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喆 柴倩文 王韵璘 戴丽静 刘若冰 李晓丹 赵雯倩 付 莹 张 清
(天津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天津 300070)
自我健康管理是在传统健康管理的基础上强调主观个体参与的新型健康管理模式,通过给患者传授知识和技能,达到增强患者信心、有效减少疾病负担的目的[1]。在目前医疗资源尚不能充分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的背景下,加强老年人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在老年人自身健康促进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支持作为影响自我健康管理的重要因素,已被证实对老年人健康自我管理有重要意义[2]。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空巢老人的总体幸福指数[3]及生活质量[4]均有正性作用。因此,明确社会支持与空巢老人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的关系,可有效提高空巢老人健康水平,改善空巢老人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探究社区空巢老人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为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及个体化健康服务工作提供指导。
1.1 研究对象 2015年6至9月在天津、吉林、甘肃、河北、山西、山东、四川、浙江、贵州9个省市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调查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60周岁;②无子女无配偶的老人,有子女但与子女分居的老人或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独住的老人;③神志清楚,同意并配合调查者;④能够用普通话或方言进行交流者;⑤当地常住居民。排除标准:①重症疾病及瘫痪后卧床者;②具有意识及认知障碍、聋哑等无法配合调查的症状或疾病者。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属于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社区空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人员采取统一指导语向被调查者解释说明本次研究的目的,取得知情同意后,进行问卷填写。不能独立完成问卷填写的老年人,由调查员面对面提问并客观填写。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8份,回收率99%。
1.3 研究工具
1.3.1 一般情况调查表由研究者自行设计 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居住地、学历、月收入及居住情况)和社区健康服务利用情况(治疗方式、就医方便程度及医疗保险情况),其中就医方便程度评分采用Likert 4级评分[5]。
1.3.2 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 (Barthel Index,BI) 由Dorother Barthel及Floorence Mahney设计并制订。用于测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进食、洗澡、修饰、穿衣、大/小便控制、用厕、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共10项内容。得分越高代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强[6]。 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Cronbach’s α 值为0.916[7]。
1.3.3 成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工具 (the rating scale of health self-management for adults,AHSMSRS)由赵秋利和黄菲菲编制。用于测评成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该量表由健康自我管理行为分量表(14条)、健康自我管理认知分量表(14条)和健康自我管理环境分量表(10条)组成,共38个条目。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分别赋予 5、4、3、2、1 分。 评定等级有三种表述方式,1~24条目的备选项采用由 “总是”到“从不”;25~33 条目采用由“同意”到“不同意”;34~38条目采用由“有信心”到“没有信心”。得分范围38~190分,得分越高表示个体健康自我管理能力越好[8]。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及效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933[9]。本研究中此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是0.959。
1.3.4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由肖水源编制,共有10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3条)、主观支持(4条)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条)三个维度,用于测量个体的社会支持度。得分越高说明该个体社会支持水平越高[10]。该量表10个项目及总评分的Cronbach’s α系数在0.825~0.896之间,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11]。
1.4 统计学方法 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逐项检查核对后,将原始数据输入EpiData3.1软件,并实行双录入核查。在数据导入SPSS17.0软件后,运用频数、百分比、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量表得分与常模进行比较分析。运用单因素分析(t检验及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不同因素对社区空巢老人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的影响。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社区空巢老人社会支持得分与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得分的相关性。
2.1 一般资料 198名社区空巢老人中,男107(54%)例,女 91(46%)例;平均年龄(69.68±8.06)岁;城市居住者117(59.1%)例,农村居住者81(40.9%)例;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127(64.1%)例,高中及以上 71(35.9%)例;月收入≤1000 元 98(49.5%)例,月收入>1000 元 100(50.5%)例;独居 75(37.9%)例,非独居者123(62.1%)例。病后治疗方式:正规就医治疗84(42.4%)例,非正规就医治疗 114(57.6%)例;有医疗保险 117(59.1%)例,无医疗保险 81(40.9%)例;就医方便程度(Likert 4 级评分)评分为(3.20±0.74)分。
2.2 社区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现状 社区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总体均分为(152.92±23.12)分,其标准化得分率为80.48%。分量表按标准化得分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自我管理认知得分、自我管理环境得分、自我管理行为得分,见表1。比较空巢老人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得分与成人常模得分[12](153.60±20.21,n=1 2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414,P=0.679),见表 1。
表1 社区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得分(n=198)
2.3 社区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现状 社区空巢老人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国内常模[13]比较见表2。
表2 社区空巢老人社会支持得分及与常模的比较
2.4 社区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居住地、文化程度、月收入、病后治疗方式及医疗保险社区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性别和居住情况方面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社区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单因素分析 (n=198)
2.5 社区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的多因素分析 以社区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为因变量,以Barthel总分、居住地、文化程度等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就医便利度、医疗保险与客观支持是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 4。
表4 社区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6 社区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社区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与社会支持相关性见表5。
表5 社区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与社会支持相关性(r值)
3.1 社区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现状 社区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呈中等偏上水平,与成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显示,健康自我管理认知得分明显高于健康自我管理行为得分,这与黄菲菲等[9]的调查结果一致。由知信行模式可知,知识是基础,信念是动力,行为是最终目标[14],健康自我管理认知是行为的前提,而从认知形成到付诸实践的过程还需更多的促进因素。因此,社区工作人员应定期对空巢老人进行自我健康管理宣讲,帮助其将健康自我管理认知转变为健康自我管理行为。
3.2 社区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单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高于农村空巢老人。可能的原因是农村的医疗设施与服务条件仍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15],这也是城乡间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文化程度高的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更强。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影响老年人获取知识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老年的营养认知水平和健康观念[16],也进一步导致了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的差异。
BC95模组共有94个引脚,包括电源供电,串口,射频,ADC模数转换,USIM卡等接口。电源供电VBAT引脚并联钽电容和滤波电容提高电源性能,射频电路使用π型匹配电路,保障射频信号良好[9]。在USIM卡接口电路中的USIM RST、USIM CLK和USIM DATA引脚通过并联电容滤除射频干扰。BC95模组接口电路设计如图2所示。
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在月收入水平上存在不同。马玉坤等[17]研究表示,月收入越高,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行为的表现越好。马斯洛需求理论认为,人在满足基本生理需求的前提下,才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只有当空巢老人的经济水平满足基本需求时,他们才会开始注重健康自我管理的需求。
有医疗保险且采取正规就医治疗方式的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更强。能够采取正规就医治疗方式的空巢老人相对拥有更优质的医疗保健资源,这对其健康自我管理是有利因素。同时,在城乡医疗资源相对紧张的背景下,有医疗保险的空巢老人在就医方面所承受的负担较小,医疗保险提高了其及时就医率[18],对其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就医便利度、医疗保险与客观支持是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郑道新研究表明,患者就医越方便,其选择就医的可能性就越大[19],就医便利度通过影响老人的就医行为,从而进一步影响老年人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
3.3 社区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现状 多数学者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是促进健康的有利条件[20]。本研究结果显示,社区空巢老人社会支持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均高于普通老人社会支持得分,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不一致[21]。可能的原因是:随着近年社会对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的日益关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支持措施;空巢老人得到更多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怀,这些提高了空巢老人的主观支持与客观支持程度[22]。因此,相较于普通老人,空巢老人得到的社会支持更多。
3.4 社区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研究结果显示,社区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与其社会支持水平呈正相关,提示空巢老人获得的社会支持程度越高,健康自我管理行为越好。其中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与空巢老人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均呈明显正相关,支持利用度与其无明显相关性。主观支持是空巢老人所体验到的情感支持,有益于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23],而身心健康与自我健康管理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主观支持是自我健康管理的促进因素。而客观支持是空巢老人实际接受到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生活水平及获得医疗资源的质量,所以同样影响其健康自我管理能力[3]。研究结果提示,应进一步加强对空巢老人的社会关注与支持,提高其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例如,采取开展定期定点社区帮扶慰问工作、建立社区老年日间照护中心、积极倡导“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等。
综上所述,社区空巢老人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在居住地、文化程度、月收入、医疗方式等多方面有所不同,其中就医便利度、医疗保险与客观支持是其影响因素。同时,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与社会支持水平呈正相关。研究结果建议健全社区医疗护理服务,制定全面社会支持政策,及时对空巢老人进行健康指导,以提高其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建立健全社区空巢老人健康养老制度。
〔1〕Browning C,Thomas S,Sims J.促进 2型糖尿病患者行为的可持续性改变:澳大利亚美好生活俱乐部的自我健康管理计划的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2):2099-2104.
〔2〕冯丽娜,陈长香,田苗苗.老年人自我健康管理,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 [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16):2963-2966.
〔3〕陆敏敏,陈利群,贾守梅.社区空巢老人社会支持与总体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护理研究,2015,29(3B):973-974.
〔4〕张妍,谢瑞宁,程福源,等.济宁市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状况调查[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5,38(1):43-46.
〔5〕吴永泽,王文绢.不同应答等级对 likert式量表特性的影响[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0,18(2):215-217.
〔6〕李小峰,陈敏.改良 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的设计与应用 [J].护理研究,2015,29(5A):1657-1658.
〔7〕侯东哲,张颖,巫嘉陵,等.中文版 Barthel指数的信度与效度研究[J].临床荟萃,2012,27(3):219-221.
〔8〕赵秋利,黄菲菲.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的编制及信度和效度检验[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8):869-872.
〔9〕黄菲菲,赵秋利,郭美宜,等.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7):701-704.
〔10〕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4(2):98-100.
〔11〕刘继文,李富业,连玉龙.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信度效度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31(1):1-3.
〔12〕黄菲菲,赵秋利,沈晓颖,等.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条目的初步筛选[J].护理学杂志,2011,26(1):40-42.
〔13〕李远,谭小林,曹国兴,等.重庆地区健康老年人群社会支持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35(2):175-177.
〔14〕黄明志,罗俊彪,杨俊杰,等.知信行模式在临床试验中的应用与探索[J].转化医学杂志,2014,3(2):96-98.
〔15〕杜金,张冬梅,陈镭,等.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城乡分割和上下分割的现状分析及解决思路探究 [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7):778-781.
〔16〕刘琛,苏亚梅,金邦荃.南京市中老年人营养知信行与受教育水平的关系[J].卫生研究,2013,42(4):019.
〔17〕马玉坤,陈长香,李淑杏,等.社区老年人的月收入对自我健康管理的影响研究[J].河北医药,2014,36(17):2681-2682.
〔18〕王新军,郑超.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医疗支出与健康的影响[J].财经研究,2014,(12):5-75.
〔19〕郑道新,刘伟平.新农合制度下患者就医行为及态度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福州市的调查数据[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1):98-105.
〔20〕陶裕春,申昱.社会支持对农村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2014,(3):3-14.
〔21〕董帝英,周光燕.空巢老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对照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2010,30(6):458-460.
〔22〕陈跃,杨玳梧,谭玉凌.新形势下城镇空巢老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工作服务模式探讨——以广东潮阳为例[J].科教导刊,2016,(7):190-192.
〔23〕谢朝辉,郭惠平,李硕,等.北京市西城区社区老人社会支持随访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3,14(4):25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