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道圣 海口经济学院
舞蹈是一门集音乐、艺术、雕塑、戏剧等多种因素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它是上层建筑思想在生命艺术中的再现。舞蹈作为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精神生活方式,不仅可以艺术地反映和表达生活,而且能够成为教育、精神、情感、智慧、身心的载体。舞蹈教育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积极研究和探讨的课题。笔者认为,教育的关键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与发展。
通过舞蹈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而且在培养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精神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合作、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和想象力,这些品质在当今竞争激烈的世界里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艺术教育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非常深刻,但过去人们对艺术教育的理解是有限的。舞蹈是情感表达最古老、最直接的形式。而在青少年与人的互动中,情感表达却不尽相同。
从教育关系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显然,教育的第一步是提高学生欣赏和参与艺术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艺术的感知、审美和欣赏能力,以满足高层次的审美追求。舞蹈训练应达到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自信心的目的;第二步是增强人类的情感交流。尽管现代年轻人的交流方式多种多样,但舞蹈以其独特的美传达了人类对幸福的追求。因此,狭义的舞蹈教育与青少年素质教育的意义在于教育个体的身心培养,而广义的舞蹈教育的意义在于人类精神世界的升华。
舞蹈是一种身体艺术,常被称为“心灵的直接语言”。舞蹈活泼洒脱,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理解舞蹈的意义是跳好舞蹈的关键,是搞艺术的基础。在排练一个新的舞蹈之前,教师应把舞蹈的内容、情感和情境组合成易于理解的故事,并让学生欣赏和理解这个故事。在理解作品的前提下,学生为作品的情感表达奠定了思想基础。例如,在蒙古族舞蹈的排练中,会充分展示奔驰的骏马形象;在排练鄂伦春族舞蹈时,尽可能使舞蹈欢快、无拘束;藏族舞蹈既流畅又美丽,充满生机和激情。中国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这决定了民族舞蹈在情感表达上的差异性。了解这些特点有利于学生理解作品、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
舞蹈的艺术美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体现了现实的美。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舞蹈中感受到的美进行外在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表达舞蹈作品的情感。在鄂伦春族民间舞“打鹿”的排演中,不仅加入了鄂伦春族人爱鹿的情感特点,还用鹿作为吉祥的象征。鹿造型优美、细腻,体现了其独特的民族舞蹈艺术特征。排演前,我们还带学生去动物园观察鹿的动态,在与动物相处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概括了世界万物,使人类进步。”想象力在舞蹈中也起着特殊的作用。舞蹈中的许多动作都是抽象的、概括的。这就需要用音乐、运动和与普通经验的联系来补充丰富想象力。当你看到柳条在风中,你就会想象像仙女一样跳舞;牵牛花更像是一个吹响的号角,它掉进田野里,叫草儿迅速露出嫩芽。通过这些可以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想象力在舞蹈作品中,就像太阳反射到水面上产生奇异的光一样,多彩美丽。
表演不仅要模仿,还要有创造性。这种创造力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一是通过日常生活体验和行为创造美。二是通过细微的艺术实践,掌握表达和创造的基本技巧。提高舞蹈表演的本质在于理解,其基础是提高其观察、想象、感受和创造的能力。舞蹈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就在这里。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美好的生活不是由物质决定的,而是由生活的态度决定的。正确的人生态度可以使人们创造更好地生活,这种教育态度能提升人们的素质,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从舞蹈的角度来看,所有人都可以跳舞,甚至残疾人也不能因为缺乏天赋而被剥夺跳舞的权利。舞蹈通过发挥身体的创造潜能,使人们更好地理解时间、空间和力量的意义,从而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他们独特的情感。舞蹈艺术的审美功能是利用艺术感染的功能来感受和体验舞蹈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