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秀芳
(天津市胸科医院,天津 300222)
气道狭窄常见于气道内病变,如气管支气管内良性、恶性肿瘤,炎性肉芽肿和气道内异物等。常用的气道狭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对于无需手术及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我院采用气管肿物冷冻术治疗。冷冻治疗主要是利用冷冻的破坏作用以及肿瘤组织对低温敏感性进行的治疗从而减轻患者因气道狭窄所致的呼吸困难,提高生存质量,分为冻融、冻切两种方法。“冻融”是采用速冻缓融的方法,局部低温使组织最大限度坏死。“冻切”是将冷冻的组织从瘤体上撕脱下来,直到管腔再通或将大部分组织摘除。患者经重症监护、严密病情观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疗效好,均康复出院,现将手术前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15年3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气道狭窄行气管肿物冷冻术患者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35~78岁。其中良性肿瘤致气道阻塞患者3例,恶性肿瘤致气道阻塞患者17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闷,憋气,咳嗽,咳痰,肺不张,阻塞性肺炎的症状,均由气管及支气管狭窄所致。2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麻醉意外,无死亡病例。小量咯血2例,发热5例,胸腔积液1例,继发性阻塞性肺炎1例,给予对症处理后顺利出院。
1.2 手术方法 术前均采用全麻气管插管,对气管、支气管和肺进行全面检查,确定病变部位的阻塞、狭窄程度,选择冷冻治疗的持续时间及冷冻方式。首先对病灶表面的分泌物和积血进行清理,以便探头与病灶有充分的接触[1]。气管镜前端到达病变处,将支气管镜放置距病灶上端约0.5 cm处,冷冻探针经支气管镜操作孔插入,探头的金属末端尽可能置于病灶上或深入病灶内,对于较大的病灶设定多个冷点,冷冻时间约60~120 s,在探针顶端形成一个冰球,采用冻融或冻切的方式消除组织,本组患者均采用冻切方式。术后根据患者情况拔除气管插管,待清醒后送回监护室。20例患者住院时间为3~7天。
2.1 心理护理 由于气道狭窄患者出现憋喘症状明显,8例患者术前端坐卧位,静息下有明显喘鸣音,严重者出现三凹症,患者烦躁不安、焦虑、紧张、恐惧、有濒死感,恶性肿瘤患者表现为沉默、无助、忧郁、甚至绝望,不能正常休息睡眠,从而加重病情。患者及家属缺乏冷冻术相关知识,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病情等因素实施个体化宣教,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理解能力差的患者责任护士白班、夜班各宣教1次且责任护士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鼓励患者及家属表达出自己的疑虑,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冷冻治疗的必要性、安全性、介绍治疗方法及预期达到的疗效,举例说明成功案例,给患者及家属展示成功案例患者的术前术后对比,消除疑虑,解除了患者的恐惧,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均积极配合治疗。
2.2 患者准备 完善各项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全项,心电图、肺功能,CT及气管镜等。CT及气管镜了解肿瘤部位、大小、支气管内状况。术前了解患者过敏史及既往史、患者阳性体征、基础疾病。重点评估患者术中有无出血风险,查看患者血小板,凝血机制。术前禁食8 h,禁水4 h,防止手术过程中出现食物反流引起窒息。术日晨测量体温、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术前30 min肌肉注射安定10 mg+阿托品0.5 mg,以减少腺体分泌。
3.1 一般护理 术后患者返回监护室,连接氧气、心电监护,测量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床边备好吸引器需要时给予及时吸痰,保持气道通畅。鼓励患者咳嗽,以便将冷冻后仍留在气道的细小坏死组织及痰液等分泌物咳出[2]。术后6 h试饮水,无呛咳后可进食。给予温凉流质饮食,防止误吸造成吸入性肺炎。20例患者术后饮水饮食均无呛咳,生命体征无异常。
3.2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3.2.1 咽喉部不适感 由于全麻气管插管,患者均术后主诉咽干、咽痛、5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嘱患者术后进食温凉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休息,少说话,术后第2天均症状消失。
3.2.2 咯血护理 由于冷冻损伤肿瘤血管及局部气管支气管黏膜毛细血管,导致微小血管破裂而出血,另外冰球融化后局部水肿渗出,经气道排出从而产生血痰甚至咯血[3]。痰中带血或少量鲜血属正常现象,做好解释工作,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密切观察咯血量及颜色,及时发现患者有无休克症状。本组2例患者术后第1天出现小量咯血,量约50 mL/d,为鲜血,观察患者呼吸、血压、脉搏、心率等无异常,记录观察咯血颜色和量,嘱患者休息,病室保持安静,进少量温凉饮食,避免饮用浓茶、咖啡、酒等刺激性食物。遵医嘱给予生理盐水100 mL+卡洛磺80 mg每日两次静脉点滴,术后第2天患者为痰中带血,术后第三天均为白色痰液。
3.2.3 发热护理 发热主要是由于低温冷冻术后组织缺血缺氧坏死、液化产生的致热源导致发热。术后注意监测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7.5℃为发热,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嘱患者多饮水,给予温水浴物理降温且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本组患者3例术后1~3天体温波动在37.5~38.5℃之间,为间歇热,每日测量体温4次,嘱患者多饮水,给予温水浴物理降温,直至体温恢复正常。术后第4天患者无发热症状。1例术后第3天体温波动在38.5~38.8℃,给予急查血常规,结果无异常,每日测量体温6次,做好口腔护理,患者汗液较多,及时更换衣服和床单,并且防止患者发热后头晕引起跌倒坠床。体温超过38.5℃遵医嘱给予安痛定2 mL肌肉注射,术后第5天患者无发热症状。
3.2.4 胸腔积液的护理 胸腔积液是由于冷冻治疗时伤及胸膜或伤及气管支气管壁的全层所致[3]。本组1例患者为术后第1天复查胸片时发现,并无明显不适,胸腔积液较少,未给予特殊处理,积液自行吸收。
3.2.5 阻塞性肺炎的护理 术后局部组织水肿阻塞管腔引起继发肺部感染。本组患者出现1例,术后低热37.5~38℃,查胸片示阻塞,鼓励患者饮水,督促患者咳嗽,遵医嘱给予沐舒坦30 mg+异丙托溴胺1 000 mg+布地奈德2 mg雾化吸入,每日3次,起到化痰消肿作用,雾化后由下向上由外向内拍背助咳10~15 min,促进排痰。本组患者5天后体温恢复正常,继发阻塞性肺炎好转出院。
经气管镜冷冻治疗气管、支气管内肿物所致气道狭窄,是一种十分简便而有效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和缓解气道梗阻症状,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术前心理护理及准备工作必不可少,术后病情观察及并发症的相关知识的掌握,使护士能够及时准确识别并发症尽早处理,可提高疗效减少患者的痛苦。
〔1〕马千里,石彬,田燕雏,等.不可切除气管、支气管内肿瘤的纤维支气管镜 CO-2 冷冻治疗[J].中国肺癌杂志,2014,17(7):545-549.
〔2〕孙凤英,龚正华.经支气管镜冷冻治疗良、恶性气道狭窄的护理配合[J].山东医药,2014,54(20):107-108.
〔3〕唐从发.经支气管镜冷冻治疗中央型肺癌的并发症及其防治策略[J].重庆医学,2013,42(10): 1160-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