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断课』艺术新探

2018-01-24 23:23杨海丽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8年5期
关键词:铃声响起泉城悬念

杨海丽

下课铃声响起,不少教师是上到哪就断到哪,导致学生对所学内容印象不深,也使得教师在下一节课中需要花大力气进行巩固,得不偿失。断课的艺术,也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之一。以下是笔者践行的课堂教学中的断课策略。

一、借助悬念断课,激发探索欲望

单田芳老师在讲评书结束时,总会说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来设置悬念,激发听众持续听书的欲望。而小学生生性活泼,对感兴趣的事物最为好奇。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在第一课时断课时,巧设悬念,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一来可以沟通课内与课外的联系,开拓学生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面;二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在他们找到答案后会期待下一节课的来临。

如教学《泉城》一课,在断课时,教师就可以围绕题目巧设悬念:“今天我们初步学习了《泉城》这一课,也知道了济南的别称是‘泉城’,这里老师再悄悄告诉你,我们江苏省会南京的别称是‘石头城’,老师希望你们课后再找一找还有哪些城市有别称。我可以给你们两个提示,一个是结合这一单元的练习,另一个是通过百度搜索。下节课请你们踊跃回答。”问题的设置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还渗透了方法的指导,在推促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同时,也使学生学会了搜集整理信息。

二、借助提问断课,引导梳理文本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课堂总结中都会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或者引导他们整理笔记,查遗补漏。对于断课来说,这些方法固然有效,但一来由于时间有限,二来学生注意力已经转移,其效率并不高。对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借助提问断课,以便在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能推促他们围绕问题对文本进行梳理总结。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用在第一课时断课中比较适合。

如《黄山奇松》第一课时结束时,教师可以借助问题为课堂教学断课:“这一课中重点讲解了哪些名松,具体‘奇’在哪里?”而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学生就必须认真研读文本,并学着自行梳理课文内容。对于这一课的教学来说,断课时,教师虽未能及时总结,但通过提问却能承上启下,引导学生自行归纳总结,不仅为这一节课教学画上了句号,还为下一节课教学开启了悬念。

三、借助幽默断课,化解课堂尴尬

在教学中会发生一些突如其来的意外事情,从而导致课堂教学发生中断,而对于这种突发情况的处理往往考验着教师的教学机智。尤其处理下课铃声响起时突发的事情,更能体现教师的断课艺术。对此笔者认为,如有可能,可以采用幽默风趣的方式,巧借“粘连”修辞手法,将突发事情与断课有效联结,这样不仅可以化解课堂尴尬,而且能让学生在快乐中结束课堂学习。

如在《哪吒闹海》一课的教学中,在下课铃声响起时,有个女生突然站了起来,说后面男生拽她小辫子。如果教师“小题大做”,对此严肃处理,必然会影响课堂氛围。对此笔者微笑着说:“刚才我们学了《哪吒闹海》这一课,就有同学迫不及待学做哪吒,进行‘闹班’,不过哪吒是为百姓伸张正义,你却是欺负女同学,这个‘闹’似乎不妥吧。”这样通过幽默的语言将课堂内容与突发事情有效结合,不仅巧妙批评了那个学生,还化解了课堂尴尬,让学生在笑声中结束了这一堂课的学习。

断课是集学识、应变与口才于一体的综合能力。但要真正丰富断课手段,提高断课艺术,还需要教师认真备课,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结合课堂具体内容,精心设计语言,以便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真正发挥断课的“豹尾”艺术作用,增添课堂教学魅力。

猜你喜欢
铃声响起泉城悬念
午睡
《曲艺泉城》
邂逅泉城
课间做点儿啥
巧在开篇设悬念
夜“泉城”消费地图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没有悬念的对决斯巴鲁森林人 VS 上汽大众途观L
秋游泉城五龙潭(外三首)
智英赛:曹岩磊爆冷破断王林娜加冕无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