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兰科学动画电影《哥白尼之星》(德泽斯雷·库德特和安杰伊·奥热霍夫斯基编导,由波兰动画电影制片厂、标志电影制片厂、波兰电影学院、Skoczowiezowie合作银行与世界电影画刊联合制作)中,“哥白尼之星”是个意味深长的意象。它既是尼古拉·哥白尼(1473-1543,以下简称哥白尼)的研究对象——天上所有星星的指代;又是长着和哥白尼一模一样的脸的独属于他的星星个体。它承载着哥白尼的性格、品质特征和喜怒哀乐,是他生命的象征;又是哥白尼可以与之对话的对象,是他的保护神和成就见证者。这身份重叠、内涵多元的意象创造是这部科学动画电影取得的最高艺术成就。
《哥白尼之星》作为一部科学动画电影,宗旨是表现哥白尼扭转乾坤的科学成就,因此它的总体结构是以表现他的科研过程和科学发现为主线。这条主线的确立决定了“哥白尼之星”的本质首先是科学之星。然而科学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人,离不开哥白尼的人格、才情、思维、性格、品质等精神特征,与他的生活道路紧密相联,所以影片还有一条以表现他的日常生活故事为旨归的辅线,彰显“哥白尼之星”人性的一面,它为影片抹上一层传记的色彩。而在主辅两条线索交汇点上起决定性作用的那些精神特征往往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更深,因为它不仅是哥白尼在攻克科学堡垒时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也是照亮他“全人”的闪光点。比如说他非凡的智慧,就是他首要的精神品质之一,影片对它的表现随处可见。因此从“人”的视角看,“哥白尼之星”又是智慧之星。
哥白尼生活在15世纪下半叶至16世纪上半叶,虽然文艺复兴的春风横扫欧洲,但是人们对基督教的信仰在这片大陆上却始终如一。从国王到大学教授、从牧师到普通国民,关于上帝造星星并决定其运动规则的理念深入人心。克罗狄斯·托勒密(约90——168年,下文简称托勒密)提出的“地球中心说”更被学术界奉为真理。尽管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不断发现新问题,但却没有人质疑它们的正确性。正如波罗尼亚大学诺瓦拉教授所言:“阿威罗伊说过,就算所有的神都从天堂降临,他们也无法让地球移动。”哥白尼却没有绕着这些问题走,相反,他将众神止步的地方作为起点,开始了与众不同的科研之旅。
哥白尼的智慧首先体现在他善于提问上。无论是1483-1485年他就读于克拉科夫大学期间,还是之后在意大利的波罗尼亚大学求学,他都能在学习中不断发现并提出问题:“假如宇宙行星像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说的那样是有规律的运动,为什么天文图表经常出现错误?”“为什么白羊座的位置总是变来变去?”“阿方索图表证明了托勒密的重要性,但也表明托勒密还有问题”,以及“根据托勒密的理论,月相四分之一时离地球的距离最近,雷乔蒙塔罗斯质疑过,为什么月亮的尺寸总是不变的”等等。这些问题锋芒毕露,不是关乎上帝创造世界的规则,便是直指前辈理论权威的“软肋”,它像重磅炸弹一般在高等学府炸响,不仅让正在大学课堂上大讲“地球是永远不动的”占星师保罗·范·德·沃尔德(以下简称沃尔德)瞠目结舌,就连欣赏他才华的阿尔伯特·布鲁泽瓦教授(以下简称布鲁泽瓦)也感到震惊。善于提出高质量、高难度的问题,初步显示了这个莘莘学子不凡的才华,也为他日后的研究指出明确的方向。
哥白尼的智慧其次表现为他提出了一个能解决问题的新的简单理论体系。虽然布鲁泽瓦教授有真才实学且很爱才,但他的思想远没有哥白尼那样开放和前卫。当哥白尼向他提出“如果让地球转起来”的设想时,他对哥白尼说:“目前我们只有一个正确的体系”,即托勒密的体系。当哥白尼进一步追问;“为什么我们不能建一个更简单的体系”时,他却保持缄默。哥白尼在得不到教授支持的情况下,仍不放弃自己的念头,他坚持自己的理论设想,遇到新问题时就不断修正它,经过反反复复的探索、完善,终于使他的理论设想越来越清晰和成熟。1496年他来到波罗尼亚大学求学的目的,就是广泛地与有不同想法的人交流,以便证实自己的理论。影片表现了他和诺瓦拉教授交流时,曾作过的一次改变历史的实验:他将顺手找到的一个南瓜放在桌子的中央当作太阳,将自己手中的苹果当作地球,让诺瓦拉教授手举油灯当作金星,然后他们在距离南瓜远近不同的轨道上前进,结果这个实验不仅解开了金星为什么时明时暗之谜,更重要的是让诺瓦拉教授理解了他的新理论设想“太阳中心说”。“太阳中心说”的提出,是换了一个视角观天的结果。诺瓦拉教授惊呼道:“这将成为一场摧毁宇宙当前秩序的大革命。” 后来哥白尼的新设想进一步被毕宿五星球迅速地移到月亮晦暗一侧的天文现象再次证明是正确的。经过与学者反复切磋、论证,哥白尼新的理论体系终于慢慢被学术界所接受,它标志着人类在探索、认识星空的道路上又迈出一大步。
哥白尼智慧的第三个表现是通过数学和几何学计算证实他的新理论体系的正确性。地球是运动的是他的新设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一设想并不始于哥白尼。比如影片中曾提及古老的黄道十二宫就有关于行星运动的设想;毕达哥拉斯学派已经提出了行星是运动的观点;还有简·拜旦文章中也有关于“地球是运动的”论述,只是它们还没有被计算证实。现在哥白尼的新设想离成功也只差一步,它同样需要通过计算来证明它的正确性。在此后的岁月里,特别是在哥白尼晚年定居波兰弗龙堡之后,除了住在教堂的塔楼上持续观天近30年之外,他还夜以继日地计算和著书立说,他皓首穷经,终于用科学的方法证明了“太阳中心说”的正确性。他的巨著《天体运行论》于1543年他去世前出版。这部巨著的面世不仅改写了天文学的历史,引发了天文学领域的革命,而且在哲学领域给予先验唯心主义和教条主义以致命打击,成为这两大领域走向近代的标志。他的业绩和贡献表明,在近代天文学和哲学的星云图上又一颗智慧之星冉冉升起。
哥白尼前无古人的成就是如何取得的?占星师沃尔德的解释是命运使然。他曾给哥白尼预言:“你对一切新东西,一切未被研究清楚的东西都感到好奇”,“天上星座分布的形态告诉我,你将完成一些伟大的事情”;此外影片中还有一种声音:他的成功除了他的天分之外,还取决于他勇敢的品质。这是读者透过情节能领悟到的,是编导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对此作出的新阐释。影片开头表现的幼年哥白尼和父亲一起看星星、说星星的情节,不仅火爆热烈,很有观赏性,而且表明哥白尼的一生之所以和星星结缘,其兴趣并非天生,而是来自他父亲的熏陶和培养。父亲曾对他说:“如果看着星星前进,就不会迷路,但是你得知道怎么看才行。”哥白尼后来突破天文学难题的关键正在于“怎么看”星星的视角与众不同,这不能不说与他父亲的启蒙有关。它还验证了德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曼弗雷德·海因里希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人14岁之前做过的事将对于他的一生发生重大影响。
尽管哥白尼成就斐然,但他的人生却充满坎坷。1500年哥白尼觐见意大利国王陛下时曾谈及他的新设想:“我们为什么不能假设地球是运动的?”国王回答道:“你想破坏上帝创建的神圣秩序吗?”哥白尼解释说:“也许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视角来审视这些天球的秩序。”国王又道:“年轻人,寻求真理是一个人的责任,但是要小心,不要误入歧途。”在政教合一的时代,国王的态度不仅代表世俗权力,还代表宗教意志。就在此时的罗马大街上,一幕基督徒押着异教徒游街示众的人间悲剧正在上演,这意味着哥白尼如果继续他的研究,也可能被戴上离经叛道的帽子。面对政界和宗教界的巨大压力,他向上帝祷告说:“我没有创造、发明任何东西,我只是揭示了您神圣的宇宙秩序,我会和那些异教徒、那些亵渎神灵的人遭受同样的命运吗?”他的话表明,他的研究与宗教信仰无关,他不想遭受无端迫害。但也不想放弃他的事业,艰难时刻的隐忍坚守,就是他的大勇。
他的情感生活也不顺利。他与马奇尼克·安娜(以下简称安娜)本是相爱的一对,只是由于安娜的父母听信了沃尔德的命运说,才让安娜嫁给了马特斯·比赞(以下简称比赞)。婚后的安娜由于缺少真爱,几乎没有活下去的勇气,这正是相信命运的恶果。为了救安娜,比赞不得不请求安娜的最爱——哥白尼的帮助。在比赞的安排下,哥白尼与安娜在罗马重逢。不想岁月让他们都发生了改变。当哥白尼向她介绍自己的新设想,并表示愿意为此作更多(包括爱情)牺牲的时候,安娜却说;“你有丰富的知识和独特的思想,这很好。但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你试图解决的问题并不存在。人们不想这些,只想怎样生活。”哥白尼认为他的研究并不影响生活,可以做到事业、爱情两不误,可安娜却认为等他完成他的事业,“一切已经来不及了”。安娜想要的是和所爱的人及时行乐,而哥白尼却是事业第一,兼顾其他。结果两人话不投机不欢而散。从此安娜认定比赞能给她需要的一切,是“好男人、好丈夫”;而哥白尼却从心里失掉了年轻时代唯一的恋人。安娜对他的冷淡代表的不止是一个曾经的恋人,还有站在她背后的芸芸众生。哥白尼在情感生活的语境中也是孤独的,他背负内心的创伤继续在追求真理的路上前行,是大勇的又一种表现。
哥白尼的死敌是沃尔德。虽然沃尔德口口声声宣称天命不可违,然而他从来就没有严肃地对待过别人的命运。为了一己私利,他把别人的命运当成手中的一张牌,任他颠来倒去,哥白尼就是他的最大受害者。早在哥白尼幼年时代的一次旅行中,沃尔德就将从教堂盗来的学术著作《托勒密传》托天真的哥白尼和马尔钦、库巴巴等几个孩子先带上船,以便逃避旅行前的例行检查;待到他在克拉科夫大学与哥白尼再次相遇后,他又故伎重演,企图利用哥白尼和安娜的恋情,以安娜为诱饵,将哥白尼牢牢攥在自己手中,成为他获取“哲人之石”(炼金魔法配方)的得力帮手。然而一旦目的落空,他便假借天命之名,先拆散哥白尼和安娜这对恋人,后又趁哥白尼生病之机下毒,企图害死他,幸亏哥白尼识破杀机才躲过一劫。
哥白尼也是血肉之躯,他的心胸有多宽广,他身上的甲胄有多厚实,才能经得起一次又一次人间风雨的摧残?他的成就始终和他的多舛人生相伴,与其说他的成功是命运使然,还不如说是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结果。倘若他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勇往直前的精神,他将一事无成。他与沃尔德的周旋表明他既善良又不懦弱,并有智慧化险为夷,这是智勇。
与哥白尼的人生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他幼年的伙伴马尔钦和库巴巴的人生。当初这三少年都怀有周游世界的梦想,只是由于哥白尼的父亲突然去世,他才没有成行。只有马尔钦和库巴巴如期踏上旅程。数十年后,当哥白尼和马尔钦在故乡托伦再聚首的时候,才知道马尔钦像鸟儿一样在外兜了一圈之后,终因生活的重压又飞回原处,子承父业当起了铁匠;而库巴巴却留在外面的一个岛上,成了印第安人的大盗。马尔钦和库巴巴的人生与其说是命运使然,不如说是他们面对艰难生活自我选择的结果。哥白尼、安娜以及马尔钦、库巴巴的不同人生道路表明,在人的一生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命运,而是环境和选择。只有矢志不渝,百折不挠,才能排除万难到达理想的彼岸;倘若一遇困难就折回来,他的理想必将化为泡影。影片表达了人既是环境的产物,又能主宰自己命运的现代人生观,歌颂的是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
《哥白尼之星》虽是一部科学动画电影,但其艺术表现却灵动活泼、童趣盎然。无论是影片开头关于库巴巴的猫在集市上上蹿下跳的情景,还是哥白尼和哥哥在漆黑的雨夜装神弄鬼吓唬胆小姊妹的恶作剧;无论是哥白尼和马尔钦趁月色去偷看教堂里的天文图表,以便早知未来的天真举动,还是三个小伙伴商量离家出走、周游世界的浪漫幻想,无不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儿童特有的顽皮、幼稚和善于幻想的童年本质。而本片对童心最动人的表现莫过于哥白尼驾车在星空中驰骋的幻想场面,它是影片的点睛之笔,是哥白尼故事的灵魂。它像一首歌的主旋律在哥白尼生命的节点反复奏响。它表明头上的星空对于哥白尼来说,不仅是科研对象,还是对话和倾诉心声的灵魂之星。
“哥白尼之星”是童年记忆之星。每当他仰望星空,就会想起和爸爸一起驾车看星星的情景。父亲是那么爱他,当他看见一颗流星从天而降不能理解时,爸爸立刻告诉他:“那不是你的星星,你的那颗星还小,像你一样,你们一起慢慢长大,它永远都不会离开你。”爸爸的话充满对儿子的爱。倏忽之间,爸爸驾车离开地面,说要到天上属于他儿子的那颗星上去看看,这是多么浪漫的想象!不久他爸爸因瘟疫辞世,年仅10岁的哥白尼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一个人驾着马车来到天上,要寻找属于他爸爸的那颗星。他向水瓶座和天河中的鱼打听爸爸的下落,向着茫茫的星空大喊:“爸爸,你在哪里?”“爸爸,我想念你!”星空回荡着他的喊声,铭记着他对父亲的深情。多少年来,星星一直是他表达对父亲缅怀之情的载体。青年时代的哥白尼进入克拉科夫大学以后,影片中再次出现幼年哥白尼驾车驰骋星空的场面,他朝着满天的星斗大喊:“爸爸,我想念你!”“我要探索星星,去找爸爸!” 这既表达了哥白尼对父亲超时空的爱,也表明恋父情结是他研究星星的最大内驱力,是他寄托恋父之情的特殊方式。
“哥白尼之星”是他失意或受挫时的安慰之星。安娜嫁给比赞时,内心无比痛苦的哥白尼再次驾车在浩瀚的星空中穿梭,这使他的心胸开阔许多,那一颗颗寓有爱的星星成了他的最大安慰;当他的研究受挫时,幼年时代的他边驾车出现在空中,边说:“我迷路了。”这时一个黑影般的女神现出身影,她鼓励哥白尼;“你一定会成功!”当哥白尼与安娜在罗马不欢而散之后,他的情感再次跌入低谷,童年的他驾车巡游天际的情景又一次出现,“我想念我的爸爸”的童稚之音响彻星空。瞬间,驭手又变成青年哥白尼,一群狼在车后狂追不舍,俄而车后又燃起大火,险些烧到驾车的他。这些幻想之景正是哥白尼在现实世界中腹背受敌、身心俱疲的生存状态的象征。这时一个声音从暗处响起:“不要到别人身上去寻找力量,你自己就有。找到你的力量,明智地去运用它。”这个声音出自天空的何处?哥白尼当时并不清楚。晚年时分,白发苍苍的哥白尼在推窗远望之际终于见到他的星星。星星对他说:“你出生时我在那里,你迈出第一步时我在那里,你获得成功时,你怀疑自己时,我一直都跟你在一起。”哥白尼激动地说:“我用尽一生在寻找你,而你原来一直离我如此之近。”这时哥白尼才恍然大悟,那个曾告诉他“找到自己的力量”的声音正是来自他的星星,“哥白尼之星”是他一生的保护神和他成就的见证者。
影片中幻想场面的出现使星星和天空拟人化,使难以用肉眼捕捉的心灵世界具体可感。为了与现实生活的场面相区别,影片的编导将幻想场面中的背景与人物都处理成黑色调,它令人想起星星现身的黑色天空和人的深邃如海的潜意识。这一绝妙的创造是《哥白尼之星》对动画电影表现幻想和心灵能力的新开拓。
哥白尼一生用心研究星星,星星才把一切奥秘都告诉了他;他热爱星星,在星星上寄予温暖的爱,星星才变得如此温暖;他把灵魂安放在星空,星空才变成他心灵的后花园;他把星空当成知己,星星才把他当作“宠儿”。有了这片浪漫温馨的星空,尽管他的双脚在沙漠般的人间行走,在泥泞中跋涉,但他的脚步却如此铿锵有力。有了这片浪漫温馨的星空,哥白尼才能创造奇迹。无论在夜空的星海中,还是在艺术的星海中,“哥白尼之星”都因蕴藏无尽的奥秘,具有温暖的人情而具有永恒的魅力。
“哥白尼之星”是一个意义多元、身份多重的意象,具有阐释的张力空间。科学之星是它的基本属性,同时它还具有丰富的人性特征:智慧、勇敢、激情澎湃,堪称生命之星与灵魂之星。从艺术视角看,它是将文学的艺术表现与诗意带入科学动画电影之中的典范。它的光辉从不同侧面射向四面八方,光耀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