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第二课堂建设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018-01-24 17:33:09齐丹丹杨长红
山西青年 2018年15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原则

齐丹丹 杨长红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一、引言

第二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内容和形式丰富,具有大量的互动性活动和实践操作,与第一课堂构成一个教育体,使学生对课堂的知识定位更加准确,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广泛的兴趣爱好。积极的引导和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将第二课堂活动融于整体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极具特色的第二课堂育人平台,对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和最大限度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二、第二课堂教学的特点优势分析

现代传统的教育模式缺乏针对性,将大量时间花费在对理论知识的教育上而忽略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无法对当代社会输送大量创新型人才。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出现,不但使学生对社会有了深入的了解,而且加强了实践应用能力的锻炼,开始了对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一课堂指的是教师依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进行的教学活动。第二课堂指的是在第一课堂学时以外的时间里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第二课堂的内容源于教材又不限于教材,是第一课堂与实际应用之间的桥梁,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其独特的教学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作为不可或缺的辅助教学,它存在诸多优于第一课堂的特点,如:内容丰富、灵活多样;以学生为主体,形式多样,富于个性化;互动性强:消除差别,促进交流;增加实践机会,提高应用技巧。

三、第二课堂建设的所遵循的原则

作为教育的主体内容,第二课堂具有科学的指导原则以保证其顺利开展。第二课堂建设的指导性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放性原则。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和扩展,完成理论在应用实践方面的转化。

(二)多样性原则。第二课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以及学习需求,制定相应的活动内容。对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进行提高。

(三)实践性原则。对专业知识安排专业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把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科应用能力。

(四)创新性原则。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获取最新信息,及时更新知识储备,进行创新,提高创新能力,来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

(五)系统性原则。按照不同学科,设置不同内容,使学生通过系统性的学习提高其综合素养。

四、加强第二课堂的建设的方法

第二课堂的建设对我国培养优秀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由于传统教学教育模式的限制,目前第二课堂的开展存在诸多限制,约束了第二课堂的蓬勃发展[2]。为了加强第二课堂的建设,使之与第一课堂合理结合在教育中起到主体作用,提出以下几种方法:

(一)建立第二课堂的相关制度

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必须在第一课堂教学活动的指导下进行,完成对其的全面扩展,使学生有兴趣,有能力完成第二课堂的学习。

1.通用管理制度,包括:进行上课签到打卡工作、教师学生全员参与课堂活动、科学性的引导制度、积极探索研究生教育管理新模式。

2.评价奖励机制,包括:完成有关活动,给予良性评价;参与大量课堂活动,予以表彰奖励;教师学生活动配合默契,予以奖励;完善年综测评和奖学金评定体系。

(二)丰富第二课堂内容,增强其趣味性和实用性

以学生为主体,对社团建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全面完善社团的体系,使社团活动高质量、高水平展开。

1.校内活动,包括:文艺汇演、专题讲座、学科竞赛、社团活动。

2.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校外企业实习、贫困地区支教、公益志愿者活动、交换体验生活。

(三)增加专业应用实践活动

不同的专业其专业性实践活动有很大区别,第二课堂应针对不同的专业设置具备各自特色的专业性实践活动和学科竞赛,如比如,英文专业可以开展专业演讲比赛,医学专业可以选取经典案例对相关知识应用进行测评,计算机有关专业可以举行程序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等,只有和专业紧密结合的实践活动,才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有很大的帮助,第二课堂才会展现其蓬勃的生命力[3]。

五、结语

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锻炼,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加强第二课堂的建设,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的同时有能力动手实践解决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有机结合,才能挖掘学生的最大潜力,使学生全方位综合发展,完成对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社会的优秀人才输送。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原则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8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海峡姐妹(2017年8期)2017-09-08 12:16:45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0:53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知识窗(2010年9期)2010-05-14 09: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