理论上说清楚,一是太难了,二是对于法学院的学生,对现场而言,是可能破坏气场的。(其实,如果她不用佛家的“空”,而用诗话中的“虚”,“虚实相生”,就通俗多了)于是她采取了一个比较讨巧的办法,用形象来比喻。她以白杨为喻体,说白杨是现实的实体,看得见摸得着,是日常“理l生的现实的世界”,但这不是文学,文学“看得见”的,是“空”的,如水中白杨树的倒影。这个倒影,人们摸不到,在月白风清的时候,或者云雨飘洒的时候,它是“虚幻无常”的:

永远以不同的形状,不同的深浅,不同的质感出现,它是破碎的,它是回旋的,它是若有若无的。

最后她的结论是:

文学,只不过就是提醒我们:除了岸上的白杨树外,有另外一个世界可能更真实存在,就是湖水里头那白杨树的倒影。我们如果只知道有岸上的白杨树,而不知道有水里的白杨树,那么做出来的价值判断很可能是一个片面的、单层次的、简单化了的价值判断。

从修辞上来说,这个比喻很巧妙,甚至颇为精彩,但是,一切比喻都是跛脚的。因而从逻辑上说,比喻是不能论证的。正是因为这样,这个比喻跛脚是很明显的:为什么那个虚幻的、破碎的、若有若无的倒影是更真实的存在呢?这应该是个论点,需要阐释的,但她只在演讲中一句带过,因为那是“与我们的心灵直接观照的”。为什么“与心灵直接观照”就更真实呢?这是文学上重大的理论问题。如果用康德的真善美三元价值论来解释,或者通俗一点,用朱光潜先生《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科学的、实用的和审美的》来阐释,可以讲得更为理性。但是这一切,也许是龙应台作为一个作家不关心的,也许她觉得在演讲中只要提到“美”就行了,至于美是什么,审美价值和科学的、实用的价值的关系,是不必要讲清的。也许她这样简单化,要归咎于演讲作为一种文体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决定了她只能从文学的“一百种功能”中仅仅选出一句话来阐释文学必然的后果。这个缺点本来很明显,但被她的文采,特别是被全文的文学、哲学、历史的完整结构掩盖了。她最后的结论结构似乎是很有机的:

文学让你看见水里白杨树的倒影,哲学使你在思想的迷宫里认识星座,从而有了走出迷宫的可能;那么历史就是让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特定的起点,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

也就是说,他看到的是现象的本身定在那一个时刻,是孤立的,而我们所看到的是现象和现象背后一点一滴的线索,辗转曲折、千丝万缕的来历。

这样她大体就完成了她所要讲的人文性主题。但是,读者在此,如满足了,就是被动的。高质量的阅读,应该化被动为主动,最有效的方法是反思,或者具体分析。在美国中学母语教学中,最后老师对于课文,甚至经典课文,常常提问此文有什么缺点,旨在把学生的思考提升到和作者平等对话的高度。克罗齐说过,要理解但丁就要把自己提高到但丁的水平。这是值得我们参考的。

猜你喜欢
演讲者龙应台听众
Jokes
有价值的善良
听众
龙应台被儿子教育
怎样让竞职演说“挟持”听众
《银色仙人掌》
阅读自然的艺术
表达心情
生日快乐等2则
休闲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