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画教学之流弊

2018-01-24 13:28:13郭元波广西艺术学院
艺术家 2018年8期
关键词:写意画大写意名家

□郭元波 广西艺术学院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精髓和艺术魅力,它不同于西方绘画,以特有的艺术语言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成为东方文化的重要代表和象征。无论是“成教化,助人伦”的政治作用,还是文人雅士的独立审美取向,中国画的教育教学问题从古至今都备受重视。1917年,蔡元培先生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说”再次推动了中国画教学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许多艺术院校(还有一些综合性大学)为中国画的发展也都做出了贡献。但是,由于一些特殊的因素,在现行的中国画教学当中,似乎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学习中国画的经验,谈一点看法和认识。

素描在中国画教学当中是不是具有绝对的必要性,一直饱受争议,讨论甚多,笔者也不敢妄下定论。但是在中国画当下的教学体系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学习过素描,在西方素描(透视学)观念的影响下,一些学生在中国画的创作中过度追寻体积感和光影效果,从而使传统的中国画变了味,这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一点。

线是中国画的精髓和灵魂所在,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中国画的线都有不可替代性,它承载着作者的情感和人生体悟,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线条的粗细缓急都有着不同的情感表达,但是,在当代的工笔画教学中,有太多的学生一味追求线条的细,可谓是细如牛毛,无细不欢。他们认为“细”才能体现自己的技术高超,体现出自己对毛笔极强的掌控能力,其实不然,中国画里最不缺的就是技术,而最缺的是情感。情感的表达往往就是通过线条的变化来体现的,否则古人为什么会总结出“十八描”呢?因此,一味追求“细”线,似乎就非常欠缺表现力了。

临摹是学习中国画的一个重要手段和过程,学习大师的作品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许多学生在刚接触国画时就直接着手名家大写意(如齐白石、潘天寿等),这一点笔者着实不敢苟同,即使他们临摹的再像,那也仅仅是外表的像,并没有精神层面的内涵。名家的大写意看似笨拙,实则蕴含着他们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生活情感。没有长时间的生活阅历和积累是绝对画不好大写意的。因此,基础较弱者可以结合自身特点,选择相对合适的名家临本练起。名家的大写意我们早期可以通过读画、品画来间接地学习和体会。读画能提高学生的审美,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其知道什么是好画,为什么是好画。如果在临摹前就有了这样的思考,那接下来的学习就会事半功倍了。

在当代的中国画坛名家辈出,风格迥异,自然而然也影响着学生的创作思路和方向。一些学生因某一名家在国内的影响力而去学习他的优秀东西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慢慢产生了崇拜与排异思想,甚至放弃了传统名作的学习,这是一种很可怕的现象。当代名家的作品无论多么优秀都肯定是以传统为支撑点,否则他们的作品根本立不住。中国画中最精华的东西必定是在传统佳作里,潘天寿先生所讲的“学画,要学高不学低”值得学生们去思考。

由于生活年代的原因,一些教师对于前沿性的中国画学术问题接触的不多,阻碍了他们艺术思想的更新,导致其因循守旧,固守传统,缺乏创新,影响了学生的艺术创作轨迹。徐悲鸿先生曾提出中国画改良论不就是他在那个时代立足于传统对中国画的改革创新吗?石涛也曾提出“笔墨当随时代”的先前口号。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能以偏概全,艺术是没有对错之分的,至于如何拿捏传统和创新还需我们自己去斟酌。

有些学生认识到了中国画所应有的当代性和创新性,就把西方的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等艺术形式融入自己的画面进行了现代意识的处理,这无疑是进步的。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认识和理解这些构成形式,这种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空洞表现只能糊弄外行人,并不能引起观者的共鸣。

写意是中国画中最具表现力,最易抒发情感,也最具代表性的,几乎所有的古今国画名家都是以写意画扬名的,但是中国的写意画发展到现在似乎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原因可能是由于多年来各大美术专业院校的学生研习写意画的人越来越少了,更多的学生选择了工笔,目的是为了更容易参展获奖,而本来喜欢写意画的学生也在为了所为的目的随波逐流,违背初心。试想带有强烈功利性的作品怎么可能是好作品,怎么可能让人为之动容?学校评奖评优看获奖,毕业找工作看获奖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学生的专业发展。写意画没有几十年的积淀确实难出好作品,然而如何提高青年学生的写意积极性,是一个关注焦点。

中国画教学的发展经过了几辈人的努力,一大批老艺术家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也出现过激烈的学术辩论,正因如此才推动了中国画的更进一步发展。以上内容仅仅是个人的浅拙之见,若有不对之处,还请见谅。

猜你喜欢
写意画大写意名家
名家
散文诗(2022年19期)2022-11-03 02:24:00
挥毫泼墨忆平生——追忆当代中国写意画大师范子登
华人时刊(2021年15期)2021-11-27 09:16:40
“写意画”画种的形成与发展
——兼论徐渭对“写意画”概念的提出
河北画报(2021年12期)2021-09-09 08:15:04
名家
散文诗(2021年11期)2021-06-25 06:59:58
名家之约
绿洲(2019年3期)2019-07-29 11:49:26
名家之约
绿洲(2019年1期)2019-02-22 05:49:28
海派绘画中的金石重彩大写意
艺术品鉴(2017年10期)2017-09-08 03:33:26
大写吾意
此刻话如歌
中国写意画的审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