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试验到推广: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业现代化探索
——以山西龙子祠灌区为例

2018-01-24 01:31李澜欣周亚
山西档案 2018年2期
关键词:龙子委会水利

文 / 李澜欣 周亚

在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进程中,“现代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学者们甚至将其作为一种研究范式来透视百年来的历史变迁。然而,中国空间广阔,区域差异巨大,尤其是近代以来受工业文明的影响,沿海、沿江城市迅速崛起,不仅在区域上呈现出东西差异,而且在城乡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发展鸿沟,影响直至今日。换言之,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之路比起工业和城市是远远落伍了。因此,“三农”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和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郑重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将这一问题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未来三十年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龙子祠灌区位于山西南部的临汾市汾河西岸至吕梁山山前一带,以山脚下的龙子祠泉为水源,灌区也因此得名。龙子祠灌区有着千余年的灌溉历史,自唐宋时期开始大规模的开发,至明代末年形成了南北十六河的渠道体系,灌溉临汾县(今尧都区)、襄陵县(今襄汾县)8万亩土地。1957年,在原灌区基础上开始兴建贯通南北数县的大灌区——汾西灌区,新灌区拥有汾河、郭庄泉、龙子祠泉三大水源,灌溉面积30余万亩,既是山西省的大型灌区之一,也是灌区农田水利技术革新的重要示范区。

1951年7月12日,国家农业部和水利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灌溉管理工作的指令》(<51>水政字第7243号),指出“为保持土壤肥沃性,防止碱化及获得农田的高度生产量,应对各种土壤,各种作物最适当之灌溉方法、期距、水量等以及农田地下水位之升降、碱地改良、作物耕作方法等方面进行实验研究,如条件许可,可结合农业技术机构、干部或农业学校等筹设灌溉实验站,共同进行”。之后,山西各专区的农业生产管理部门和水利专管机构大多建立了试验站,进行农业和水利技术的试验工作。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水利技术的重视,使灌溉试验工作在文革前的集体化时期几乎未曾中止。省水利局在每年召开的全省灌溉管理工作会议上都把灌溉试验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予以强调,此外,还组织召开灌溉试验专题会议对这一工作进行布置。如1956年2月28日至3月3日,山西省水利局就在太原召开灌溉试验研究工作座谈会,要求各河系灌区负责灌溉试验工作的干部和灌溉管理科(股)长各一人参加。1958年7月5日,山西省农建厅水利局又在崞县阳武河水委会召开全省灌溉试验研究和计划用水工作参观座谈会;8月28日,在太原召开全省灌溉管理工作现场会议,并在会议期间参观河北省石津渠灌溉耕作园田化及山西省代县峨河渠浇园田化、汾阳蓬勃社井浇园田化、峪道河一个10万亩的水浇地、崞县阳武河计划用水及试验研究等。

在龙子祠灌区,水委会也对诸如冬浇、沟浇、畦浇等灌溉技术以及灌溉周期、时间、计划用水等灌溉制度分别进行试验。他们选择重点河、重点社和包浇乡三种不同类型进行试验,并配备专职干部长期领导开展试验工作。1953年,龙子祠水委会通过各地的冬浇试验,总结出以下经验:“麦田不宜深浇,浅浇表土早冻,结合水中温度,根部发育下扎,春季力壮少生疸病,寒霜刹后冬浇麦田受灾很轻。棉田宜深浇,冻的也深,来春消的深,棉苗出的也齐。如晋掌村没拔杆回茬的棉田,浇后表土凝冻,地层松懈,及时拔杆回茬者四亩。南柴干部试验两块地,土质个别。浇后,黄粘土麦苗萎缩发黄,减产一半,黑砾土一块浇后土壤松疏,根部扎的深,苗子也壮,产量也提高了。极力的注意土质,黄粘土、粘土不宜,沙砾土、砾土适宜,但麦田不宜冬浇深”。1955年,水委会又在以西麻册为主的重点河1400余亩面积上进行计划用水试验工作。通过沟浇和适时灌溉,不但取得了初步的科学资料依据,而且提高了渠道有效利用系数,对粮棉的增产也起了保证作用。1958年,随着园田化在全国的推广,龙子祠灌区又把园田化和渠系配套工程作为灌区试验工作的重要内容。

灌溉试验地在取得科学数据的同时,也成为灌区社队各种技术推广的现场观摩地。以棉田沟浇为例,1955年,水委会在灌区推行棉田沟浇时,社员和群众仍存在犹豫和试探情绪。为使社员在思想上接受棉田开沟技术,水委会在西麻册试验地用牲畜开了沟,并组织生产小队进行现场观摩,用西麻册的丰产事实说明棉田沟浇的好处。在整个技术培训和推广过程中,包括西麻册在内的各类试验基地接待了灌区内外不同村社的干部、学员和普通群众前来参观,为新的灌溉技术在农村的运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国后,我国各类科技人才极为匮乏,农业生产中一系列新技术的试验和推广需要大量技术人员。为节约成本,并在最短时间内培养更多的技术人员,国家采取类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人民代表的产生方式,自上而下举办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班,逐级选派代表进行技术培训。以山西省灌溉技术的培训为例,由省水利局组织全省各专区、河系灌区代表进行集中培训。培训结束后,各专区、河系再分别组织所属县、乡、村、社代表培训,最终将各种技术落实到村社。

龙子祠水委会训练班的开班时间一般安排春季和秋冬的农闲时节。开班前,水委会向各乡、村发文,要其选派人员于固定时间到该会报到,训练时间一般在10天左右。选派的人员既有干部和各村社固定的技术员,也有普通群众,人员年龄、文化层次亦是参差不齐,水委会有时还承担着为外灌区培养技术人员的任务。如1956年11月15日至22日,龙子祠水委会组织了一次为期7天的水利技术员训练班,有180余人受训,其中本灌区111人,外灌区69人,男性159人,女性21人,初中5人,高校(小)100人,初小67人,文盲8人。16岁至25岁104人,26岁至36岁33人,36岁以上43人。训练内容以水利技术为主,临汾专署和水委会还编有专门的培训教材,如1952年临汾专署水利科编写的《临汾专署水利科水利训练班课目》、1956年龙子祠水委会编写的《灌溉技术教材》等。除技术内容之外,国家的制度、政策也是训练的重要内容。如1954年12月龙子祠水委会举办的技术训练班,训练内容即包括:宪法、宪法与水利的关系、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工人阶级领导与工农联盟的关系等等。培训班采取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日间由水委会干部和技术人员对相关内容进行讲解,学员于晚间开展分组讨论,并做会议记录。培训班有时还以考试的方式结束,对成绩合格者授予证书。同时,水委会发文至各村社,说明该村社受训人员学期已满,仍回原籍,希望干部予以支持和鼓励。水委会大力发动群众,开展新的水利灌溉技术,要求参训人员不得乱调,不得放任自流。技术人员回村后在推广水利技术方面起了实实在在的作用,1956春,泊庄乡联大农业社干部和技术员在龙子祠水委会接受训练返乡后即动员群众开挖排水渠26条,整修渠道4条,使2416亩田地当年获得丰产。

1956年11月龙子祠水委会组织的训练班将所有学员编为三个大队,每大队又分三个分队。各大队队长由水委会指定,副队长和各分队队长在群众中民主产生。水委会规定,各分队干部每晚到队部进行汇报,以掌握各队学习情况,并从中树立正反面典型。

训练班的学员有学生、老农、转业军人等不同背景,接受能力也各不相同,一部分老农有实际生产经验,能结合实际;转业军人信心很高,决心学好,回去搞好工作;学生书本知识多,能照本谈,能死记条文;水利干部能结合实际,水利知识多,能接受。但一开始并未引起组织者的重视,使训练遇到困难。对此,水委会对学习方式进行了改变,讲课尽量通俗化,多举例子,出题选择简单、实用;讨论时采取先漫谈后发言然后队长作系统归纳的办法,并且在出题时吸收队长意见。通过这些方法的实施,学员情绪基本得到了稳定。

为了继续提高学员的学习热情,保证技术培训质量,水委会以“正式水利技术员”命名的水利工作证为“诱饵”,通过考试(口试)的方式进行效果测验,并在考试结束后即刻将答案发给学员,以增强记忆。这种方式迎合了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的学员的要求。集体化时期各项农业(包括水利)技术的推广是在这些基层的“农民技术员”的带领下落实到农业生产中的。

除了以上常规的技术训练之外,集体化时期由于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一些临时的非常规的技术训练也是技术推广的重要形式。当时,龙子祠水委会仅有3名技术员,且对如此大型工程没有丝毫实践经验。渠道工程之外,同时进行的田面工程也需要大量的技术指导。技术人员匮乏的问题再度显现。为此,水委会专门派职员赴湖北、河南等地参观学习。人员返回后,水委会立即组织人员培训。前后3期共培养技术员550余人。依靠技术员再将技术传授给普通群众,对工程质量和进度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在集体化时期,国家无论对大型工程建设还是田间日常灌溉,都非常重视新技术的运用。为此,国家通过组织优势最大限度地进行技术培训,将技术推广至最基层,许多农民技术员即诞生于这一时期。而民众也用自己的智慧进行技术创新,发明了很多新式工具,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无论国家还是社会,他们对技术创新所表现出的巨大热情和具体实践值得肯定。

对于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模式,由于其内部缺乏现代化因素的积累,必须运用国家机器的强大力量自上而下地启动现代化。这要求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形成现代民族国家,建立新的政治共同体,以加强内部的政治整合和社会整合的程度,从而为统一的全国性的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创造条件。第二,立志推进现代化的领导人掌握全国性政权。第三,建立具有现代取向的强有力的高效的中央政府。[1]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是近代以来真正意义上的强大而高效的中央政府,通过广泛的革命实现了政治和社会的重新整合,在此背景下,国家领导人积极推进现代化进程,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创造了前提和条件。农业现代化历程从建国伊始即进入探索和初步发展阶段。

1954年9月,周恩来在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这是新中国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奋斗目标。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2]49但是,他认为中国农业机械化不能照搬苏联和美国的模式。中国农业的特点和传统是精耕细作。1957年,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农业的现代化”。他说,“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3]307。他第一次把农业现代化与中国精耕细作的传统联系起来,提出了著名的“农业八字宪法”[4]638。1961年3月20日,周恩来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从各方面支援农业,有步骤地实现农业的机械化、水利化、化肥化、电气化。[5]596-597这更加明确了实现农业现代化决定性的因素,即要掌握和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农业“四化”也成为相当一段时期内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指导性理论。中国农业的现代化之路在探索中不断前行。

[1]孙立平.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模式剖析[J].中国社会科学,1991(2).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人民出版社,1999.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人民出版社,1999.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经济文选[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龙子委会水利
严冬过尽绽春蕾——致公党连云港市委会齐心协力战疫情
蚌埠市龙子湖健康评价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蚌埠市龙子湖主要生态问题及保护建议措施
新形势下检委会改革的路径思考
水中卫士
关于完善检察委员会制度的法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