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田田 四川理工学院
自20世纪以来,中国油画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并在不断发展中实现了与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融合,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带来重要影响。现阶段,如何实现中国油画的长足发展,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广泛关注的课题。本文主要从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对中国油画发展的重要性展开探讨,希望能够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并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以及人们生活当中,为人类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同时,随着图像技术的不断应用与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油画绘制的发展空间,也给我国油画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困扰。因此,在中国油画发展过程中,创作者应重视其存在的问题,积极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结合本国实际与发展需求对西方油画进行改善,在促进中国文化持续发展的同时,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文化的发展[1]。
明朝万历年间,西方油画流入我国,并在传教士的引导与宣传下,在我国的影响日益深远。随着我国艺术家对西方油画的逐步了解,逐渐开始了中西绘画的融合创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打下了基础。近年来,中国澳门发现的油画《明代武将像》,整幅画作清晰地表现出曾运用具有我国特色的线条勾勒画法。这种中西绘画方法的结合,不仅使油画作品具有西方油画材质的立体感与美感,同时又具有中国画的特色,画作栩栩如生。由此可见,在西方油画流入我国初期,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就已经对西方油画进行了同化与转变。
庄子所宣扬的“道”对于中国绘画艺术影响颇深,因而中国艺术更注重追求精神上的解放与自由,从而进行更深层次的艺术探索。在我国古代,画作通常以生活、人物、自然为主,这与西方的油画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古代中国画讲究凭借感觉、体验、触摸描绘万物景象,以最终达到“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西方油画讲究运用科学、理性的态度进行万物景象探知,并真实地反映在画作当中,以实现西方文化的传承,这也正是古代中国画与西方油画矛盾的症结所在。因此,应做出不断的努力与探索,促进中西油画的进一步融合。比如,在清朝时期,意大利画家郎世宁与法国画家王致诚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郎世宁与王致诚具有高超的西方油画的绘画技术,但却怎样也达不到中国皇帝的满意,最后被要求必须在结合中国审美标准的基础上进行西方油画创作。结果出乎所有人预料,郎世宁与王致诚运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表现形式,满足了当时皇帝的需求,这为中国油画在我国日后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价值[2]。
晚清时期,随着“洋务运动”热潮的推进,“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在中国日益盛行,当时政府为了提高社会发展水平,向西方国家派出许多留学生,学习他们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以及管理制度。几年后,海外留学生纷纷回到国内,并带回了西方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油画知识,通过创建专业的艺术学校、聘请专业的油画教师对西方绘画艺术进行了全面的传播。比如,杭州林风眠的艺术专科学校;南京徐悲鸿的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等,这是中国油画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大变革,同时也深化了国人对油画艺术的认知。而随着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画家们不断努力,逐渐开展了将西方油画融入我国文化中的探索与思考,充分展现了西方油画与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实现了画作技术与文化思想内涵的摩擦与碰撞,最终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中国油画[3]。
综上所述,油画作为外来文化,与我国本土的绘画艺术区别较大。因而,要想进一步促进中国油画的发展,应在我国社会发展与文化发展需求的基础上,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艺术,凸显我国的民族文化,并强化人们对油画艺术的认知,促进中国油画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