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启涛
研究人物造型艺术是陶瓷人物绘画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因人物造型的各异,所表达的语言也就有所不同。自古以来,绘画者们就应用人物造型设计再现历史场景、突出人物身份和性格特征,以具象的方式展现抽象的人物形象,并且在宗教题材绘画中营造一种精神气氛,由此各种人物形象特征己演变为不同类型的精神符号,因此,这种特有的绘画形式已成为人类历传承文明的重要工具。
一、造型设计理念
纵观中国古代绘画史,人物画是起源、发展、成熟最早的画种。早在汉唐时期,人物画就已经达到了成熟鼎盛的高峰,出现了诸如顾恺之、阎立本、张萱、周防、吴道子等一大批人物画大师。因人物画有着“成教化、助人伦”的功用,符合统治阶级治理天下的需要,为此人物画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从而大兴。因受传统绘画观念的影响,以人物为主要题材的绘画方式,也就一直主导着陶瓷绘画艺术,时至今日题材辈出。无论是神话传说中人们崇拜的人物、古典文学里的故事人物,以及文革时代人们崇拜的领袖人物,都对人们起着教导的作用,不仅如此,人们在“教化”之中还欣赏了“美”,可谓一举两得。
人物绘画相对于静物和风景,为什么人物绘画艺术很容易打动观赏者,因为它更贴近观赏者的实际生活,更具有打动人心的艺术力量。造型是塑造人物形象最重要的方式,创作者通过人物形象的描绘,其目的是能够真实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状态, “以人喻人”,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融入到人物形象之中,借绘画艺术之笔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民国时期广大民众普遍喜爱的一种人物绘画图案,习惯称为的“刀马人”,该图案选自古典名著中精彩场景。要求作者不但有深厚的文学基础,还要有扎实的绘画技艺,人物刻画要贴近文学作品的真实内容,还要把战场上武将那种威武雄健阳刚之气描绘出来。虽然这类瓷上图案属大图案,但在图案设计和绘画技巧上也非常严格和讲究。因此绘画时如何巧妙地设计人物造型,是否能取得良好画面效果取决于人物造型设计理念。
二、历史人物形象解读
自原始人使用有颜色的泥巴和矿石在洞窟上勾勒出动物的形象之时起,绘画就天然地具有记录事件的功能,这种功能性在人物绘画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如果按照真实与想象的标准来区分,历史上陶瓷绘画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大概能够分为历史人物形象和宗教人物形象两类。历史人物形象首先是写实性的人物肖像画,如“红色”陶瓷绘画,这个时期的陶瓷绘画是一种服务于政治,追随于现实权势,排斥人性和个性的美术。因此在形式语言方面,所谓的创作者没有什么艺术选择,更谈不上艺术的独创性,美术在体制中绝对服从政治,排斥所谓的“封建”,由此陶瓷绘画对个人迷信和崇拜达到了历史顶峰,如以领袖毛泽东同志为题材的人物肖像,以及工农兵、红卫兵形象成了陶瓷绘画主题,可谓是层出不穷。这是历史性的宣传式的陶瓷绘画。这时期的陶瓷绘画好像没有任何的创作性,反过来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审视文革时期的陶瓷绘画,“文革”陶瓷绘画艺术也有它的独创性。重要的是这些“文革瓷”能很直观地反映当时的政治气候和高超的制作水平、艺术水平,反映出这一特殊年代中的人和事,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真实史料。故“文革美术”为陶瓷绘画史留下了浓笔重彩。
三、宗教人物形象解读
其次是宗教人物形象,画面重点突出人物的气质和身份,以创作对象为原型力求真实可信,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夸张成分。画面的背景处理一般都比较简单,只起到衬托主体的作用。例如以达摩为题材的作品,着重的不是他的宗教形象,而是他那种面壁十年的坚忍不拔的意志美和傲视尘世的精神美。“八仙”人物形象塑造,当然是有感于八位仙人弃世脱俗飘逸的人格美。宗教在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因而陶瓷与宗教的关系自然也就非常密切。如佛教、道教、基督教、儒教素材经常作为创作题材,包括宗教人物、宗教故事,常见的有释迦牟尼、观音、罗汉、达摩、八仙、老子、庄子以及孔子、孟子等人物形象以及与他们有关的故事。相对于真实的历史人物形象,绘画中的宗教人物形象所受的限制则要小的多。佛教人物画是中国画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宗教题材人物绘画,魏晋南北期早期中国佛教人物绘画无论是题材、形象、表现方法均带有明显的西域特色。南北朝时期战事频繁、社会动荡不安,苦难中的人们需要心灵的慰藉,于是出现了杜牧诗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烟雨中”佛教大范围快速传播的盛况。以本生、本源故事为主题,宣扬舍己为人、勇于牺牲、忍辱负重的佛法宗义的佛教人物画很快完成了其在中国的民族化、世俗化的过程。在著名的敦煌莫高窟壁画《鹿王本生故事图》、《五百强盗成佛图》,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手法,形成了独具中国意味的绘画语言体系,在东方以至世界艺术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
四、人物绘画中的造型“美”
任何风格的造型艺术,除了传输作者思想、情感以及时代气息的教化之外,那么另一种功用是为人们创造“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也正因为人们对美的追求,因此“美”是一切艺术表现手段的基石,陶瓷人物绘画艺术当然更不例外,陶瓷人物绘画继承和发扬了前人的绘画艺术风格并有所创造,人物造型更趋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同时代的人物作品,反映的是不同的社会历史,不同时期的生活习惯,以及政治经济。但更有意义的是它创造和发展了前人的墨迹,人物造型由粗犷转向优美,由此形成了不同时代的文化审美标准。就拿女性人物造型来说吧,唐代与清代对女性的审美就截然不同。唐代时期的“美女”有“环肥燕瘦”之说,就如敦煌壁画上天女的手丰腴多姿。而清代以后人们赏析的“美女”似乎是“窈窕淑女”,固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说。如清代仕女画“十指尖如笋,腰间如束素”,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两朝代对人物造型的审美差异。虽有差异,但他们的审美观念还是朝着“美”的方向来发展,因而画家们把女性用于人物造型并视为表现美的最佳素材。仕女画也就形成了委婉含蓄、深沉文雅、曲折内向的传统绘画特征,因而表现出来就是一种含蓄、庄重、恬静的美。因此女性的“美”足以使许多艺术家在前人的步伐上,造就更多丰富多彩的陶瓷仕女绘画作品。
在传统的仕女图脸部尤以眼、眉、唇表现至为重要,凤眼、柳眉、樱桃小口方为美。发髻、服饰在各朝代风格迥异,仕女图中以深色发髻衬白肤为俊美,这足以说明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造就了不同审美理念。因此陶瓷人物绘画艺术在创作美的同时,首先离不开探索造型“美”在历史的应用。陶瓷仕女画题材虽来源于历史典故,终究还是来源于生活。陶瓷写意画中,仕女的想象描写也特别,受空间制约,仕女往往被省略去嘴唇等,而仅仅以发髻与简单勾勒眼神为主。这种仕女创作方法,往往给欣赏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取得了以少胜多的作用。东方传统女性清丽含蓄委婉、深沉内在,情感表达而柔绵,秀行妙语,嫣然一笑是仕女画的美妙之处,这种美是东方女性特有的美,是传统审美观在文化艺术领域里的再现,是人文思想对女性夸张的表现方式,更是古典女性“美”达到极至。故而对女性有“千金一巧笑,百万两鬓姝”赞美之说。
陶瓷人物造型艺术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画家在创作,人物画和山水、花鸟画一样,是人们用来摹拟自然表现思想,自我陶醉的表现方式。正因为创作者们有着崇拜、留恋、欣赏、向往的境界,从而将美好的东西加以提炼,有机组合、高度概括,最后按照画家的意愿独具匠心的挥毫泼墨,将主观的东西客观地加以定格,最后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完美的有说服力的艺术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