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
【摘要】职业价值观是影响高校大学生职业定位与选择的内在因素,职业价值观的偏差是造成当前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本文从分析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以及造成价值观偏差的主要因素着手,旨在找到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正面引导的对策,以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关键词】职业价值观 大学生 择业观
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各种职业优势、意义、重要性的内心尺度,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信任和态度。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具有理想与现实并重、求职意向多元化和择业过程矛盾重重等特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将会对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重大影响。大学生必须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一、价值观与职业价值观
价值观就是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人们的行为对个人、社会的意义。职业价值观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理想、信念、世界观对于职业的影响,集中体现在职业价值观上。职业价值观反映了人们的需要与社会职业属性之间的关系。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对于职业评价、职业选择、职业价值取向等的总体看法,反映了大学生的需要与社会属性间的关系。它对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活有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使得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严峻,职业价值观也随之发生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大学生对择业的评价、选择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大学生择业观教育内容和方法也面临新的挑战。
二、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状况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也从“精英化”就业转向了“大众化”就业。大批的毕业生涌向就业市场,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政府关注的焦点。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756万人,今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更加严峻和突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就业信息不对称,高校扩招和社会供求关系的结构性失衡等,其中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存在偏差和误区,无法完全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1、对专业认知不足,自身定位不准,缺乏职业规划
(1)职业对于每个人来说既是事业成功的基础,也是人生幸福的源泉。正确认识职业,认清自我,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即人一职匹配),确立清晰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才能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2)目前在高校学生中,能做到正确认识职业,认知自我的寥寥无几,更多的则是对个人职业目标和专业发展知之甚少,缺乏自我目标定位。在某学院对1400名高校大学生展开的调查中有56.4%的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未来发展“有一点了解”,33.4%的人“不知道”或“不了解”,只有10.3%的人“非常了解”
(3)专业缺乏认知在低年级学生中尤为普遍,高年级对专业认知明显增加,但整体而言,高校大学生对专业缺乏认识和了解。当调查中问及是否规划自身的职业发展问题时,只有20.2%的人表示“认真规划过”,有62%的人只是“偶尔想过”,还有17.8%的人是“很少考虑”和“走一步算一步”。
(4)当一部分学生缺乏清晰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不够,始终处于被动就业的状态。
同时,还有很多学生自我认识不够,对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爱好、能力等个人基本素质不能客观准确的定位,往往自我评价过高,职业目标定位不切实际,眼高手低。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不考虑“我能做什么”而是以“我想做什么”为目标,部分学生一心把目标锁定在大城市、大单位,一味追求待遇好、收入高。因此出现了有些岗位趋之若鹜,有些岗位无人问津,一方面是就业困难,而另一方面是许多职位虚位以待,出现“有业不就”的现象。
2、自我意识增强,奉献意识弱化,忽视社会责任
受社会经济环境及个人价值观的影响,高校毕业生的自我意识日渐增强。他们将有利于个人发展,自我价值的实现作为择业的主要目标,不再是计划经济条件下“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单一奉献型,而是走向自我实现型。目前的高校生大部分是八零后和九零后的孩子,他们大部分来自经济条件和社会关系都比较好的家庭,基本上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从小为我独尊,普遍非常务实,对这个社会有着自己的认知。如果说前几代人是把“小我”融入到“大我”中以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那么当代大学生更乐于把“自我”从“大我”中分离出来以定位自己的人生目标。2002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你奋斗成为大学生的主要动机”调查中,把“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回报家庭与社会”作为社会价值取向,把“适应社会找个好工作,生活的更好”、“证明自己的價值”、“出人头地”作为个人价值取向,得到的数据显示,19.8%的大学生选择社会价值,38.5%的学生选择个人价值。此研究成果表明个人本位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已经形成,大学生择业具有明显的自我倾向。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学生择业也将更加市场化,将使大学生更有可能按照自己的价值取向来选择个人发展和社会参与的方式。他们将更加看重物质利益,就业理想功利化,服务社会意识差,很少考虑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笔者曾与一名来自农村的毕业生交谈,当问及他的就业意向时,他说:“西北地区的工资待遇太低了,非东南沿海发达城市不去。既然上了大学,就要找一个收入丰厚的工作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对于一些基层服务项目和欠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他则表示不会考虑。在长达2个小时的交流中,笔者发现这名学生的就业观念是长期形成的,一时很难扭转,而跟他抱有相同观念的却不在少数。这种只追求个人利益,忽视社会需要,缺乏奉献精神的价值观念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极其负面的影响,令人堪忧。endprint
3、职业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复杂化和矛盾化
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伴随着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带动利益主体多样化,分配形式和就业渠道多样化,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有的把金钱作为评价职业优劣的标准,信奉拜金主义价值观;有的把当官作为一生奋斗的目标,把考取国家机关公务员作为唯一的选择,“逢考必上”,奔波于各省应考;有的把出名作为职业的支撑,追求虚荣;有的认为择业是为了“追求美好生活,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有的坚持“报效祖国”,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此外,以往“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价值观开始被摒弃,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开始根据自己发展需要“爱一行,干一行”,勇于放弃,重新选择。“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念日益被学生所接受。总之,信息化时代下各種思潮的出现,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产生了巨大冲击,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很多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出现了复杂矛盾的心理。他们择业期望值普遍偏高,又由于缺乏经验,准备不足而感到自卑迷茫;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希望从事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却又不愿吃苦,缺乏竞争的勇气;希望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择业,又怕承担风险,存在对学校和家长的依赖心理;对职业的价值判断正确,认为任何职业都一样能为社会做贡献,但在具体行动中又转向趋利避害,看重工作环境,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工作。
三、影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几方面因素
1、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利益原则、竞争机制、等价交换原则对于当代大学生强化竞争拼搏意识、自主创业有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部分大学生中大行其道,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扭曲。
2、学校因素。学校教育是学生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当前在一些高校存在着德育教育形式脱离实际,职业指导体系滞后的局面,这必将影响大学生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一方面,学校的德育教育普遍形式化。另一方面,学校的职业指导教育不力,一些高校在职业指导教育中多是政策宣传,缺乏具体职业知识教育和价值观引导。
3、家庭的影响。家庭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家庭教育方式及家庭氛围等都会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家长对择业、就业的一些看法也往往直接影响学生的择业观念和行为。
4、个人因素。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与个人的兴趣、理想、能力等相关。个人的职业个性会影响到自己的职业选择。
四、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1、勇于面对竞争的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竞争,竞争意识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面对就业竞争的现实,大学生应当摆脱被动依赖、消极等待的状况,敢于竞争,树立“爱拼才会赢”的观念,做好多方面的竞争准备,这样才能在强大的就业压力之下,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2、树立自主创业和终身学习的观念。自主创业不仅缓解强大的就业压力,而且对个人而言也是一种磨练。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大学毕业生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否则将会被职业无情地淘汰。大学教育固然重要,但毕竟只是终身教育中的一个阶段。大学毕业后的延伸学习和重新学习,对于选择及重新选择职业岗位和取得职业成就,无疑具有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意义。
3、加强学校科学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完善,需要把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和大学生实际紧密结合起来。高校应该加强一下几方面的教育:加强职业认知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择业心理教育。
4、处理好职业价值观与个人兴趣和特长的关系。职业价值观、个人兴趣和特长是人们在择业时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在确定价值观时,一定要考虑它是否与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相适应,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可以充分调动人的潜能,获得职业发展的源动力。此外,选择一项自己擅长的工作,也会事半功倍。
五、结语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题以及对策的分析,为进一步引导和加强大学生对职业价值的正确认识提供了依据。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世界高速发展的今天,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当代大学更应该拥有良好的价值趋向,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一切从严要求自己。应该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21世纪,增强自我求发展的坚定性与自主性,开辟我们事业的新天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