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洪
摘 要:水利水电部门要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水利工作方针,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加深科技人才对水利水电事业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水利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把不断创新科技人才工作机制、管理机制,建设一支适应水利科技创新要求、综合素质高、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的一流科技人才队伍作为人才工作的重点,有力地推进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水利水电科研事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人才;水利水电;发展
面对中国经济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和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如何培养具有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水利高等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各个组织应该充分利用优质资源,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努力为人才营造优良的学习成才环境,积极探索水利类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推出新举措,在水利类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1.创新人才培养制度
创新水利科技人才培养机制,推进科技人才实力全面提升,各组织要针对科技人才结构不够合理,国际上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和学术带头人不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应主要抓三个方面:一是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夯实科技人才开发培养基础。要高度重视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建立系统的培训工作体系,制定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种培训班,大力支持和鼓励科技人才参加继续教育和院外培训。同时,不断加大培训经费投入,人才培养工作形成稳定的投入机制,加快高效精干、专业领域齐全、年富力强的学科带头人队伍和雄厚的科技队伍储备的形成。只有科技人才建设不断推进,科研形势才会喜人,我国的水利建设方面才会不断进步。应该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增强科技人才队伍的生机活力。注重在科技实践中造就青年人才,以不断涌现的创新型人才壮大科技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最好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经费设立院青年基金,资助青年科技人才独立承担课题,并列出专项经费资助科技人才参加国际交流活动。可以制定一些奖励政策,定期召开一次青年科技成果学术交流会,评选青年优秀科技成果奖。应该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
2.创新人才选拔引进机制
2.1制定一些办法与规定
建章立制,将人才引进纳入正规轨道。可以制定一些《人才引进暂行办法》,对引进博士以上高级人才的原则、条件、程序及有关待遇做一些明確规定。在引进过程中,可以组织专家对拟引进人才的学术技术水平进行评审,安排心理测试,了解其工作适应性和个性特点,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作用。
2.2吸引人才前来
发掘外部人才资源,助推科研事业发展。广开渠道,实行人才柔性引进方式,鼓励高层次人才以技术转让、聘用兼职、考察讲学、担任顾问等途径为自己科研发展服务,他们会为水利水电科研事业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
3.制定人才激励与提高待遇机制
3.1制定激励平台。
创新科技人才激励保障机制,为科技人才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用精神激励和物质待遇双重方式来吸引和留住科技人才,创造有利于科技人才成长的工作环境和人际环境,鼓励科技人才树立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严谨创新的科学作风。加强文化建设和科研职业道德建设,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和“创新、求实、敬业、奉献”的水利科研精神。为激励在科研事业中涌现出的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
3.2鼓励创新
以创新精神引领团队建设。为鼓励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广大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可以在绩效管理、岗位竞聘中将创新能力、职业道德、团队建设作为重要考评要素之一,还可以制定一些奖励办法,如:《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奖励办法》、《科技英才评选奖励办法》、《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创新水利科技人才激励机制,为科技人才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和实现价值的平台。
3.3要保证生活与科研环境
以优质科研环境保障科研需要。应该注重改善院士等高层次科技人才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可以制定《关于院士待遇的有关规定》等规定,为院士配备秘书,保证院士的公务用车,并对住房、津贴等有关待遇做明确规定。同时,积极为科技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为他们办实事。为完善激励表彰机制,可以建立一些机制,明确申报流程,完善评选方法,增加可操作性。根据一些业绩奖励办法,结合非营利研究所(中心)的经济指标、科研指标、和谐指标以及经济增长幅度,对事业部分的绩效工资系数进行核定,进一步提高职工的收入水平。同时,要不断妥善解决科技人才在工资、职称、住房、医疗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为他们全身心地投入科研事业提供良好的保障。
4.加宽科技交流渠道
4.1与国内主要科研院所建立稳定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为造就一流人才打造平台。面对国内水利水电科技创新的新形势, 应该加大与科研单位、相关公司和高等院校的合作,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同时,要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4.2扩大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为科技人才了解前沿先进技术创造条件,积极承办重要国际会议,参加国际水利项目的竞争,增强国际竞争能力。积极的交流与合作可以拓展科技人员的科研空间,加快争创国际一流。
5.优化管理机制
5.1创新管理制度
创新管理机制,提高整体素质。优化科技人才管理机制,为科技人才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打破原有“重科研、轻管理”的旧观念,把管理、科研和经营作为加快发展的三驾马车,高度重视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实行科学合理的人才管理机制,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作用。加强单位领导班子建设,选好配强领导班子成员。根据相关的规定,通过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对单位正、副处级职位采取选拔竞聘的方式,增加干部选拔的透明度,增强群众监督意识。
5.2借鉴外部管理制度
加强内外交流,开发人才潜能。进一步优化管理、科研与经营的协调机制,拓宽干部知识面,提高综合管理能力,丰富干部工作经验,提高人才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调动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可以为本单位经营与发展提供人员保障和人才储备,确保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优化人才队伍,提高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对于保障科技人才发展,促进科研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更可以使单位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实现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单男,加强水利人才的培养,2010.9期刊第一期
[2]吴经国,如何加强水利科技人才的培养,2013.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