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德强 黄鹏辉
摘要: 特种设备检验机构作为技术检查机构,其服务能力的高低对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具有直接影响。目前,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所面对的内外部环境均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探讨了新形势下,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自身定位,以及在此定位的基础上如何提高其服务能力。
Abstract: The service ability of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institutions, as technical inspection Institutions,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special equipment safe operation. At present,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the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institution has changed greatl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wn position of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institution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and how to improve its service ability based on new position.
关键词: 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新形势;服务能力
Key words: special equipment;inspection institution;new situation;service ability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05-0061-03
0 引言
特种设备是是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适用本法的其他特种设备[1]。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保证特种设备安全,我国建立了行政管理和技术检验相结合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体系。
特种设备检验机构(以下简称“特检机构”)作为技术检验机构,是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其服务能力的高低对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具有直接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建设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服务能力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本文尝试就此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1 特检机构面临的新形势
目前,特检机构面临的形势较为复杂,其内外部环境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具体表现在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特检机构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等方面。只有对特检机构面临的新形势有了清醒的认识,才能准确地把握住自身定位,从而制定正确的、切合国情的,能促进特检事业健康良性发展的战略规划。
1.1 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 特种设备中电梯与普通老百姓的的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近几年,随着几起典型电梯事故在网络上的广泛传播,人们对特种设备尤其是电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2015年7月26日发生了湖北荆州扶梯伤人事故,27日“女子被卷入扶梯身亡”就已经登上新浪微博实时热搜榜第3位[2]。与此同时,包括央视等各大媒体均对此事进行了报道。社会关注度越高,也就要求特检机构的检验质量,服务能力要更上一层楼,从而与全社会对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期望相一致。
1.2 特检机构改革不断深入 随着十八大以来的政府简政放权和全国事业单位改革的进行,特检机构改革也是必然趋势,并且各地也纷纷进行了实质性动作。山东省是特检机构整体转企,甘肃省则是建立以经营性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为主体、公益性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为补充的检验检测认证市场模式。特检机构应清醒地认识到“吃政策饭”已经是越来越不切合实际的想法了,特检机构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和政策导向,开创性地找到自身发展之路。
1.3 人机矛盾越来越突出 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带来了特种设备尤其是电梯的保有量持续增长。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特种设备1197.02万台,比2015年底上升8.81%。其中电梯493.69万台,占特种设备总量的41.24%,电梯的增长率更是达到了15.9%[3][4]。而特种设备检验人员的增长远远跟不上设备的涨幅。
1.4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检验市场的有序放开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也是解决人机矛盾越来越突出的必然要求。民营检验机构和国外检验机构越来越多地进入特种设备检验领域,将會对综合类检验检测机构造成极大的冲击,若特检机构再不提高自身水平和服务能力,被市场无情淘汰是必然的事情。
2 新形势下特检机构的定位
谈及特检机构的服务能力建设,必须是在明确其自身定位的前提下进行。定位的不同所采取的发展模式也就不同,自然其服务的目的和手段也就不同,最后造成的服务能力建设方式也就大相径庭。
对于特检机构的定位,主要在于“市场化”与“非市场化”的分歧。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不清晰,将会导致特检机构的发展模式摇摆不定,服务能力建设更是无从谈起。从法学视角看,特种设备法定检验属于“准行政行为”;从经济学视角看,特种设备法定检验是准公共产品[5],因此特种设备检验既不是纯政府行为,也不是纯市场行为。若仍固守以前的模式,一方面与事业单位改革的大趋势不符,另一方面也无法解决日益突出的“人机矛盾”问题;若完全由市场做主,将特种设备检验看作是市场行为,则又会面临着市场失灵的窘境。完全由社会资本成立的检验机构,盈利是其根本目的和努力方向,无法顾及检验质量,其公正性很难保证[6],自然也无法保障公共安全。
因此,特检机构的定位应是公益为基础,市场为补充,可按“一院两制”的构想来构建检验机构,即在一个检验机构内,一部分是承担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体制,负责政府委托的法定检验任务和社会公益活动;另一部分是开拓检测服务市场,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企业体制。这种体制在国外也有成功应用的案例,如世界驰名的德国技术监督协会(TUV)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7]。endprint
3 特检机构服务能力建设
由上述讨论可知:综合类特检机构的定位应是公益性为基础,市场化为补充,服务能力的建设应在此定位的基础上进行。服务能力是指为他人做事情、使他人受益的程度,也指一个服务系统提供服务的能力程度,通常被定义为系统的最大产出率。由服务能力的内涵,再结合特种设备的特殊性,新形势下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服务能力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提升科研技术水平 特检机构提升科研技术水平,一方面有助于更好地为行政执法和综合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另一方面能为完善特种设备检验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特检机构提升科研技术水平也是“科技兴检”的必然要求。科学研究往往不能立即转化为经济效益,但对于提升检验水平有很大促进作用,因此带有公益属性的特检机构应当加大科研投入,以满足政府、社会以及行业发展的需求。
特检机构提升科研技术水平应着重考虑以下几方面:
3.1.1 引进高水平科研人才 优秀的人力资源是一家单位发展的核心要素。特检机构由于历史原因,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只会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日常检验,再加上没有受过相应的科研工作流程训练,根本无法承担科研工作。因此为提升科研技术水平,特检机构必须引进高水平科研人才,直接招聘专业符合要求的硕士、博士等,另外也可以结合科研项目与高校合作,对单位已有人员进行培养。招聘或培养高素质人才不光有利于科研工作,对于日常检验也是颇有益处,我们的检验工作不能只停留在“照本宣科”的程度。
3.1.2 构建良好的科研氛围 良好的科研氛围有助于科研人员积极主动地开展科研工作。为了构建良好的科研氛围,首先,要确立合理科学的激励机制,对做出优秀成果的科研人员进行奖励,其次,要搭建可以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标准等的畅通渠道。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不但对科研人员是一种激励,而且还能使优秀的科研成果为全社会所共享,提升我国特种设备检验整体实力,真正起到“科技兴检”的作用。
3.1.3 保障充足的科研经费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果将科学研究活动比作是攻城拔寨的一场战争的话,那么科研经费就是保障战争得以胜利的粮草辎重等。特检机构除了将每年检验收入按照一定比例投入到科研活动中外,还应当多渠道筹措科研经费,争取上级或其他相关部门的支持。
3.1.4 加大与高校等的合作 大专院校有着成熟的科学研究流程,对基础理论的研究也较为深入,特检机构对特种设备特殊的专业性要求则更为熟悉,两者合作可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达到合作共赢的效果。例如可以通过合作科研,建立教授工作室,联合实验室以及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形式进行高校与特检机构的合作。
3.2 充实完善仪器设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进的仪器设备是特检机构进行技术检验的物质基础。随着特种设备的日益复杂化,检规的不断完善以及老旧电梯评估等工作的广泛开展,先进仪器设备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仅靠目测只能看到特种设备的表面状况,难以对特种设备进行定量检验。检验过程中,使用适用的先进仪器设备可以增强检验检测结果的可信度,提高特检机构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的能力,同时,有助于树立特检机构的权威性,也有利于特检机构的品牌建设。
3.3 积极拓展业务领域 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性质的特检机构仍是在吃“政策饭”,其收入主要来源于垄断性的检验检测收费。随着检验市场的逐步放开,民营资本和外资检验机构会不断瓜分现有检验检测市场,传统特检机构的收入会大幅减少。为适应市场化的要求,以及为提高特检机构服务能力,在做好法定检验的同时,应积极拓展业务领域。业务领域的拓展,需要注意将风险限制在可控范围内,应围绕特种设备这个主业逐步扩展,在积累了足够的资金和市场经验后可向外延伸。比如,针对老旧电梯越来越多的状况,积极开展老旧电梯评估;可将科研实验室对外开放,这样既实现了社会资源共享,又可多一条创收渠道;另外,也可利用积累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专业知识,进行特种设备以外的机电产品检验检测等等。
3.4 提供便捷沟通渠道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手机等移动终端应用软件的蓬勃发展,信息交流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检机构也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溝通交流方式。特检机构与客户之间的沟通交流主要发生在报检、领取报告以及缴纳检验费等环节。为方面客户报检,可以采取网上报检、微信报检等方式;采取手机短信等形式通知客户检验报告领取时间,避免客户重复往返;建立微信群或QQ群等交流沟通渠道,加强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交流沟通。总而言之,在不降低检验质量的前提下,应以方便客户为前提,提供多种形式的快捷沟通渠道。
3.5 加强新闻媒体宣传 加强新闻媒体宣传是树立特检机构品牌的必然要求,“酒香也怕巷子深”,何况目前社会大众对特种设备检验工作并不熟悉。新闻传播虽然不能直接带来产品的销售,但通过有效的新闻传播能向社会传递其责任心和人文关怀,传播企业的价值取向,从而得到公众的尊敬,并使公众对他们的产品、价值、文化、品牌等产生美好的联想,进而提升其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8]。
特检机构在新闻媒体上多发声不光能提高品牌知名度,也可以促进社会大众对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知识的了解。最近,媒体多次曝光人们喝醉酒后用脚将电梯层门踹开,掉进电梯井道摔伤甚至死亡;更有甚者是开着电动车将电梯层门撞开,从而造成人员伤害。这些案例一方面说明一些电梯使用者的素质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普通人对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知识欠缺,特检机构对外宣传有待增加。
4 结束语
目前,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所面对的内外部环境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种新形势下,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应准确把握其自身定位,切实加强自身服务能力建设,方能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4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Z].2014.
[2]谢耘.网络传播在媒介恐慌中的角色探析——以湖北荆州电梯事故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3):87-88.
[3]质检总局办公厅.质检总局关于2015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情况的通报[OL].http://www.aqsiq.gov.cn/xxgk_13386/jlgg_12538/qtwj/201604/t20160405_463840.htm.
[4]质检总局办公厅.质检总局关于2016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情况的通报[OL].http://tzsbaqjcj.aqsiq.gov.cn/tzwj/zjwh/.
[5]蓝麒,丁日佳,刘三江.特种设备法定检验本质属性探讨——基于经济学和法学的视角[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5(9):54-57.
[6]蓝麒.浅谈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独立性公正性和公益服务性[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4(7):28-30.
[7]韩树新.试论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改革与发展[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06,22(3):21-23.
[8]赵新宇.企业新闻宣传工作与品牌建设浅谈[J].企业文化旬刊,2012(8):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