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之路
——“晋江经验”的产生与晋江食品产业发展

2018-01-24 21:39单绍骏
中国食品工业 2018年1期
关键词:晋江县域小镇

文|本刊记者 单绍骏

六个始终坚持

始终坚持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

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经济,

始终坚持在顽强拼搏中取胜,

始终坚持以诚信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始终坚持立足本地优势和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最佳方式加快经济发展,始终坚持加强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引导和服务;

处理好五大关系

处理好有形通道和无形通道的关系,

处理好发展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之间的关系,

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

处理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处理好发展市场经济与建设新型服务型政府之间的关系。

“晋江经验”产生于十五年前,是习近平同志2002年在福建工作时,在六年间七下晋江调研基础上,思考总结出来的晋江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十五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而其中,紧抓实体经济、坚持改革创新、走全面发展之路等“晋江经验”的深刻内涵,在晋江、福建和更广泛的县域经济发展中,得到了实践的应用与历史的检验。十五年后,在十九大指引我们进入发展新时代的起步之际,重温“晋江经验”、再看“晋江之路”,对于食品工业和县域经济跨入新时代,发展县域食品经济、建设“中国特色食品工业经济体系”的伟大征程,具有十分特殊的思考价值与激励作用。

一、晋江经验的背景

新世纪之初,国际方面的亚洲金融危机尚未结束,我国刚刚加入世贸组织,开始面对新的全球化挑战。国内经济发展也面临转型升级等新情况、新挑战。晋江作为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个资源匮乏的县级市,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发挥“爱拼才会赢”的传统地域精神,从“三闲”起步(注1),联户集资兴办乡镇企业。1984年晋江陈埭镇就成为福建全省第一个亿元镇。再通过“三来一补”过渡(注2),到1989年晋江的GDP就达到几十亿,财政收入过亿元。1992年晋江撤县设市,此后数年间,均以30%的GDP增速继续发展。晋江经济开始向打造自有品牌转型升级,不断向做强实体经济方面发展。

1999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在晋江调研时,就提出了“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晋江经济发展下一步怎么办”这个前瞻性思考(注3)。随后的2000年,晋江市在多年位居福建省县域经济总量第一之后,首次跃入全国百强县的“前十”。晋江做为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典型之一,一直受到自1985起就在福建工作的习近平同志关注。他在六年时间里七次对晋江发展进行调查研究。2002年6月,正在担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又一次专程到晋江市调研。在深入企业、农村、走基层的专题调研后,他总结提出“六个始终坚持”和“处理好五大关系”的“晋江经验”。即:始终坚持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经济,始终坚持在顽强拼搏中取胜,始终坚持以诚信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始终坚持立足本地优势和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最佳方式加快经济发展,始终坚持加强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引导和服务;处理好有形通道和无形通道的关系,处理好发展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处理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处理好发展市场经济与建设新型服务型政府之间的关系。

这些“晋江经验”的深刻内涵,不仅对福建经济发展有指导意义,对全国的县域经济发展也极具价值。为此,人民日报在2012年8月发表了习近平同志《研究借鉴晋江经验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署名文章。他在文中提出“‘晋江经验’是地方主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积极实践”、“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世纪后,经济发展要实现新跨越,再上新台阶,就必须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晋江经验”由此进入人们的视野,生根开花于县域经济大地上。

而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晋江食品工业获得了飞跃式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弱到强。成为晋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二、晋江经验的发展

十五年前产生的“晋江经验”,十五年间在持续发光发热、在不断创新发展。正是由于践行“六个始终坚持”和“处理好五大关系”等晋江经验的重要内涵,坚定抓牢实体经济发展,聚焦全方位创新,到2016年时,晋江已连续23年位居福建省县域经济总量第一位;连续十六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前十行列、位列第五;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44.24亿元。这当中,晋江食品工业功不可没。晋江市食品产业有6项中国名牌产品,20枚中国驰名商标,全市集聚了包括盼盼、雅客、亲亲、蜡笔小新、金冠、久久王、好彩头、福马、喜多多等众多国内休闲食品知名品牌,有469家食品制造企业及1000多家食品配套及流通企业。2016年食品产业总产值450.4亿元,其中糖果、烘培产品的产量位列国内各大食品主产区榜首。糖果产量约占全国的25%、福建的90%。除了食品生产制造业大发展之外,食品生产性服务业也有大发展,拥有4个销售范围辐射海内外的大型食品专业市场(安海糖烟酒批发市场、社店小食品批发市场、晋江海峡国际食品城和豪新食品市场),是中国休闲食品主产地和食品销售商贸基地。荣获“中国食品工业强市”、“全国县域食品经济发展示范县”、“中国休闲食品出口加工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

晋江经验在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十五年中,有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紧抓实体经济。

首先是浙江特色小镇成功实践的推广复制。特色小镇是浙江省于2015年前开始的创新实践,并于2015年4月在浙江省《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中系统化明确提出了相关概念与指导意见。浙江经验的最主要特点:一是各个小镇围绕单一产业打造相对完整的产业生态圈,着力培育行业冠军。二是特色小镇区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与建制镇和产业园无关)。三是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由发改委主导,而不是住建等其他部门。四是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结合浙江发展实际,立足于产业转型升级,结合了盘活存量用地。五是浙江特色小镇选址相对灵活,城郊、城外、甚至城内都有涉足,重点在产业禀赋,而非地域特征。总之,浙江特色小镇的核心特征,不在于“特色”,而是一个产业为主导和内涵的“特色产业”。浙江经验由于成功实践,被包括广西在内的各地普遍复制推广。但是,由于一些全国性的政策导向与浙江经验并非完全一致,各地情况也有所不同,所以,各地的特色小镇建设实践往往与浙江经验有所差别。

其次是三部委倡导的特色小镇培育工作。2016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委以“建村[2016]147号”文件形式,发布了《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这个文件,是迄今为止国家层面有关特色小镇建设方面影响力最大、政策扶持力度最强的一个政策导向。目前各地开展的特色小镇培育建设工作,基本上都是参照这个文件精神推进工作。三部委的这个文件中,在一些重大概念上与浙江经验有所区别。一是具有鲜明的行政区划属性。文件中明确提出“特色小镇原则上为建制镇(县城关镇除外),优先选择全国重点镇。”二是空间大功能多。建制镇的空间规模显然大于“非区非镇”的浙江特色小缜的小型化规模。而且建制镇要有齐备行政管理与社会服务功能,与浙江特色小镇只重营造产业生态、不办小型社会的特征并不相同。三是出发点和目的与浙江经验有所不同。三部委培育特色小镇的重点在于探索当代小镇建设健康发展之路,推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而不是浙江经验的以打造特色产业生态为核心。

此外,国家发改委2016年10月下发了发改规划〔2016〕2125号《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这个文件开篇第一句话,就提出了明确的定位概念:“特色小(城)镇,包括特色小镇、小城镇两种形态。特色小镇主要指聚焦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要素,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特色小城镇是指以传统行政区划为单元,特色产业鲜明、具有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建制镇。”文件进而从十个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国家发改委的这个文件,兼顾了浙江特色小镇模式特点与三部委培育特色小镇的指导意见,比较明确的区分了“特色小镇”与“特色小城镇”的重要区别。

研读国家层面的政策文件与经验典范,不是为了品评其中的异同,而是为了更深入了解以浙江经验为蓝本的“特色小镇”的真正内涵,使合浦月饼特色小镇建设在遵循政策指导之下减少盲目性,进而立足本地实际,更准确地把握特色产业小镇的核心内涵,发挥出特色小镇建设带来的实实在在价值。

二是立足全面发展。

晋江经验“六个始终坚持”与“处理好五大关系”的核心内涵就是坚持全面发展。为此,晋江积极承担起23项国家级改革试点任务,不断大胆突破、主动作为,推出一批率先于全省和全国的改革实践。

改革创新成为发展的核心动力。晋江以“金改实验区”为依托,放大红利,创立“产业创投引导基金”,下设“智能装备”“互联网+”“创新创业”3只子基金,引导投向当地的集成电路、石墨烯等新兴产业。随着新兴产业的崛起,投资密集型、智力密集型产业目前已占到晋江市实体产业的近20%。

致力于打造品质城市。“进得来、留得住、融得入”,晋江在全国率先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并成为全国试点。产城融合、以城带乡、以产兴城,2012年以来,晋江累计实施省、市城镇化项目500多个,完成投资近800亿元;全市统筹,城乡一体,2016年,晋江市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2.14,福建为1∶2.40,城乡差距日益缩小。

建设生态晋江成为自觉追求。623家石材加工企业集体退出,66家皮革加工厂整合成4家规模化皮革企业,建陶企业全部使用天然气替代;实施全流域治理,33条河流一河一长,建立污染源销号机制;探索环保部门与公检法部门联席会机制,成立法院生态法庭、检察院生态资源监察科、公安局生态资源治安中队实行专案专办。2016年,晋江年平均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26%;33条河流中的22条消除了黑臭,4条达到Ⅴ类标准。

面向全球实现开放发展。15年来,晋江始终以开放的胸怀力推企业走向国际化。2016年,恒安集团布局海外营销中心,设立洲际生产基地;贵人鸟股份有限公司斥资2000万欧元,投资西班牙足球经纪公司BOY;安踏集团开展品牌并购战略,入股日本迪桑特公司。据统计,目前晋江已有上百家制造企业直接在海外设厂,参与全球化分工,“晋江品牌”正在代言“中国制造”。这当中,也包括食品产业积极“走出去”的探索实践。

全力做大民生福祉。晋江每年把60%以上本级财力用于民生建设,并在全省实现“七个率先”:率先实行新农合跨省异地结报;率先实现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即征即保”;率先把治安巡逻队配到村一级,“两抢”案件从日均17起下降到0.5起;率先推行“居住证”制度,110万外来创业务工人员享受30项市民待遇;率先实行公办高中和中职学校免学费,每年有4万名学生受益;率先实行乡村医生养老保障制度;率先实现城乡环卫保洁一体化。(注4)

晋江食品产业大发展的成功条件之一,是晋江食品产业发展生态十分良好。只有好的土壤与光照、水、肥等综合条件优越,好的种子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晋江坚持全面发展,为产业打造良好发展生态,是坚持“六个始终坚持、处理好五个关系”的晋江经验再发展的重要实践。

三是开发红色资源、发挥政治优势。

晋江发展之所以又好又快,党建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晋江经验强调的就是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必须要依靠党的领导。实践证明,越是发展步入关键阶段,党建统揽功能就越发凸显;越是经济发展遇到困难,党建引领作用就越发鲜明。据统计,晋江市已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1306个、党员6571名,恒安、安踏、361。等知名企业,同时也是全国、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单位。这些红色资源助力了生产力发展,其本身也成了一种特殊的“红色生产力”。

晋江,既是蓬勃发展的创业之城,也是非公党建工作创新的热土。全国首创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职称评聘办法及非公党建党务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诞生于此。晋江将企业党组织书记按一至五级评聘为市级“非公党务工作者”职称,实行任职准入、分级激励,并开创“区域化党建联盟”模式,以点连片,以片成面,在同频共振中凝聚为党建共同体。同时,晋江强化政治激励引导,将企业党建作为全市非公经济人士评先评优、推选“两代表一委员”的前置条件。

晋江市还在全省率先建立“一线锻炼干部、一线使用干部”的用人机制。例如在2010年,晋江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开建梅岭组团建设。总面积195万平方米,涉及人口2万多,晋江实行党员干部挂钩镇(街道)和村(社区)、挂帅城建组团和重点项目制度,从市领导到村干部,人人有职责、个个挑重任,仅用55天就完成征地拆迁任务,不仅创造了“新晋江速度”,而且在一线工作挑战中,磨炼了干部队伍。

党建工作铸就了广大党员干部“奋发争先、不甘平庸”的精气神。2017年3月,晋江市委正式制定《全市干部一线工作考核制度》,提出“只要干得好,就要使用好”。(注5)

三、晋江经验对新时代县域食品产业经济发展的启示

晋江经验及其后续发展,对于新时代县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对标参考意义,并对县域食品经济,同样具有普遍意义上的重大借鉴价值。“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产业经济界的历史重任。县域食品产业作为农产品加工业的主力军和众多县级区域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也必然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伟大事业的生力军。晋江经验及其发展,正是食品产业承担历史重任有力的思想武器。晋江经验对我们进入新时代后如何抓好县域产业经济,带来一些新启示。

1. 阶段对应 持续创新。产业经济发展有其阶段性特征。从自身发展的纵向看,同一县域不同时期食品产业发展,有不同的阶段性条件与特征。再从外部条件横向看,不同阶段产业经济发展的社会大环境,又有着其自身的发展特征。学习晋江经验,要坚持历史维物主义观点,结合纵向不同阶段的不同特征,找到产业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同时,我们又要坚持辫证法,对于阶段性的相对性有所认识,不把产业发展阶段绝对化,为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打开大门。晋江食品产业历经了从食品加工、食品制造、打造品牌、产能扩张、产业强大直至县域食品产业生态的形成与完善过程。变的是由小到大、由少变多、由弱变强,不变得是坚持创新发展,从敢想敢干、敢为人先,到引领行业潮头,善于创新创造。

2. 抓住规律 遵循规律。对于晋江产业经济的成功,人们往往更注意到“爱拼才会赢”的创业拼搏精神。而现实中,食品产业经济发展远不止于拼搏奋斗精神所能支撑并持续作用的。晋江食品人是在从外行变内行、普通人变专家、粗放生产经营到精细化管理、传统食品加工销售到创新产品研发与创新市场推广等过程中,不断积累“产业理解力”,抓住产业规律、遵循市场规律的学习进步中生存发展的。从这个角度学习理解晋江经验,不仅会学习到一些具体的、可复制的工作经验,还可能获得更深层面的思想方法与成功逻辑。认认真真地理解食品产业,不断加深并及时更新行业理解力,是晋江搞好食品产业、办好食品企业的重要“秘诀”。

3. 县域经济 系统工程。晋江经验是发展县域产业经济的重要经验。县域产业经济不是简单的不同产业培育工作的堆砌,而是一个由多方面合力形成的系统工程。十五年前,晋江经验提出的“六个始终坚持”与“处理好五大关系”,就是用系统论的观点方法,对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施策”。十五年中,晋江经验的不断发展过程,同样是用系统化思维面对产业经济发展实际。“开发红色资源、搞好非公党建”就是这种系统工程中的典型一例。产业经济发展面对多种发展要素,碎片化的单一要素发挥与整合后的整体作用,显然有着一定差别。而晋江当前食品产业发展,已经从早期的产能形成、产品营销等前工业化时代,进入到全要素发展、产业生态打造的后工业化时期。研发平台、文创中心、专业市场、品牌会展等多种食品产业生产型服务业的蓬勃兴起,表明了晋江食品产业生态的优化,正在成为食业发展系统工程的新路径。

4. 企业主体 政府服务。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食品产业经济在各地发展实践中出现了不同模式、不同路径,也在不同阶段产生过不同成果。食材资源大省成为食品加工业大省,是前期食品产业发展的一种规律性特征。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与行业成熟度提升,食品产业的发展并不一定与资源禀赋正相关。晋江食品产业发展就是典型的例证。晋江食品产业从规模到质量,都是全国全行业的县域食品经济标杆,但晋江传统的资源条件则比大多数地区相差甚远。这个现象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晋江食品产业发展,是真正以企业为主体,而政府的服务角色又十分到位。正如习近平同志十五年前总结出的“处理好发展市场经济与建设新型服务型政府之间的关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下,政府部门拥有庞大的社会动员、资源整合、要素供给能力。但是,由于食品经济是高度市场化的市场型经济,是以企业为真正主体的产业类型。所以,如何用好政府与市场两只手,是县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关键之一。晋江有关部门干好该干的事,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产业服务,是值得关注与学习的。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现代食品工业正是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乘势而上、高速发展的。而晋江产业经济的大发展,更是借助改革开放东风,直上九霄云天。在纪念四十年改革开放伟大历程的浩瀚星空中,“晋江经验”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星。

2018年又是我们进入新时代的新元年。重读十五年前的“晋江经验”,不仅温度仍在,而且价值依然。进入新时代,有新发展观、新理念、新矛盾、新目标,但面向未来的基础,正是包括晋江经验在内的已有工作积淀。所以,重温晋江经验,既是回顾,更是展望。晋江经验在新时代仍然会继续不断发展,晋江产业经济与中国食品产业,仍然会坚持晋江经验的核心内涵,让晋江经验的价值继续得到体现。

注1:三闲:闲房、闲资、闲散劳动力。晋江作为侨乡在开改革开放初期的资源要素特点。注2: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与补偿贸易。是改革开放初期80年代、首先兴起于沿海地区的中外合资、合作的企业经营模式。

注3:参见福建日报2017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一文。

注4:本节部分内容转引自有关媒体报道。

注5:有关晋江食品产业非公党建情况,可参阅本刊2017第10期相关报道。

猜你喜欢
晋江县域小镇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熊的小镇
晚霞如歌正飞扬
——福建晋江老年大学之歌
小镇(外一篇)
在晋江发现“她力量”
晋江奇迹,其他老区也要做到、也能做到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