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沙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畜牧组,云南剑川 671302)
自参加畜牧兽医工作三十年以来,诊治过不少牛胎衣不下病例,胎衣不下形成病因复杂,由饲养因素、病理因素、外界应激因素等影响造成胎衣不下疾病产生。奶牛胎衣不下的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如何有效治疗和防治胎衣不下的发生,是每个畜牧兽医工作者和养殖户的努力方向,本文就围绕这个问题,浅谈奶牛胎衣不下的防治。
由于饲养粗放,尤其是散养户,缺乏精心饲养管理的条件,造成奶牛运动不足,饲料单纯,营养不良,饮水不足等原因至胎衣不能正常排出。
(1)部分胎衣不下奶牛在配种前就有一定的子宫内膜炎症,炎症可造成母牛产后胎盘粘连,或在配种前就有子宫粘连现象,造成产后胎盘粘连,不能顺利排出体外。
(2)疾病原因如牛感染布氏杆菌病造成胎盘炎症粘连,造成母子胎盘粘连不能正常排出体外。
(3)应激原因产生奶牛流产,造成胎龄不足,胎衣不成熟而粘连,致使胎衣不能正常排出体外。这种因素多数发生在散养户,由于圈舍狭窄拥挤,饲养密度过高而造成奶牛流产。
(4)奶牛自身因素造成的,牛羊胎盘结构和其他家畜有本质上的区别,胎盘结构呈纽扣状结构,且胎盘上绒毛紧密连接着母子胎盘,造成牛胎衣脱离缓慢,易产生胎衣不下。
实行精细化饲养,提倡规模化养殖,实施待产牛,生产牛,后备牛分类管理饲养。牛舍外设置适当的运动场所,对不同饲养期的牛依照其营养需要合理调配饲料,让奶牛始终保持健康的体魄,并合理设置饮水设施,给予充足的饮水,通过多年总结,奶牛饮水不足也是造成胎衣不下的原因之一。
(1)对疑似患有子宫内膜炎的牛,在人工授精前,用生理盐水清洗子宫,每天一次,共冲洗二到三次,生理盐水用量每次1000ml。对多次人工授精未授胎且较严重的子宫内膜炎用10%浓盐水冲洗子宫,每次80ml,每天一次,共冲洗二到三次,使子宫内膜炎炎症消除,可有效控制奶牛胎衣不下病例发生。
(2)对有奶牛布氏杆菌病病源的地区,首先必须净化养殖场(户)的布氏杆菌病病源,定期进行血液检测,淘汰阳性牛,杜绝本交改良,提倡人工授精技术,严防牛际间布氏杆菌病传播,保障养殖安全和畜产品安全。
(3)营造良好的饲养环境,按科学养殖标准建设牛圈舍,按不同养殖阶段分类养殖,做到环境清静卫生,圈舍不拥挤,饲槽、饮水设施、运动场布局合理,避免应激因素的发生,减少因应激造成的流产,消除因流产而引起牛胎衣不下发生。
(1)在牛胎儿产出24h之内使用脑垂体后叶素,肌肉注射每头牛50~100单位,促进子宫收缩。或灌服母牛羊水(在母牛分娩时接取),亦可以促进子宫收缩。
(2)向子宫内注入5%~10%高渗盐水1000~3000ml。将盐水注入胎膜和子宫内膜之间,促使胎盘脱水,促进胎儿胎盘绒毛缩小,使胎衣子宫连接部分分离,胎衣自行脱落。灌注过程中高渗盐水水温与母牛体温相近,以免母牛产生不适状况。
(3)向子宫内膜与子宫壁之间注入抗生素,防止胎衣腐败,待胎衣自行脱落。
(1)手术剥离是治疗胎衣不下最彻底的方法,但手术难度大,手术前先把尾巴缠上绷带拉向母牛身体一侧保定,用消毒药水消毒外阴及周围,术前为防止母牛在手术过程中努责,在尾根后海穴注射2%普鲁卡因注射液10ml。手术开始术者手臂戴上消毒的长臂塑料膜手套,一手抓住外露的胎衣,一手顺胎衣伸入子宫剥离胎衣,剥离胎衣时必须由外至里,依次进行剥离,直至两侧子宫尖端。剥离过程中必须拇指、中指、食指相互配合,用中指和食指夹住子宫子叶,拇指从胎衣与子叶结合部进行分离。抓住外露胎衣的手必须拧紧外露的胎衣,并用力往外拉,促使子宫尖端轻微外翻,方便另一只手触及子宫尖端剥离胎衣。每剥离一个子叶都认真检查是否剥离干净,剥离过程中切忌将子叶从蒂部拽落,子叶从蒂部拽落会产生创口,创口较难愈合,会在子宫产生弥漫性炎症,造成母牛终身不孕。
(2)手术剥离后,无法剥离干净,在子宫有残留胎衣的,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每天冲洗子宫一次,用量每次3000~4000ml,防止残留胎衣在子宫腐败,冲洗过程中注意水温与体温相近,过高过低都对母牛有影响,连续冲洗不超过12个工作日,残留胎衣即可自行排出体外。
以上就是我在工作中防治奶牛胎衣不下的工作经验,奶牛胎衣不下治疗过程有较高的难度,即使通过治疗使奶牛胎衣不下治疗痊愈,但仍然对母牛有很大的影响,首先本胎次的产奶量不及正常生产母牛产奶量的三分之二。其次奶牛胎衣手术后,子宫恢复正常生理状况比正常生产母牛缓慢,到120天左右才发情(正常生产母牛发情产后40~60d),影响下一轮配种。再者胎衣不下手术过程复杂且难度大,难免产生一定的后遗症,诸如顽固性子宫炎症,造成母牛终身不孕。综上所述,奶牛胎衣不下防治工作关键在于防,一旦遇到了治疗就产生很大的经济损失。所有畜牧兽医工作者和养殖户都必须充分认识,加强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工作才是防治奶牛胎衣不下根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