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活情境方法是生活与教学联合教学,使学生于生活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活学活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将生活情境方法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是新课改顺利实施的结果,也是当前我国教育体制的需求。而最重要的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为今后学习数学的过程奠定较好的基础。
关键词:生活情境方法;小学数学;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是一门具备抽象性、严谨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数学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若想于教学之中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教学方法的革新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生活情境方法是将生活与教学巧妙的结合,使小学生将学习渗透到生活中,将生活融入学习之中,从而较好地完成小学数学教育。
一、 生活情境方法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生活情境方法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使课堂具有生动趣味性,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理解能力,使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同步提升。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对于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综合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 生活情境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兴趣
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地为学生讲解数学理论,致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没有得到较好的展现,导致学生于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困难重重,进而失去学习兴趣。通过生活情境方法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更直观具体地展现在小学生面前,降低数学学习难度,并使课堂具有趣味性,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生活情境方法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 生活情境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
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不仅可以使小学生有效快速掌握数学知识,且能够有效启发学生于生活之中发现与数学相关的问题,教师再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便可以使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正所谓知识源于生活,还于生活。只有将我们所学的知识较好的运用于生活之中,方能体现教学的用意,因此生活情境方法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对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实践能力起着较好的作用。
(三) 生活情境方法可以使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
数学是日常生活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学科之一。生活情境方法可以使学生发现数学于生活中的运用过程,以及数学于生活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使他们明白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是相辅相成的。从而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并进一步为学生学习数学寻得较好的动力。因此,生活情境方法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寻找到学习的动力,使他们学习数学的过程除了增加的趣味性之外,还要做到认真负责。
二、 生活情境方法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方式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爱玩的阶段,如何让他们于教学之中安静地坐下来或参与到学习之中一直是教师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生活情境方法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进行自主学习。
(一) 利用情境教学将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
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立与生活相关的情境教学,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了解数学于生活中的相关运用。例如:教师在教授数学之时,可以设定相关情境,并选几名学生进行表演,而后将数学知识加入其中,不仅使学生通过参与使他们对所学印象深刻,也使得从旁观看的学生兴奋之时,开动脑筋。如关于《统计》的教学,教师可以先将苹果、梨、橘子三种水果放置于桌上,而后选一名小学生作为水果商,再选几名小学生扮演购买水果的人。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要进行提问:学生一共买了几种水果?分别是多少个?花了多少钱?水果商一共卖出去多少水果?共赚得多少钱?学生在此时还处于活跃之时,对数学的兴趣也很是浓重,因此,在教师提问之时,学生会立刻开动脑筋进行思考。由此,学生的兴趣不仅得到很好的提升,思考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启发。
(二) 通过生活情境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不再只是要求小学生掌握了多少数学知识,而是在此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将生活情境方法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及思考能力。例如:教师在教授加法之时,可以适当的选取如超市购物的情境,使学生亲自体会什么是付整找零,并于加法运算的过程中将此方法进行灵活使用,从而增加计算速度。如19+29的运算,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安排一出生活情景剧,如让一名学生扮演超市收银员,而后再选一名学生扮演购物者,设定购物者一共买了19元的水果,而后付20元给收银员,使收银员找1元給他。由此学生便对付整找零有了较好的理解,再返回来做19+29这道题时,便可以用19+30-1的方法进行计算。由此可见,生活情境方法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能够使学生的潜能、数学思维得到较好的激发与提升。
(三) 将数学知识还源于生活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生活情境方法不仅有助于小学数学的教学,还可以使学生于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将所学知识还源于生活的思维,并以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例如:《升和毫升》的相关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之上分别向学生展示毫升杯和升杯,使学生对这两个数学单位有更直观简单的理解。而后对学生进行提问:生活之中升和毫升可以在什么地方用到,或者看到过?学生由此开始回想,并于教师的引导下,得知超市之中卖的饮料、加油站中的汽油等都是由升和毫升进行测量判断的。通过以上教学,学生不仅明白了升和毫升的意义,也了解了如何在生活之中运用它们,从而使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得到培养与提升。所以,生活情境方法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可以使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与发展。
三、 结语
综上所述,生活情境方法于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还可以使学生于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独特魅力,使之更加用心地学习数学,而后应用于生活之中。
参考文献:
[1]李本芳.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2013(255):151-153.
[2]郞东英.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教学研究,2014(21):89.
作者简介:
张德翠,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一悟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