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晶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阅读教学的终极目的在于学生个体通过阅读获取一定的信息,进而增强自我的知识和经验,丰富自我的情感体验等等,这是一个个体化的发展过程。个性化阅读不仅是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而且也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鉴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笔者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之上开展同课异构教学,即:在同一课堂中每个环节设置多元化的结构内容,以此来确保每个层次性的学生都能够获取自己期待的信息,生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一、鼓励学生多元次认知,获取个体阅读审美
想要學生产生一定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学生必须走入阅读文本中去,审视其内容,进而产生一定的想法或者问题。而想要学生融入阅读获取信息就必须对阅读文本感兴趣,能够从阅读中获取一定的“美感”。一般来说,学生在阅读前对于文本都有着自己内心的想法,渴望则能够去阅读进而获取与自己需求相关的内容,或是满足或是超越或是产生思维的碰撞等等,这些都是学生个体的一个阅读文本认知,认知过后学生自然会获取个体的阅读审美。对此,笔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多元次认知文本,在阅读中获取阅读的快感,审美加经验,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个体阅读审美。
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教学内容时,笔者首先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背影大概是描写什么的,想象一些背影相关的景象,在内心获取一定的情感认知,之后,放手学生,让学生自主去阅读,学生会不自觉地去阅读关于背影的一些小的细节描写,从而与自我想象中的景象发生思维的碰撞,也叫作“期待遇挫”,刺激学生的大脑开始运转,产生想要跟着文本深入阅读的欲望,感受笔者笔下简单的几个背影描写就能够传达出父爱的情感共鸣。之后,抛出网络上评论的“父亲翻月台”违规内容,让学生去认知,说说自己的看法,促使个性化审美阅读的形成。
二、创建多个结构对话平台,启发个性阅读体验
个性化阅读是学生个体阅读体验和感悟的一个动态生成,是一个过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发生多方面的互动和交流。诸如: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生本交流等等。鉴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需要设置开放性的、多元化的结构来刺激学生的阅读思维。对此,笔者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多个自由化的结构对话平台,启发学生个性阅读体验的生成。以《老王》一文为例,笔者考虑到所有学生的认知和感悟,以层层递进形式来创建对话平台。
第一,师生对话。笔者抛出吸引学生阅读性的问题,刺激学生进行阅读。即:看到老王你首先想到了什么?文章中讲述了老王什么样的故事?你认为老王是什么样的人?
第二,生生对话。就自己的阅读感受进行交流。相互之间交流自己眼中的老王是什么样的,并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等。通过交流开阔和充实学生自己的大脑。
第三,生本对话。阅读个性体验的生成关键在于学生走入文本,从中获取启示。在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认知之后,直接文本狠心,让学生立足理性的角度去客观地分析问题,反观今天的时代思考,想象当时年代老王的所作所为等等,从而受到一定的启发,形成自己独有的阅读体验。
三、发展区建构文学积累,拓展个体阅读期待视野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具有丰富的阅读经验则更能够深入地去了解文本内涵。教材中很多时候对于文本的选取是创作者的某一篇内容或者是有个著作中的某个小的章节,虽然文章精彩,但是学生缺乏一定的文学积累不能够更好地产生个体阅读。国外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一个具有丰富阅读经验和一个只有一般阅读能力的人由于期待视野的不同,其阅读结果差异甚大。”对此,笔者在教学中,结合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采取发展区建构文学积累的形式来拓展学生的阅读范畴,提升学生的个体阅读期待视野,从根本丰富学生的阅读感悟。如:笔者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让他们自主地选择阅读内容,以最近发展区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对每位学生的阅读都能够提升。纵深的拉大学生的阅读,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促使学生产生阅读语感和体验。在学习鲁迅的《孔乙己》教学内容时,笔者发现学生对其中俏皮的语言较为感兴趣,以此为点,让学生阅读鲁迅的作品《朝花夕拾》《呐喊》,从不同的文章中去感受作者的“统一”点,进而形成个体阅读体验,诸如:每个小人物身上都不同程度的有着“精神胜利法”“封建社会的受害者”、鲁迅创作与社会发展的吻合、对生命的呼唤等等。学生的视野宽阔了,其阅读感悟也会不断提升。
随着新课改的纵深发展,个性化阅读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教学实践证明:个性化阅读教学不仅能够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而且对于学生自身发展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推动平台。(作者单位:江西省石城县第二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