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军文
广州社会公益讲师团讲师、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公共资源部部长、平安广州志愿服务总队副总队长
1.居民邻里关系意识淡漠
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究远亲不如近邻。但随着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居民生活形态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从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到国家着力推进城市化发展,数以万计的家庭从乡村搬进城市,让以乡土文化为基础的邻里关系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人们从夜不闭户的平房四合院,住进各家各户大门紧闭的洋房小区,生活节奏也随着城市运转效率的提高而加快。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能分配给社区生活的时间和精力大大减少,社区的邻里互助等功能也有所减弱,居民的邻里关系意识逐渐淡漠。
2.老龄化、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加剧
当前,中国已经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14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到了2.12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5.5%。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世界上每4个老年人中,就有1个是中国人。
同时,留守儿童问题也值得关注。近几十年,城乡经济的不均衡发展,使大批乡村或小城市劳动力涌入大城市,随着青壮年的外出务工,他们未成年的子女就成了“留守儿童”。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前,中国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就有2200万。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缺乏有效监护,生存问题、教育问题堪忧。由于亲情缺失,留守儿童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较为突出。调查显示,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感情冷淡、行为孤僻的性格特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社会隐忧。
此外,城市中的外来务工人员、残障人士生存、发展问题也屡见报端,为社会的治理带来相当大程度的挑战。
3.居民自治是未来社会的重要发展方向
中共十七大首次正式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从顶层设计的角度看,社区居民自治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从解决社会问题,重塑城市邻里关系的需求上看,居民自治也是十分必要的。
邻里互助志愿服务的本质实际上是建立一种志愿的互帮互助服务机制,这种邻里间的志愿服务,以地缘关系为依据,相比于政府提供的服务,这种半自助的互帮互助更及时、更准确,也更人性化。社区邻里互助的社会功能是不可替代的,在解决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残障人士等社会问题时,邻里志愿服务机制能触达政府关注不到的角落,将社会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尤其在当前社会,不少弱势群体承担了社会过快发展带来的问题,遭受了生活的重压。考虑到社会发展需要稳定、公平、公正的环境,通过邻里互助社区的建设也是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2)阶段二。桥梁中间设置隔离墩,将左幅桥梁封闭,右幅实现双向车道通行,同时设置合理的通行时速。此阶段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对左幅需要进行拼接施工,同时桥面需要进行铺装施工。
“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是中国志愿者服务联合会在全国展开的一项基于邻里关系的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邻里守望”活动强调从身边做起、从你我做起、从日常做起,号召人们关爱身边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通过志愿服务,拉近邻里关系,解决社区问题,让每一个我们身边遇到困难的人,得到及时的关爱和帮助。
目前“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已在全国展开了3年,通过实践,“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积累了大量社区志愿服务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邻里互助的一股风潮,成为了新时期社区邻里关系的黏合剂。研究成功的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案例,分析其中的优势及问题,能为邻里互助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有效借鉴。
1.杭州市上城区紫阳街道自治
杭州市上城区紫阳街道上羊市街社区是国内居民自治的先驱。紫阳街道是首批开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社区。2009年,社区便设立了邻里值班室,志愿者全部来自社区居民,各家各户情况掌握全面,值班室设置4─5名值班员,24小时为邻里提供互助服务。
在调节邻里矛盾、处理邻里事务方面,紫阳街道形成了较为规范的管理机制。第一,签署邻里照看协议,由50名有能力的居民担任志愿者,与本社区的孤寡老人、70岁以上老人结成帮扶小组,为空巢老人提供专属照看服务。第二,开办邻里食堂,由固定志愿者维护食堂就餐秩序,帮助不便外出就餐的邻居提供送餐服务,同时监督食堂食品安全,为社区居民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第三,组织志愿者巡逻队,两人一组,每天晚上6:00─8:00,在社区及周边重要街道展开巡逻,协助社区民警维护社区治安。
2.云南楚雄警民共治火患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有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在当地的大部分是老人、妇女、留守儿童。由于这一地区地处林区,火灾隐患不可小觑,为了保证这部分弱势群体的生活安全,当地消防部门探索“邻里守望”防控模式,推进“网格化”管理体系,发动居民力量,共同防治火患。
在邻里守望活动中,每个村推选3─15名有威望的村民,组成邻里消防守望队,担任“邻里守望户”,负责与消防民警进行安全联络。在村中,每10户居民设为一个联保组,每5组设为一个联保区。村中每家每户都被防火网格覆盖。一旦发现火灾隐患,第一时间向负责民警反映情况,定期向村民普及防火救灾知识。发动邻里力量,建立“警民联动”,降低火灾风险。
全国妇联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一场“邻里守望·姐妹相助”的巾帼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在“国际志愿者日”这一天,全国各地社区志愿者相继展开困难户慰问走访,免费法律、医疗咨询援助等活动。仅在北京,“邻里守望·姐妹相助”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就覆盖了朝阳京民邻里互助社等16个社区,调动了“金玫巾帼志愿服务队”“雷锋亲情服务队”等多个女性志愿者团体。
此外,在福建,巾帼志愿者们组织社区义诊服务队、理发服务队,开展“爱心敲敲门”活动,为社区空巢和残疾老人送去温暖。山东等省份的巾帼服务队,也对贫困家庭开展爱心棉衣、为老人整理卫生以及为居民传播生命接力急救知识等志愿服 务。
“邻里守望·姐妹相助”巾帼志愿服务在全国范围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其成功之处在于:第一,由全国妇联倡议,有政府支持,基层组织落实邻里互助活动力度更大;第二,影响范围广泛,在全国各地社区均有特色亮点活动展开,多点开花,彼此呼应,有利于形成邻里互助的社会风气;第三,志愿者更具针对性,姐妹相助与巾帼志愿者,都体现了女性在邻里志愿服务中的重要地位,让女性在邻里志愿服务中的作用得到强化,加强了女性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对吸纳更多女性志愿者起到了积极作用;第四,产生品牌效应,由于在这一时期全国范围统一开展活动,全国的活动宣传工作产生了多点开花的效果,宣传声浪形成共振,有效打造出了一个社区邻里志愿服务的知名品牌。
“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最大的意义在于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必要的志愿服务,集邻里之力,帮助弱势群体顺利渡过难关,创建和谐社区。在“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中,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建树,为更好地帮助这些群体提供了经验。
第一,“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完善了邻里互助志愿服务信息更新。在过去,社区居民信息更新不及时不全面,造成了社区志愿活动中存在参与意识不强、居民主动性差的问题。大多数社区邻里并非对社区中的弱势群体漠不关心,而是由于生活形态的改变以及社区信息的不透明致使居民对本社区的情况不明确。“邻里守望”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契机,不仅使社区中弱势群体的问题得到解决,也拉近了社区邻里之间的距离,加强了居民对社区基本情况的了解。
第二,实现了政府在邻里志愿服务中角色的转变。在我国最初的志愿服务并非由群众自发产生的,社区志愿服务是由政府有序地组织展开的,这种带有行政色彩的志愿服务造成了政府在邻里互助志愿服务中的“越位”。而“邻里守望”活动则是由政府提出倡议,由志愿者组织自发进行的志愿服务活动,从服务形式到服务内容都更加多元化、人性化。政府角色由最初的组织者转变为倡导者,既褪去了社区志愿服务的行政色彩,又能从政府的角度为志愿服务背书,增强社区志愿服务的责任感与可信度,使得社区志愿服务从居民中来,到邻里中去。
第三,建立了社区邻里志愿服务的机制体制,让邻里守望成为一项长效性志愿服务。无论是上羊市街社区的邻里值班室,还是云南楚雄的邻里守望户。这些“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形成了机制体制。24小时值班,由社区志愿者组织居民随时准备提供志愿服务。根据责任分配定期与消防干警沟通,避免“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暴露在危险中。这些制度的建立,不是为了响应某个时间节点的行政指令,也不是为了应付某项突如其来的检查,而是以解决邻里实际问题为目标,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准备着,真正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份安全感和归属感。
第四,提升了居民志愿服务的针对性。这种针对性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接受志愿服务的社区居民,另一方面是提供志愿服务的社区志愿者。在全国范围内的“邻里守望”系列活动中,不难发现,一个有针对性的主题、目的性明确的志愿服务对志愿者更具吸引力,也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社区弱势群体居民的问题。同时,当对志愿者群体的号召更具针对性时,也能增强特定志愿者群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例如在“邻里守望·姐妹相助”活动中,对女性志愿者有针对性的号召,调动了34万支女性志愿者队伍,共约70余万人,就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第五,提升了社区志愿服务的专业性。部分地区“邻里守望”活动中,引入了法律援助、医疗援助、心理援助等专业性较强的上门志愿服务。有些社区是利用居民自身的专业技能,有些社区则是调配邻里资源,邀请专业人士上门提供无偿或有偿的志愿服务。对于“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等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群体来说,上门提供专业咨询服务是必要且有效的。“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都需要通过专业人士的专业知识提供帮助,以保障这些弱势群体的自身权益不被损害。
互联网红利并非只体现在经济增长上,互联网+志愿服务,能更有效地解决社区居民自治、邻里互助中的问题。例如,创建邻里互助QQ群、微信群,实现居民信息共享,在有需要时,第一时间响应。此外,条件允许的社区还可以为“空巢老人”安装智能健康设备,随时监测老人的心率、血压等指标,帮助老人掌握自身健康状况。同时,还可以为“空巢老人”“残障人士”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在社区提供医疗咨询服务时,作为参考资料,帮助社区居民排查健康问题。
近年来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不断涌现,对推动居民自治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应注意到,志愿服务队伍数量的激增,也会带来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建设志愿者管理队伍,吸纳志愿服务队伍管理人才,对社区居民自治进行有效监督。避免邻里间的志愿“守望”,造成好心办坏事的尴尬局面。
实现居民自治,让居民以邻里社区为单位,解决“空巢老人”的健康问题,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解决贫困居民、残障居民的生活问题,本质上是将解决社会问题的权力交还于居民。但是这种权利一定要作出明确的规定,不能让“家规”凌驾于“国法”之上,造成不可挽回的社会损失。因此,这就需要政府与居民合理制定相应法规,厘清权力边界,规范居民自治的权责范围,让居民自治有法可依,有据可 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