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怡
【摘要】窑变是钧瓷艺术的灵魂所在,而创新则是钧瓷艺术的生命所在。钧瓷艺术如果不能创新,就不能发展。本文在研究钧瓷艺术传承的基础上,从钧瓷艺术的造型创新,钧瓷艺术的釉色创新,钧瓷艺术的工艺创新与钧瓷艺术的烧成创新四个方面,对于钧瓷艺术的创新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钧瓷艺术 传承 创新 研究
一、钧瓷艺术的传承
钧瓷得名源于产地,始于唐,盛于宋。钧瓷独产于河南省禹州市,因禹州建有夏朝举行开国大典的钧台而得名。居宋代五大名窑钧、汝、官、哥、定之首。钧瓷经过一代一代不断地继承创造,钧瓷艺术已经成为陶瓷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时代的钧瓷工艺品其鲜明的时代特征都体现了当时的主流艺术思想。
沿着历史发展的轨迹,我们来探索钧瓷的发展历程。唐代钧瓷黑底白斑,酣畅流动,体现了当时崇尚雍容华贵,酣畅淋漓的审美特点。到了宋代,钧艺家们追求一种质朴净润,自然天成,趣味高雅的意境,其轮廓线条流畅,造型端庄,法度严谨,做工精细。以优美的形象体现着宋人典雅朴素的气质风度和追求的美学境界,从而使宋钧达到了钧瓷发展史上的巅峰,成为当时五大名窑之首。元代钧瓷,胎体粗厚,釉滴下垂,器形也较宋、金时大了许多。在器物的造型装饰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元钧在器物表面所采用的堆雕、镂孔、青釉点斑等装饰技法是宋、金窑器中所没有的,形成了元钧显著的个性特点,并与元朝蒙古族粗犷的民风相吻合。钧瓷不同时期的艺术特点是古代钧瓷和审美思想的统一,体现了古代钧艺家的劳动创造。
现在钧瓷文化不仅充分继承钧瓷工艺的优秀传统,而且不断创新和发展,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和辉煌。随着时代的发展钧瓷艺术也在传承中不断的创新,从造型到工艺,钧瓷的发展也在见证着时代的进步。在今天的各种商务往来中,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接待外宾,钧瓷工艺品常常是礼品定制的首要之选。
二、钧瓷艺术的创新
钧瓷因“人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无对,窑变无双”而闻名于世,窑变是钧瓷的灵魂所在,而创新则是钧瓷的生命。钧瓷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就没有发展。纵观钧瓷的发展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所以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钧瓷艺术仍然需要继续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发展,所以每一个钧瓷艺人都要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理念推动钧瓷文化的大发展。
(一)钧瓷艺术的造型创新
钧瓷艺术造型的创新就是要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设计出新的造型样式。造型要有时代感,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从目前生产的钧瓷品种来看,其造型主要有器皿、人物、动物、陶艺等几大类。其中器皿造型有传统也有创新;人物、动物、陶艺大部分属于创新,无论哪类造型,在创新设计时都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型本身要美观,要符合美学法则,人物像要生动传神,特别是造型要准确;器皿类与陶艺造型要新颖美观,线条清晰流畅。二是造型要适应钧釉的变化,型与釉结合后珠联壁合,达到尽善尽美才算成功。三是型要适应钧瓷生产工艺要求,如容易下模、好成型、高温下不变形,并要注意烧成后的收缩比例对造型的影响。尤其是第二个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要把型搞的过于复杂,要简明大方美观。因为钧瓷主要是表现釉色的,釉是第一位,钧釉比较适应大而光滑的面,过多的浮雕、过多的耳饰均不利于展现钧釉的变化。耳饰对于造型来说,应少而精,这样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若过于繁杂,则变成画蛇添足。有的型无耳饰反而更好。而大面积的浮雕上釉烧成后,由于釉层厚浊导致浮雕模糊不清,显示不出来雕的是什么,而且还没少下功夫,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所以造型一定要简练、大方,不要繁琐、复杂。
钧瓷以型为本,釉为魂。造型上应该大胆创新,充分结合钧瓷瓷种的特点和釉色变化,创作一系列具有传统精神、又有创新意义的作品。当代钧窑艺人执着艺术,坚持前行,收获颇多。
例如:河南禹州钧瓷艺术为了创新发展,与韓美林联手打造了禹州钧瓷造型艺术,使禹州钧瓷充分体现了韩美林的艺术特点,可谓是独具匠心、形神具备,加之其配制的釉色绚丽而丰富,确实是钧瓷传统艺术与韩美林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体。正如韩美林所说:“他们坚守着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艺术,我的营养就是从他们那儿来的,成长也从他们那儿来的,我有责任帮助他们把中华文化的瑰宝继续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二)钧瓷艺术釉色的创新
钧瓷艺术釉色的创新就是要不断研制出新的窑变釉色及釉面肌理(纹路、斑点)等效果。钧瓷的釉色千变万化,各种色彩无所不含,故我们的思路应更加开阔一些。古代的钧瓷窑工能够在釉中引入铜元素,打破原来的铁元素的一统天下,这种勇于创新的举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鉴于此,我们为何不能在现代科技条件下,往釉中引入更多的有利于窑变釉色的矿物质和化学元素,而使钧釉窑变更加丰富多彩呢?回答是肯定的。这就为钧釉的进一步创新开辟了道路。
钧釉的创新有三个前提不能变:第一、釉必须是以铜、铁为主要着色剂。第二、必须是高温还原烧成,保持烧成方法不变。因为若用低温烧则变成了陶器,若用氧化焰烧则变成了彩釉瓷,所以温度和焰性不能变。第三、必须是自然窑变,要完全靠火力的作用,不能人为。釉要具有钧瓷窑变的神韵,釉质厚、活,色彩多变,釉面由多种纹路和斑点生成,釉色与釉面肌理浑然一体,自然天成,不失钧瓷的本色。只有如此创新,才既能保持钧瓷韵味,又能真正达到窑变万彩,适应现代人的审美要求。
(三)钧瓷艺术工艺的创新
钧瓷艺术工艺的创新就是如何提高钧瓷工艺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突破原有的工艺模式。包括各道工序工艺的改革、制作方法的改进、工具的改进、先进仪器设备的引进等等,只要对钧瓷质量的提高有利皆可采用。实际上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钧瓷工艺也是在不断革新着,如:制泥制釉,古时采用牛拉耙、沟碾、现代则采用球磨机加工;成型方法古时多用手拉坯、印坯,现代则以模型注浆为主。手工拉坯用的轮,就由手搅轮发展到电动轮、电动调速轮(无级变速)这样一个过程。还有产品的规格,过去钧不过尺,现代已能生产二米高的大花瓶。工艺的创新还要注意借鉴其它行业门类的一些工艺手段和方法,吸收当今世界出现的新工艺、新技术。工艺创新改变以往人们对钧瓷粗体大笨的印象。钧瓷做细的关键是工作中不能怕烦琐,哪怕是多增加几道工序,也要探索着把工艺做好。
(四)钧瓷艺术烧成的创新
钧瓷艺术烧成上的创新主要是窑炉设备、能源和烧成方法的创新。钧瓷窑炉从古至今,从火焰的走向上,经历了直焰窑,半倒焰窑、倒焰窑的过程;从结构上经历了馒头窑、双乳状窑、抽屉窑(梭式窑)的过程;从燃料上经历了柴烧、煤烧、碳烧、气烧的过程。在测温器具上从古代的火样、志子,到今天的高温计热电偶数显表,使温度的测量更准确方便。这都是创新的结果。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新的耐火、节能、保温材料的不断问世,窑炉的结构还将会不断创新和发展。
烧成上另一个重要的创新是烧成方法,包括温度的高低、还原气氛的轻重、烧成时间的长短等等。这些因素对钧瓷窑变的效果影响都很大,需要在烧成实践中不断地进行试验调整,以总结出合适的操作方法来。
总之,钧瓷艺术的创新是必然的、是多方面的,要在不断地研究、不断地探索的基础之上,才能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于我们要敢于打破旧观念,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想问题,勇于创新,这样才能与社会同步、与时代同步。但创新也不能丢掉传统,应在传统的基础上求发展,求创新,否则创新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一定要保持钧瓷优良的传统:胎质细腻厚重、造型端庄典雅、釉色自然窑变、工艺制作精细、烧成高温还原,这是钧瓷的精髓,在这一基础上把钧瓷艺术发扬光大,使钧瓷的窑变更美更奇妙更神奇,创造出新时代的钧瓷风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