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效
(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江苏 南京 210000)
我们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目传情说明了眼睛与心灵是相通的,心里想的和心中的任何活动以及心中的“喜怒哀乐”都可以从眼睛中看出来,同时也是可以用眼睛表达出来的。所谓眼目传情也就是这个意思。我们有时形容一个人,说某某人眼睛都会说话,说的是这个人非常灵活,不光嘴上会说话,连眼睛都在传达意思。可见眼睛作为人体的一个器官,它不光有“看”这个视觉作用,同时还有着传递信息的作用。
作为戏曲表演的“五功”“四法”中就把“手、眼、身、发、步”这人体上的五个部分概括在表演技巧上发挥重要作用的部位。也就是说,戏曲演员必须掌握的“手上功夫”“眼睛的功夫”“身体(形体)的功夫”“须发的功夫”“脚步的功夫”。也只有掌握了五门基本功,再加上“唱、念、做、打”四法,才可以算得上一位正宗的戏曲演员。
今天为什么要专门谈谈眼神的作用呢?因为眼神是最容易被一般演员所忽视的。认为眼睛就是看,而手上的功夫及身段步法、是靠练出来的。包括“须发”的功夫也不是每个人都会用到,尤其在现代戏中根本不需要“须发”功夫,也用不到,所以被忽视。甚至把这个“发”字改成了“法”不知道这个“法”是人体的哪个部位,有什么功夫?(在这里不展开论述)。
其实“眼神”在戏曲表演上的作用是无法用其他方式替代的。相反,只有“眼神”才能使表演交待得更清晰,表达更透彻,更拎神。因此,形容眼神的成语很多,如目光如炬、秋水明眸、炯炯有神、含情脉脉等。同时,眼神也有很多种表示,如,犀利的眼神、锐利的眼神、机智的眼神、温柔的眼神、非常认真的眼神、呆滞的眼神、哀怨的眼神、不甘的眼神、不屑的眼神、疑惑的眼神、恶毒的眼神、阴险的眼神等,都表示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眼神。
我们戏曲表演是以表演人物为主的,各式各样的人物有各式各样的心情,每个人物的情感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情况下心情也是不一样的。要表达不一样的心情除了用唱、念直接说出口,其他就是要靠眼神来表达。就是在唱或念的时候要正确表达也是要靠眼神来传达的。
我们说一位好演员嗓子好那是与生俱来的,那是无法改变的。但是嗓子好也要会唱,同时会演。会演当中一是看演员对人物的理解,对人物情感变化的拿捏。同时,正确运用“五功、四法”的技巧来展示。这时的眼神一定是画龙点睛的。你画了一条龙没有眼睛肯定是条死龙,只有点了眼睛才能活,这就充分体现了眼睛的重要性。
我是工老生的,十岁进江苏戏校。先后受过倪传鉞、郑传鑑、包传铎、周传瑛、姚继焜、黄小午、计镇华等先生的教诲,得益甚深。尤其是1982年到杭州学习的时候深得周传瑛大师的真传。过去象我们学员在学习练功时普遍关注的是腿(步)、手、身(腰)这些部位。搁腿、拉韧带、踢腿、下叉、云手、吊嗓子等。眼也就是瞪得有神而已。至于怎么用往往会忽视。而看了周先生的戏,我注意到了眼神。以往也只觉得周先生演的况钟有精神,比其他人演得好,但是讲不出个所以然。后来姚继焜老师与我说,你看周先生的戏要注意他的眼神运用。这一点拨我再看周先生的戏就豁然开朗。我注意到了周先生表演的妙处。其他方面不谈只谈他的眼神,他的眼神运用是在整出戏中无法替代的。特别提一下“访鼠测字”这一场,当况钟第一眼见到娄阿鼠时就有疑惑,这时的眼神只是一种关注。在盘问的时候况钟保持身子不动的坐姿,但眼神在不停地转动,这时的转动是表现人物的内心在思量,在辨别。在这个时候作为一种表演艺术既要表演出人物的稳重冷静,又要向观众交待清人物的思想活动。只有靠眼神的传递才是最适当的,当基本吃准人犯就是娄阿鼠时,眼神圆睁,拎着后放松,一方面向观众交待了况钟已断定人物,放松又进入与娄阿鼠周旋中的机智。基本诱导人犯就范是周先生再一次用眼神向观众交待了胜券在握的自信眼神。这一段表演的眼神使用可为经典之作。在这出戏中的另一位大师不得不提到,那就是丑角大师王传松老师。王先生演的娄阿鼠可以说至今无人超越,其关键点也是在眼神的运用上。那一句念白“老鼠偷油,偷油老鼠……”时的眼神发挥到了淋漓尽致。从紧张到质疑到思考到释疑到信以为真的转变全在眼神中。因此,我在这里断言眼神的表演和运用是一个演员在艺术追求中不可忽视的一门功夫,也是看一位演员能否真正理解和运用五功四法这个戏曲演员必须掌握的技巧精华。
中国是一个戏曲大国,中央一再强调要振兴中国的传统戏曲。中国戏曲中的一些表演技巧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对“五功四法”的正确理解与运用也是传承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值得重视的,切不可丢失。
谈到非遗保护,那么戏曲的“五功、四法”就是要保护传承的。既然要保护传承就有必要澄清一下对“五功”中的“发”的解释。现在有很多解释“五功”是把“发”写成“法”那一定是误传。“五功”是指戏曲表演中演员可以运用自身的手、眼、身、发、步(脚、腿)的各种技巧来展示演技的。那么这个“法”肯定不是人体的部位,肢体和五官。有解释为是“手、眼、身、步”的方法,那就应该是四功夫了,显然是说不通的。而“须发”是戏曲表演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法。姚继焜老师在与我交谈中就谈到发的运用和须的运用。他说传统戏中要表演一个人物的突发性打击和万分悲痛,以及重大刺激时会运用“甩发”“绕发”。有前后甩发,有左右甩发。有用发绕圈。本事大的可以上场门单跪步,头上绕发一直到台中,然后一个前后甩发,“僵尸挺背”直挺倒地。这种用发的技巧大大加强了可观赏性和对人物心态的描述。他还介绍四川的川剧中有一种甩发叫开花发,演员把头发索甩到头顶上方时往上一送,使头发从四面撒开下落,像开花一样。这种表演的功夫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传承的。同时,“发”必包括“须”,“须发须发”都属人体的毛发,而且老生必须戴“冉口”,即“须”。运用须来表演人物的心态就很多,“甩须”“噴须”等。“徐策跑城”中周信芳先生的“甩須”也是一个标志性的动作,当然现代戏中不需要用。由此可见“五功”乃“手上功夫”“眼神功夫”“身躯功夫”“须发功夫”“腿脚上的功夫”,加上“唱的方法”“念的方法”“做的方法”“打的方法”形成了中国戏曲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