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文化的公共艺术
——试述公共艺术的性质

2018-11-15 01:30江苏省戏剧学校
艺术家 2018年9期
关键词:雕塑公众艺术

□张 军 江苏省戏剧学校

公共艺术发轫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国家普及,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随着中国城乡建设速度的加快,公共艺术发展迅猛,社会影响广泛。2010年,教育部将公共艺术列为艺术学门下的一级学科,招收并培养“在开放性公共空间中进行艺术创造与相应的城市环境设计的专门人才”[1],可以看作是这一艺术形态在国内的正式确立。

但是,何为公共艺术?中外学界一直在探讨这个课题。目前,比较有影响力的看法是:

一是认为它是“公共空间艺术”,存在于城市和乡村的自然空间中。二是认为它“属于环境艺术设计的范畴,在一些环境中,精彩的设置同时也可以成为环境艺术品。[2]”三是认为它是一种文化福利,是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由政府和非营利的市民组织为社会提供的一种公共文化福利[3]。四是认为它是一种民主运动,表现为公众对公共空间个人权利的主张[4]。五是认为,“公共艺术是一种用艺术的语言和方式解决公共社会、公共问题的运作机制,其中渗透着深层的智慧。”

笔者认为,鉴定一种艺术性质,既需要从本体论角度发掘它的内在属性,也需要从形态学、社会学角度考察它的外部特征与作用,理清它的历史轨迹。综合以上观点并结合个人认识,笔者粗浅地对公共艺术做出如下判断:公共艺术是用不同类型艺术的方式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文化活动。这里的关键词是艺术、方式、公共、文化、活动。即相对于美术、音乐、舞蹈艺术而言,公共艺术不是一种新的艺术种类,而是用这些艺术种类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的文化活动。下面笔者就围绕这几个关键词做出解释。

一、活动性质:文化活动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活动,其性质是文化活动。这里的文化是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并不局限于狭义的精神层面。

自18世纪康德提出“美的艺术”概念之后,艺术作为“自由创作出的作品”,始终与“使人快适”的精神活动联系在一起。判断一件作品是不是艺术,不再看其“模仿”生活的真实度,而是看它能否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本质上说,艺术是一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行为,是一种“天才”的创造。由此,服装、烹饪作为手艺,被排除在艺术领地之外,建筑、园林虽然挤入艺术之门,却仍属于实用艺术的范畴。然而,进入20世纪以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兴起瓦解了自康德以来的美学基础。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日趋模糊,“艺术生活化”“生活审美化”“艺术终结了”“艺术家之死”“人人都是艺术家”,种种理论让人们对艺术是什么产生了新的疑惑。

的确,当我们用传统眼光看待今天的艺术尤其是公共艺术时,觉得它确实不那么“艺术”了。例如获得2013年首届国际公共艺术大奖的荷兰的公共艺术项目《厨师、农民、他的妻子和他们的邻居》(见图1),项目呈现了阿姆斯特丹一个人种混杂的老旧社区,经过艺术家的改造,环境得到整治,社区居民的生活面貌与生活方式得到了改变。如果用“美的艺术”标准来衡量,人们很难将它与艺术相提并论,但离开了艺术,社区也许只会有物质上的改变而不会有人文环境的改变。因此,我们说公共艺术已经从艺术舞台扩大到了文化的舞台,而“文化最为突出的特征或最具根本性的内容是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意识方式,概括来说就是人的活动方式,而在这种活动之中内含着人的价值追求”。这是公共艺术的当代特点。

二、活动空间:公共空间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活动,是在公共空间展开的。所谓公共空间,即非私密空间,既不是过去的帝王宫殿、贵族大院,也不是今天的美术馆、音乐厅、影剧院,而是指城市的公园、车站、街道、广场,乡村的田间、戏台、祠堂等公共场所。此外,互联网作为一种无形的公共空间,也已成为公共艺术的展示平台。

图1 《厨师、农民、他的妻子和他的邻居》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出现在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就是公共艺术,不能把古今中外公共场所中的雕塑、绘画等都看成是公共艺术,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公共艺术产生的过程来看,其概念的形成和大规模的实施,始于1933年罗斯福“新政”时期财政部推出的《绘画与雕塑条例》,又被称作“百分比艺术”条例。这项条例规定,联邦建设费用必须拿出百分之一用于添置雕塑、壁画等艺术品,目的是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解决战后艺术家严重失业问题。后来,这项政策被意大利、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竞相仿效,成为世界各国城市建设的潮流。因此,公共艺术是与西方社会的文化福利政策联系在一起的。

其次,公共艺术的核心是“公共性”,而公共性是现代民主社会的产物,它以在法律上能行使个人权利的公民、公众的出现为前提。虽然古希腊时期,已出现了民主议政制度,但真正民主社会的形成还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的事。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封建社会,是没有公共性可言的。“公共性的前提是对每一个个人的尊重;是对每一个社会个体的独立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的肯定和尊重;是对每一个社会个体的自由思想和独立人格的肯定和尊重,没有这些前提是没有公共性可言的,也没有公共艺术可言。”这就引出了公共艺术的第三个特点,活动主体是社会公众。

三、活动主体:社会公众

公共艺术活动的主体是社会公众,这是由公共艺术的属性“公共性”所决定的。从词源学上来讲,与汉语公共一词对应的英文单词是“Public art”,作为形容词解释的话,意思是“公开的,公众的,公共的”,就是说公共艺术作为“信息”应该是公开的,面向全体公众传播;作为“权利”则属于公众,公众拥有决定权;作为“财产”则归于大家,是个公共产品,是大家的艺术,由此确定了公众在公共艺术中的主体地位。

公共艺术要突出公众的主体地位,需要做到三个方面:

第一,作品在精神层面要反映公众的意愿,而非执政者的意志。如此说来,古罗马广场上的凯旋门、巴黎圣母院的雕像以及中国古代庙宇里的佛像等,就不属于公共艺术。因为它们表现的是统治阶层、宗教机构的思想意志,而非普通民众的思想情感。民众在这些雕塑面前,只有仰望和顶礼膜拜的份。同样,国内一些政府部门的“形象工程”也难以归入公共艺术的领域,“在一切形象工程中,大众权力总是缺席的;这类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美学效果(通常是夸张炫耀的),也往往只体现权势者的虚荣与狂傲,与大众审美意愿无关”。再有,美术馆艺术、剧场艺术也不属于公共艺术,这些作品大多是艺术家依据个人审美追求或“为艺术而艺术”创作的产物,属于精英艺术范畴,与公众的审美距离较远。国内在公共艺术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是1983年潘鹤为深圳创作的雕塑《开荒牛》,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老黄牛寓意深圳特区创建时,深圳人吃苦耐劳、开拓进取的精神,亲切、质朴而又自然生动。

第二,作品在功能层面强调互动,能供人坐立、攀爬、玩耍。例如费城新市政大厅广场上雕塑《你的下一步》,来自不同国家的棋牌散落在广场上,在改变广场视觉形态的同时,兼具休息功能。这比那些有围栏保护,坐立在高大基座上的雕塑更让人有亲近感。(见图2)再有西雅图派克市场(Pike Place)的雕塑《瑞秋猪》,不仅可供小孩骑坐,身上的投币孔每年还可筹到近万美元的公益款,为社区老年公众提供了帮助,真正发挥了“艺术服务于大众”的作用。

第三,方案决策须有公众参与。公共艺术活动由三方面力量组成:权力部门(或出资方)、社区公众、艺术家。这里,公众不只是公共艺术信息的接受者,还是方案的决策者、创作的参与者。是否有公众参与决策过程,是衡量一件作品是否是公共艺术的重要指标。1981年,美国极简主义艺术大师理查德·塞拉为纽约联邦广场制作的雕塑《倾斜之拱》,由于未经过公示就放置在了广场上,遭到了的公众反对。而且,这座高12英尺、长120英尺被称作雕塑的钢板,将整个联邦广场一分为二,让行走的人们非常不便,“它不像艺术品,更像是一堵丑陋的墙”。后来经过1300多名政府工作人员联名诉讼,雕塑于1989年被法院判决搬出广场。(见图3)

图2 雕塑《你的下一步》

这个例子告诉人们,在公共艺术活动中,不仅政府机构要尊重公众的决策权利,以公众为服务对象,同时,艺术家也要放弃精英主义思维,转身向普通大众审美需求靠拢。艺术家要“与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这样才能创作出符合公众要求的公共艺术作品。

图3 雕塑《倾斜之拱》

四、活动方式:艺术的方式

公共艺术之所以称作艺术,本质上在于它的活动方式是艺术的方式。较早的公共艺术主要以雕塑、绘画为主,现在扩大到了设计、建筑、摄影、表演等领域,融合了景观艺术、声光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大地艺术、观念艺术等多种类型。虽然它不主动生成新的艺术样式,但却以所有艺术为手段,成为“事件、展演、计划、节日、偶发或派生城市故事的城市文化精神的催生剂。”

在当代公共艺术,最醒目的特征是形式新颖、手法别致。1995年,美国艺术家克里斯多·克劳德夫妇的《包裹德国国会大厦》(见图4),被认为是一次成功的公共艺术案例。有人认为这是地景艺术,也有人认为是行为艺术,后来干脆称它为包裹艺术。但不管如何称谓,令人耳目一新的手法,让它赢得公众的称赞。包裹后的国会大厦,圣洁、宁静并带有一丝脉脉温情,改变了人们对德国人刻板保守的观念,大大提高了柏林市的国际声望。这说明只要在视听方式上能引发人的关注,让人赏心悦目,任何形式都可能成为公共艺术这个大家庭的成员。

公共艺术中表演类作品不多,但笔者认为近年来兴起的“快闪”,属于比较典型的公共艺术活动。2017年春晚央视播出的快闪节目《海外华侨华人拜年》(见图5),容音乐、表演、行为艺术为一体,场面感人,互动性强,完全符合在公共空间,以公众为主体、面向公众开放的公共艺术原则。相信今后这一类表演会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欢迎。

五、活动目的:解决公共问题

早期公共艺术的目的是解决城市环境美化问题,让城市中的市民“接近太阳,接近大地”。现在提升到了嫁接文化传统,进行地方重塑的高度,认为优秀的公共艺术“可以连接城市的历史与未来,增加城市的记忆、讲述城市的故事、满足城市人群的行为需要、创造新的城市文化传统”,尤其是通过对老旧城市环境改造,实现了“地方重塑”。前面介绍的《厨师、农民、他的妻子和他们的邻居》就属于这一类案例。国内比较有影响的案例,是同样获得首届国际公共艺术大奖的中国作品《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四川美院在新校区建设中,坚持生态重建和乡土再造,将校园建设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校园文化的重塑,取得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图4 包裹艺术《包裹德国国会大厦》

图5 快闪《海外华侨华人拜年》

结 语

总之,中国当代艺术的方向就是公共艺术,它是参与、建设和解决我们发展中的问题的一种艺术方式。艺术家能否放下身段,融入当今的艺术潮流,学校教育能否跟上时代步伐,培养出社会最需要的人才,对两者都是一场考验。

猜你喜欢
雕塑公众艺术
巨型雕塑
公众号3月热榜
我的破烂雕塑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写实雕塑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