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墨 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绘画技法上更是独树一帜。毫无疑问,中国画是独立的画种,而陶瓷绘画艺术则是陶瓷艺术的一部分,但中国画和陶瓷绘画有着很深的渊源,技法上也有不少的共性。在历史上,唐代人们已经开始将中国画与陶瓷绘画相结合。发展到元朝时期,陶瓷绘画的构图、线条和施彩等都更加紧密地与中国画相联系。时至今日,中国画与陶瓷绘画之间的技法共性依然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远古时期,人们开始在岩壁上刻印需要记住的事项,这是陶瓷绘画的前身,在世界上出现得比较早。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始在陶瓷上绘画,最早的是彩陶。彩陶上有波折、三角和斜线等图形,有的还有简易的动物图像,这可以看作是陶瓷绘画的雏形。随着青瓷的产生,两晋时期陶瓷绘画艺术得到了极大发展,唐朝时期已经基本成熟,标志性的例子是长沙窑瓷器绘画装饰运用了中国画表现手法。宋代磁州窑、明代民窑瓷器等瓷器绘画技法都非常娴熟了,并且受诗词文化的影响,瓷器绘画上会题有诗词。清末民初,传统陶瓷的绘画风格受到清新的国画技法影响,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中国画元素为陶瓷绘画增添异彩,推动着近现代的陶瓷绘画发展。
中国画和陶瓷绘画在绘画材料的选择和技法表现上也有着很大的关联。对于材料的选择,陶瓷绘画主要是釉和颜料,材料选择较为简单,因为陶瓷的主体部分是陶。而中国画创作的材料丰富多样,可以是宣纸、绢等。对于绘制技法,两者同性非常明显,最显而易见的是两种艺术都是运用毛笔蘸取墨水或颜料进行描绘,陶瓷绘画还会运用中国画的水墨技法。陶瓷绘画者通常都有较高的中国画绘画功底,并且将绘制中国画的气韵等写意的方法代入陶瓷绘制当中。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工艺文化,陶瓷绘画一般是从中国画绘画中借鉴而来,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在中国,线条的描绘决定一幅画的表现力,其中线的长短、粗细、浓淡等线条变化呈现出一幅画的精髓,不同的线条组合可以展现各种图案,从而表达出作者想要的意境。作为绘画造型的基本元素,线条在陶瓷绘画中也十分重要,与中国画的线条描绘有着很多共同之处。例如,陶瓷绘画中对于树叶的描绘都会用到“钉头鼠尾描”线条。为了展现禽、兽等动物锋利的爪子,陶瓷绘画会使用中国画的“铁线描”技法。总的来说,基本上中国画的线条绘制技法都可以用在陶瓷绘画中。
中国画在创作过程中注重笔画的疏密程度,讲究静物的布局安排,通常是一种平面构图方式,运用的是散点透视。“疏处可见空虚,还要有景,密处还得有立锥之地,切不可使人感到窒息。”这是近代书画家黄宾虹提出的对中国画构图特点的总结性言论。疏密布局的特点在唐代长沙窑的陶瓷绘画上就有体现。明朝时期,陶瓷绘画的构图部分受书画发展的影响进一步丰富,艺术家将诗词、书画和印绘制在陶瓷上,极大地丰富了陶瓷绘画的表现力。时至今日,大多数艺术家仍是依照中国画的构图样式对陶瓷绘画进行创作。
中国画和陶瓷绘画在施彩方面运用的技法基本上是相似的,中国画笔墨元素的魅力也表现在陶瓷绘画上,例如,明清时期的“彩绘瓷”。在中国画中,墨的浓淡决定着画作的层次,陶瓷绘制中一般会用到青花料进行多层表现来刻画层次感,可见,水墨和青花的施彩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陶瓷绘画通常使用中锋的用笔方式来上色,稍微加一些侧锋,陶瓷设色上常常用到洗染、罩色等技法,这些都是从中国画的技法中借鉴而来的。
综上所述,中国画和陶瓷绘画渊源很深,都是讲求笔墨意趣的艺术形式。中国画和陶瓷绘画在技法上存在诸多共性,体现在线条、构图、施彩等方面,还有更多的艺术共通之处等待挖掘。在陶瓷绘画中融入更多中国画的意境,是艺术家们共同的追求。无论是哪个时期的陶瓷绘画艺术,大多数绘制方式都是从中国画中借鉴而来的,因此,想要在陶瓷绘画中有所成就,必须将中国画的基础打扎实,修习好中国画艺术的精髓,绘制陶瓷时便可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