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雅》对《说文》重文的利用

2018-01-24 16:49
汉字汉语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古音文质古文

陈 波 先

提 要 对《说文》重文的利用兴于清代,盛于近现代,但就利用《说文》重文于小学实践的历史而言,早见于明代方以智的《通雅》。本文拟就《通雅》利用《说文》重文探求古音相通、疏证文献词义等进行分析论证,以揭示《通雅》利用《说文》重文的先驱之功及其贡献。

1.引言

《说文》收录重文字数多达1163文,占《说文》所收总字数(10516字)的11%;又《说文》收录重文的来源广泛,有古文、籀文、篆文等,可见无论从字数方面还是字形方面,重文都是《说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故研究《说文》重文者甚众。清代有萧道管的《说文重文管见》、曾纪泽的《说文重文本部考》等,近代有朱孔彰的《说文重文考》、马叙伦的《说文解字六书疏证》等。这些学者的研究,或辨析重文与正篆的关系,或正重文之误,或考重文之源,但论述利用《说文》重文于小学实践时,则多集中于利用《说文》重文的声符互换探求古音规律。

其实,利用《说文》重文的声符互换探求古音规律的研究较早见于明末方以智的《通雅》。在利用《说文》重文方面,《通雅》是较全面的。既有利用《说文》重文探求古音规律,亦有利用《说文》重文疏证文献词义,更有利用《说文》重文纠正《说文》自身之误。然而在论述利用《说文》重文于小学实践时,未见时贤论及《通雅》。兹将《通雅》利用《说文》重文的论述分析如下,以揭示《通雅》利用《说文》重文的先驱之功及其贡献。

2.利用《说文》重文印证及纠正字音

2.1 印证字音

印证字音是指《通雅》利用《说文》的形声字重文证明某些字的读音在上古相通,共有五例。

(1)《通雅》卷一《疑始·专论古篆古音》:殍音从孚。……〇智按:……殍之音孚则本音,孚之与保古当通声。《说文》曰:“,古文保,保从人从省。”又曰:“,古文孚,从。”按保既从古文孚,孚又从古文保,……、、,以为声;桴、莩、浮,以孚为声。智论其原,古从从孚一义,故相借。(方以智,1988:110)

(2)《通雅》卷一《疑始·专论古篆古音》:包、孚、乾、干、安、焉、亶、单、耑、叀之原。〇……生气在中,孚包于外,故包通孚。字从包与从孚同,如脬与胞、桴与枹、莩与苞、浮与泡、捊与抱之类互通。《左传·隐九年》“及莒盟于浮来”,《公》《谷》作“包来”。包牺一作庖牺、炮牺,即伏羲,孚、俯、付、伏,可知古呼包如孚矣。浮从孚,《中原音韵》收入鱼模,而沈韵在尤,故吴人讥德清,此皆习字书之训而忘其本耳。《说文》,古文饱;,古文,又引古文孚。后人讥之,盖本同原相因,即许氏亦未之知也。(方以智,1988:111)

(3)《 通雅》卷十二《天文·月令》:遷方,西方也。〇《前汉志》:“少阴者,遷方。”《白虎通》云:“西者,遷方也,万物遷落也。”《郊祀歌》:“象载瑜,白集西;食甘露,饮荣泉。”先俞山即西隃,则知汉时读西为遷,故毛晃收入先韵,音遷。余谓当音先,如洗在荠韵,又在铣韵也。《说文》有拪字,遷迻也,可证西之先音。(方以智,1988:468)

按:《说文·水部》:“澜,大波为澜。从水阑声。涟,澜或从连。”段注:“古阑连同音,故澜涟同字。”上二例,方氏正是利用“澜”的重文“涟”证明“古连、阑音通”“古连、蘭相通”。方氏此说早于段氏。“连”“涟”与“蘭”“爛”“欄”“澜”古音皆属来纽寒部,音同故尔。

2.2 纠正字音

方氏除利用《说文》重文印证某些字的读音在上古相通外,还利用《说文》重文纠正某些字的读音之误。《通雅》中有1例,如下:

3.利用《说文》重文疏证文献词义

疏证文献词义是指《通雅》利用《说文》的同义或通假重文疏证文献中的词义,共有4例。

(7)《 通雅》卷四《释诂·古雋》:谯诟,言谯让垢辱也。谯让,一作诮让。〇……《石奋传》:“不谯让。”一作诮让。《说文》:“谯,娆譊也。读若嚼,才肖切。诮,古文谯。《书》曰:‘未敢诮公。’”让,相责让,今读上声。(方以智,1988:198)

按:方氏此处疏解《汉书·石奋传》“不谯让”之“谯让”为“诮让”就是利用了《说文》“谯”为“诮”字重文之佐证。

(8)《通雅》卷七《释诂·謰语》:宿夜即夙夜。宿心即夙心。〇“祭莫重于《武宿夜》。”①《礼记·祭统》原文作“舞莫重于《武宿夜》”。郑玄注:“《武宿夜》,武曲名也。”孔颖达疏引皇侃曰:“师说《书》传云:武王伐纣,至于商郊,停止宿夜,士卒皆欢乐,歌舞以待旦,因名焉。”注:“武曲名。”武王至商郊,停止宿夜,士卒皆欢乐,舞以待旦,故名焉。任昉《表》“宿心素志”②“宿心素志”出自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即夙心。依《说文》作夙、,又古文作、。(方以智,1988:300-301)

(9)《通雅》卷八《释诂·謰语》:旪用,即協用。〇《汉书·五行志》:“向言:《洪范》曰:‘旪用五纪。’”①《通雅》此处引《汉书》有误,不是刘向所言,而是刘歆。《汉书·五行志上》:“刘歆以为虙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赐《雒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次四曰旪用五纪。”颜师古注:“旪读曰协,和也。”《说文·劦部》 協,古文作旪,从曰十,或作叶。又与汁通,《周礼》注:“卿士汁日。”《礼记》注:“黑帝汁光纪。”《文选·西京赋》:“五纬相汁。”皆叶字。(方以智,1988:340)

(10)《通雅》卷三十六《衣服·彩服》:襜褕,敞衣也;襌衣,单直身也;袷复,夹衣也;褶袴,戎服也;蔽膝,鞸也。〇……《说文》:“,幒也。”幒或作。师古曰:“裈,今之也。”③出自《汉书·司马相如传》:“相如身自着犊鼻裈,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颜师古注:“即今之衳也,形似犊鼻,故以名云。”(方以智,1988:1102-1103)

4.利用《说文》重文纠正《说文》之误

方氏利用《说文》的重文纠正《说文》之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证明《说文》所立字头并非本字;二是纠正《说文》之字形误析。

4.1 利用《说文》重文证明所立字头并非本字

方氏通过分析《说文》重文字义与字头所训之义后,发现《说文》所立字头并非所训之义的本字,反而重文是所训之义的本字。此种情况共有两例。

(11)《通雅》卷二《疑始·论古篆古音》:頄、頯、颧一字。〇馗,渠追、渠爰二切,颊骨也。又作頯。戴氏竟曰与颧一字。《说文》曰:“馗,九达道也,似龟背,故曰馗。馗,高也。”“頯,权也。”按《尔雅》“九达谓之逵”,亦借作馗,许氏不知其为假借,故为曲说如此。颧、馗通声,犹魁渠、毬鞠、丘区之类。(方以智,1988:140)

按:《说文·首部》:“馗,九达道也。似龟背,故谓之馗。馗,高也。从九从首。逵,馗或从辵从坴。”“馗”从九从首,与“道”义无关;方氏以为“馗,颊骨也”,与从“首”义合,当是。他又以为,“馗”的重文“逵”才是“九达道”义之本字,亦是。“逵”从辵,与“道”义正合。方氏正是从“馗”又作“頯”,训“颊骨”义知其非《说文》所训义之本字。

(12)《通雅》卷九《释诂·重言》:彬彬,一作份份、旼旼、邠邠。〇《封禅文》:“旼旼穆穆”,旼即彬彬也。《说文》“份,从人,文质备也”,盖附会“文质份份”之言。古作彬。徐铉曰:“俗作斌,非。”彦远用邠邠。晋有江虨,为虎文,实亦彬也。按髟从彡,音彪,音标,音衫,文茂彯垂者用之。(方以智,1988:372-373)

按:《说文·人部》:“份,文质僣也。从人分声。《论语》曰:‘文质份份。’,古文份从彡、林。林者,从焚省声。”①孙刻本《说文》“份”的释义“文质僣”之“僣”误,应为“備”。汲古阁本、和刻本作“文质備也”。《说文解字系传》《说文解字注》“份”的释义均作“文质僃也”。作“文质僃(或備)也”是,作“僣”于文辞不通,盖孙刻本《说文》“僣”与“備”形近而讹。《论语·雍也》篇“文质彬彬”,亦用古文。于“文质备也”之义,彬当为本字,份为假借字。“份”从人,与“文质备”义不合。而“彬”从彡,《说文·彡部》“彡,毛饰画文也”,与“文质备”义合。方氏又举“彬、虨、彪”这组同源词证成己意。《说文·虍部》:“虨,虎文彪也。”又《虎部》:“彪,虎文也。从虎,彡象其文也。”虨、彪、彬都含有文茂彯垂之意,亦可佐证“彬”当为“文质备”的本字。

4.2 利用《说文》重文纠正字形误析

利用《说文》重文纠正字形误析,《通雅》中有正确的一例,如下:

(13)《 通雅》卷二《疑始·论古篆古音》:亘从月为正。〇古登切,月弦也。《诗》:“如月之恒。”引之遂用恒瑟,别作絙、縆。又竟两端曰亘,去声,别作。《说文》恒在二部,曰:“常也。从心从舟,在二之间上下,心有舟施,恒。在木部,“竟也,古文作亘”。徐锴曰:“舟竟两岸。”然古文从月,引《诗》“如月之恒”。按许氏、徐氏之说甚曲而不通。古文从月,乃见于,其义炳然。从舟,月之讹也。(方以智,1988:121)

按:《说文·二部》:“恆(恒),常也。从心从舟,在二之间上下,心以舟施,恒也。,古文恒,从月,《诗》曰:‘如月之恒。’”方氏引“恒”的重文“”纠正“恒”的字形误析,断言“从舟,月之讹也”,方氏之说可从。董莲池(2005:536)“ 恒”下今按:“‘恒’应从心,亘声。所从之亘,甲骨文作,从二,从月,小篆从舟者乃从月之讹。”实本方氏之说。

5.余论

综上所论,《通雅》开启了利用《说文》重文的研究。《通雅》利用《说文》重文于小学实践中至少有以下两点贡献。一是首次利用重文材料探究古音规律。清代学者利用重文,或明上古声纽的规律,如钱大昕等;或明上古韵部的规律,如段玉裁、王念孙等,但就利用重文的历史而言,方氏早于清代学者。二是最早指出《说文》重文与正篆之间的假借关系,方氏在辨析《说文》重文字义与正篆字义后,发现“馗”“逵”为假借关系。方氏这一论述,先于近代学者沈兼士。沈兼士(1986:240) 指出:“《说文》重文于音义相仇形体变易之正例外,复有同音通借及义通换用二例。一为音同而义异,一为义同而音异,皆非字形之别构,而为用字之法式。”

在小学实践中,《通雅》利用《说文》重文的先驱之功无人提及,这是令人惋惜的,故笔者揭示于此,可为研究《说文》重文提供学术参考。

猜你喜欢
古音文质古文
描写生动 文质俱佳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古音在某部”的解析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韵补正》“不合者”研究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论王充的公文批评思想
“赋迹赋心说”探源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
浅谈儒家哲学思想在书法艺术中的体现
落霞(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