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东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该剧是以爱情为题材的现代剧。它由两个家庭的不同人生命运演绎出了一段曲折复杂的爱情故事,主人公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带领乡亲们寻找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展现出了爱情的真谛和社会和谐的价值观。
一是音乐唱腔设计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的作曲元素。二是在传统的阿宫腔板腔结构基础上,展示了现代化的作曲技法,将浓淡的音乐素材予以润色,准确地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推动了曲调协调发展,使音乐完美、潇洒脱俗,富有创意。三是乐句、乐节需要方言口语化。词韵和旋律的支体以135531为骨干,作为音梯关系,以4和7两个音充当音乐调式的变化亮点,使整个旋律的走向完整统一。四是用“二音子”重复来加重阿宫腔音乐调性的特点[1]。
首先,不断地运用“二音子”这一传统特点,准确地调整“二音子”位置的统筹安排、曲式结构加花强调、偶尔相似重复等的创作手法,使阿宫腔的味道更加浓厚,达到头尾有机相连,使该剧种音乐从原始状态上产生质的飞跃。
其次,上下句有明显的层次感,突出了剧种旋律的特点和歌唱性的特征,充分彰显了“二音子”高八度的剧种风格。假声演唱的优势奠定了传统阿宫腔向前扩展的基础。
节奏的自由变化与对比,引入了民间号子的口语化,巩固了《天女》在感情色彩上的对比性和连贯性。承上启下的自然发展,用不同的节奏衬托出原本重复音列的旋律变化。使用“二音子”,还可以使乐曲跳出预想层面的音程区域,继而用方言元素连带词韵的韵角,以必要的节奏变化来美化装饰“二音子”的优势特点。
该剧的前奏音乐渲染和定型使《天女》一剧的创作走向既有该剧种应有的核心特点,还以主题调式将其贯穿全剧。为了表现主人公积极向上的热情,将主音的5音提高一度,后又交叉运用,使5音还原为徵调式,这样就有了羽调式之痕迹。这一调式的变化对比,加深了主题音乐的印象,又使铜管乐器更具有坚定力,弦乐更有舒展性。紧接着阿宫腔的主奏乐器硬弦以8小节的独奏形式作以色彩部分来突出剧种的个性,使曲式较大程度地在五度以内的区域里进行跳动,这样前奏曲就有了力量中的动感和张扬。硬弦的出现收缩高昂的最高点,扩展了平稳进行的低音区;同时,运用简单的阿宫腔传统乐句,采用原样演奏和换尾重复的创作手法以加强音乐节奏的鲜明化、调式织体的简练化,使剧中人物的音乐形象戛然而出——一个农夫用民族通俗唱法与一个女腔高歌起来[2]。
干唱半终止时,以流畅的音乐拉开了群舞舞蹈的序幕,展现了人们开拓创业的劳动场面和精神斗志。同时也增添了舞台的活力和艺术魅力。
谱例
虚词的演唱是阿宫腔行腔中的重中之重,这就是《天女》开幕前用虚词无字的创意手法的原因[3]。
虚词(呃呀) 谱例
首先,为了表现虚词拖腔的本质与旋律曲调的区别,将原节奏拉慢,自由运行处理,这样强弱的对比就会相对弱化,而在感情色彩上的变化差异就会更加明显。以音色作对比,利用男女轮唱的形式使这个单声部的效果有了创新意境。
同时,使用这种方式可以变化出一种阿宫腔音乐先入为主的特点。男声先唱,女声“二音子”追尾,一个本腔一个高八度,音乐紧接予以托起渲染,平衡地交流了上下乐句相同相异的特点,引出了二人轮唱的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这一运用以不同节奏的旋律发展使其产生不同的舞台效果,既扩充了上句,又衔接了下句。实质是在老腔的基础上略加改动,显得起伏较大而有推动感。组合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使原本一成不变的节奏旋律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4]。
整个的旋律应避免使用4和7两个偏音。这两个音应是该剧种的骨干特点音,因其不稳定而不能够坚定地站住,更不可具有独立性段落的变化发生,起不到协和统一地目的,故应慎用。
同时,虚词旋律的呈现会产生不坚定的感觉,口语化的人物语言形象也会出现词不达意的问题。这些问题会消减曲调的歌唱性,淡化情绪语言辙韵的准确性。同时,声部交叉地进行不会受到弦法的影响。
另外,大胆地使用通俗演唱,强化了阿宫腔细腻、缠绵的个性。使当观众一进剧场就能听到阿宫腔这个剧种的个性特征——进而恍然大悟,原来这种音乐就是阿宫腔。
不管词如何变化,它的腔体一定要有严格的运行规律。曲调变换的结构形成是与板腔分不开的,它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是要有规则的词韵和严谨的节奏强弱关系。甚至在旋律唱段进行中的“二音子”虚词也有着严格的程式化铺排。现代戏的唱词为了表达丰富的内容,经常会出现不规则的十字句和七字句。如:
【七字句】
一二 三四 五六七
【十字句】
一二三 四五六 七八九十
千变万化的词序,它的本质必须随着旋律的变化而变化。
该剧的词法格式上下句完全不对称,运用散板的板式作为唱段的开场,缓解了节拍与时值的节奏限制,显得非常灵活。根据对作品的理解和人物的把握,尽情发挥人物复杂多变的心理活动。这段音乐以主奏硬弦领奏,渲染了女主人公凄苦悲恸的心情,以不同的人物环节来决定音乐节奏的速度,使板腔的腔体结构自然结合。
上下句腔节的连接,可追尾密集,不间断地重复强调核心词语,连贯得十分明显。音乐形象也适应了旋律变化中基本的结构形式。然而,词意达到了目的,但音乐的间歇有时无法做到尽其美的发展,或者腔节强弱关系混乱,音序自然也会出现千篇一律的情况。故板腔的运用,适时地扩展,就会使乐曲变得流畅。上句延伸,下句密集追尾,可以不间断地使用重复核心词意,使板腔腔体适应于旋律变化中的变化,随之形成新的结构形式。板腔的终止,一般是音乐不断滚动地高潮所在,当然离不开假高潮的运用而达到统一规整的整体化和完美性。
①旋律在纯4度不同的音乐上模进编织旋律。音序排列将度数提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以求亮点。高度既要顺应女腔,还要有女腔特有的声腔特点。阿宫腔《天女》的旋律改良,目前很适应现代人的欣赏。
【如曲谱】
谱例
曲调的形成近似高潮,却渐渐地把旋律又推向高潮。最后,以步调一致的层次来协调全剧结束。
②音乐主题为苦音基调,运用了#4的变化音进行点缀,描写了天女在路上的交错复杂之心绪。之后弹拨乐渐入花音,整个音序清淡、简单,此刻的天女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对花痴梦,神圣的爱情种子已荡漾在她的心扉。因此,音乐重复了“梦也痴、情也痴”。
③旋律还特意在一人对花的“咿”字上刻意张扬了“二音子”和二声部的交叉进行。
④首次创新为男女各一腔一句。在围绕远距离的回忆、思念及心理上做文章。把反差句式拉得很大,男女声部以合、分、单、平行五度等的运用和处理,给男女声部的对比结合发挥了巨大作用。
⑤旋律的结束采用重复音序、压缩、模进等常用戏曲创作手法。将曲调全用以变化素材来组成,继而引出重复段落的特点。
总之,旋律结构不论怎样变化,节奏和梆子一般固定不变,多以生活中的语言音韵腔调来模进旋律,使其独立介入,来奠定旋律延伸后的扩展句式。
富平的阿宫腔《天女》是“中国梦”社会主义新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个艺术组合结晶,也是省、地委宣传部着力打造的一个艺术精品,经过历年打拼,参加晋京会演,经历了不可逾越的历史重要阶段。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使人文教育得以充实渲染,也是富平县阿宫腔剧种不断发展的思潮缩影。超越自我的音乐创作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