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燕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王志信创作了多首民族声乐作品,而且很多作品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并在不同级别的民族声乐比赛中有着非常广泛的传唱度,同时还有很多作品被收录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曲库中。王志信对民族声乐的创作热情、灵感来源都离不开其对国家、民族、社会以及现实生活的热爱、观察、思考以及责任感,在这样的创作背景下,使得王志信的民族声乐作品中表现出了非常鲜明突出的时代性和民族风格的地域性,并得到了人们广泛的传唱和喜爱。另外,王志信的民族声乐作品中,汇集贯通了我国的原生态民歌、戏曲曲调以及西方优秀音乐艺术技法等,这种巧妙的融合,实现了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扬,同时也对我国传统艺术进行了开拓创新的发展。
王志信是我国著名的指挥家、作曲家,1942年出生于河北,从小就热爱音乐,并逐渐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就为其以后的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打下了基础。王志信创作了大量高水准且被广泛传唱的优秀民族声乐作品,其内容非常丰富多彩,而且旋律十分动听悦耳,作品所传达的意蕴和意境也尤为深远。王志信声乐作品之所以产生深远的影响力,主要是因为作品中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丰富多元化的创作素材。在他的众多民族声乐作品中,他把传统音乐所具有的特色与现代先进创作手法进行了融会贯通,将各种丰富多样的音乐风格融合在一起,呈现出了独具一格的风格。在王志信进行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他重视对音乐作品形式上的创新变化,始终把传统音乐文化作为整个民族声乐作品创作的根基与核心,并通过作品更加有力地呈现出民族声乐艺术作品的艺术精髓。所以,在王志信的民族声乐作品中,其创作的基本理念是在民族声乐作品中充分融合传统音乐与美德,并对作品的呈现形式进行创新。因此在王志信的众多作品中,其创作题材较多的是以民间故事为主的声乐作品,这也正是一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融合与碰撞,让作品更具思想性、民族性和艺术性。
传统民歌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集体的作用下以及特定的生活环境下,在生产劳动的实践过程中创作出来的,再经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传唱发展,经过整理、加工之后形成了可以表达情感、情绪的音乐。而现代民族声乐相较于传统民歌,在概念上开始有一定的差异性,其是在传统民歌发声方法的基础上,融合美声唱法以及增加了一些头腔与胸腔共鸣,使用真假声混合的方法进行发声演唱。当前民族声乐主流最具代表性的即是学院派,是当前非常现代化的民族声乐演唱风格,这种发展趋势有力地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民歌,使其风格更具特色和创新,作品的选择、类型、范围变得更加宽广,实现了民族声乐作品的创新性发展,使其更具时代和科学的创新精神。
王志信在进行民族声乐作品创作时,非常重视从生活中去找寻灵感和素材,因为他始终认为创作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性。所以王志信深入到现实生活,积累和沉淀了非常多样化的音乐素材,创作了多种与生活相关的民族声乐作品,并给整个音乐艺术的发展带来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力。王志信在对民族声乐作品进行创作时,其立意上的选择范围非常宽广,甚至延伸到国内外,处于这样的大环境之中,王志信在创作中充分利用了对这些时政新闻的洞察、发现,或借物喻人,或借古讽今,在作品中表现出了作曲家的爱国热情、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例如,王志信在2000年创作的《可可西里的故事》这首作品,其背景是当时我国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刚刚成立,与此同时羌塘自然保护区也被定为国家级保护区,国家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一步加强对藏羚羊面临灭绝状况的保护。王志信在歌曲中通过对藏羚羊处境的描述,再现了人类为了谋取经济利益而残忍地杀害珍贵的藏羚羊并破坏其生存栖息地,整首歌曲呼吁社会应爱护我们的自然环境,重视对动物的保护,建设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家园。通过这首作品的表达,可以从歌曲中深切地感受到作曲家对自然以及整个时代的责任与使命,并表达出了作曲家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对音乐艺术表达的真切与执着。这种题材的民族声乐作品,可激发民众产生情感与思想上的共鸣,并真正唤醒整个社会对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的意识。所以,王志信的民族声乐作品,其创作的过程也即是洞察思索社会、追求人生理想的过程,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民族责任心和崇高的人生理想,才使得他的作品创作中充满了社会与时代的精神和气息。
方言是指地域不同的人们,其语言逐渐形成的语言变体,这种方言的形成是一个地区人们长期交流而形成的地方性语言,方言主要是在发音习惯、叠词方面的使用上。我国吴方言歌曲最突出的特点即是细腻、柔软、温婉,最具代表性的歌曲如《太湖美》、《拔根芦柴花》等。其中,在《拔根芦柴花》这首吴方言歌曲中,整首歌曲都是使用方言进行演唱。演唱中,应把“拔根芦柴花”唱成“bia gen lou cai hua”,而且在吴方言《太湖美》歌曲中的歌词“太湖美呀”的“太”字,也不可唱成“tai”,而要唱成“tei”;在传唱度极高的闽南歌曲中,最具代表性的《爱拼才会赢》,其演唱都是闽南语,所以“爱拼才会赢”应唱成“ai biang jia ai yang”。而在王志信的很多民族声乐作品中也会经常用到地方性语言,例如在陕北民歌《兰花花》中的“青线线的那个蓝线线……”,其中的“线”字应唱出“儿”化音,唱成“青线儿线儿”。而且“生下一个兰花花”的“下”应唱成“ha”而不是“xia”,歌词中的“兰花花”的“花”也同样应该在演唱中带着“儿”化音。所以在民族声乐中,如若少了方言的存在,那么就无法体现出其民族性特点,而且这也与民族声乐的生存根基不相一致,就如同与民族声乐发展的源头切断或者断开了这种民族声乐的历史传承一样。另外在民族声乐中还有很多叠词的应用,它也属于一种方言形式,叠词形式主要是AABB 式、ABB 式、ABAC 式、ABCC 式,使用最为普遍的是ABB式。在陕北的一些民族声乐作品中,方言叠词的使用最具特色,可让歌曲的表达更具活力和感染力。例如在《兰花花》中的“青线线,蓝线线,蓝圪英英的彩,兰花花……”,直观性地让听众感受到陕北民歌中非常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方言演唱,表达出了浓情的地方性特色,带给听众亲切感,通过这些地域性方言的使用,可以让民族声乐作品更具艺术风韵和感染力。
民歌的创作,源于劳动人民集体的力量和作用,凝聚了人们在劳动的过程中各种情感、情绪和感受,并承载了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经验和智慧。因此民歌是在人们劳动的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发展起来的,并逐渐使得民歌成为当前我国人民群众对情感表达和寄托、文化传承与发扬的一种重要形式之一。在王志信的民族声乐创作中也融入了很多民族特征的元素,呈现出了非常中国化、民族化的特点,具体是通过在作品中使用很多民族民间的音乐素材,并在这种音乐素材的选择过程中更加侧重于对那些优秀原生态民歌音调的优先选择,然后对其进行重新加工、改编,不仅传承并保留了传统民歌的特色和风韵,更是对这些传统民歌的再创造。在王志信改编的民歌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包括《兰花花》、《孟姜女》,这两个作品主要是把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作为选题素材而创作出来的,并在改编创作中非常注重对地方特色、民族风格等这种原生特点的保留,然后从调式、节奏以及曲式上进行了创新性改编,所以他的这类作品表现出了很强的民族性和时代性,这也是王志信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中最为鲜明突出的一大特点。其中,最为著名的陕北民歌《兰花花》,其歌曲的体裁属于陕北民歌中的信天游,其原来本身的民歌上下句结构只有八小节,并整首歌曲是叙事性的歌词,有着非常鲜明突出的地域特色。这首作品主要是渴望自由生活的一种情感表达。在王志信的全新改编创作中,《兰花花》的开头和结尾都保留了原民歌所具有的旋律特点,从原曲的第三段起则从旋律、节奏以及调式有了非常创新化的改编,同样以叙事的方式让故事情节得到延续和发展,并使得情节有了更多的对比性,在其中融入了《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音调,节拍由2/4拍改成了4/4拍,沿用了原民歌中的两段歌词,然后围绕整个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主线,通过使用戏曲唱腔中紧打慢唱等音乐形式,不仅拉长了整个作品篇幅,同时也从情感上有了更大起伏变化,让歌曲所具有的艺术性、戏剧性效果更加强烈。
戏曲的发展是以民族声乐为基础的,当前我国的戏曲剧种有三百多个,属于世界多剧种国家之一。因此,可以说民歌推动戏曲产生并发展起来,但与此同时,戏曲也在潜移默化地推动传统民歌不断向前发展。王志信的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中存在很多戏剧性因素,其首要因素表现在选择什么样的故事原型和题材类型的问题上,因戏剧性因素集中表现在叙事性的艺术歌曲中,例如最具戏剧性特点的作品《木兰从军》、《孟姜女》等。其次是利用戏曲的表现手法来感染和影响观众。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让戏曲的曲调和韵味得到了保留,同时也使得戏曲艺术继承了民族声乐艺术,并将民族声乐艺术进行了创新发展,让音乐艺术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效果更加突出和有特色。王志信的民族声乐作品创作主要是对一些曲艺元素、传统戏曲中的板式唱腔的借鉴融合,才实现了其作品所具有的独特风格,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性和时代特色,让音乐更具感染力和冲击力。
艺术作品的创作本身即是对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诠释与体现。每一首声乐作品的音乐艺术价值及魅力,在于作品与时代之间的密切联系,带给人们时代的声音、情感和共鸣。所以民族声乐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应善于融入一些具有时代性质的审美特征,而王志信的大部分民族声乐作品中就具有非常鲜明突出的时代特征。在他众多作品中,不仅突出了新时代的气息和精神,同时也展望了未来,表达了对未来的向往。在他的作品中,《中国的春天》、《我的珠穆朗玛》、《可可西里的故事》等都是融合了时代特征的声乐代表作,并通过这些作品引起社会及人们的共鸣,传递一种积极的正能量。
声乐艺术的根本是通过对语言的运用来实现艺术性的表达。所以语音与最终声乐表达出来的效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也就决定了当前声乐演唱者对语音中的咬字吐字非常重视,在声乐演唱中必须做到字正腔圆,对语言的规律进行准确的把握。在声乐演唱中,最根本的要求主要是咬字吐字的规范性问题。若一个演唱者在歌曲的演唱中没有清晰的吐字,那么歌曲呈现出来的效果也会不尽如人意,无法让观众找到情感的共鸣。所以在演唱声乐作品时,必须有非常清晰、准确的咬字吐字,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确切表达歌曲的情感和内涵。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中,其咬字特点是“横咬字、宽前咬字、靠前咬字”,共鸣特点是高频泛音较多,声音位置应靠前且高昂明亮。
王志信的声乐作品普遍带有一种比较特殊化的审美倾向,有着非常浓郁深厚的民族风味。在演唱其作品时,应侧重于对作品中这种特殊韵味的维护,特别是其中有关润腔技巧的运用。从声乐作品所具有的个性化特点而言,王志信的声乐作品所具有的这种润腔技巧,有着其独特性,使其更加不同于其他民族声乐作品,民族韵味更加浓厚。所以在演唱他的作品时,应准确把握好作品中的这种润腔技巧。一旦缺失这种极为独特的润腔技巧的演唱,也就无法真正表达出王志信作品所特有的音乐艺术风格。最为典型的即是“拖腔”这种原本是戏曲中普遍使用的一种表现手法,而王志信非常灵活而有效地将其融合到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中。例如,在《黄河壶口》中的“黄河壶口啊一壶老酒啊,盛满了五千年的欢乐和忧愁”。要唱出这歌词中的“酒”时,主要是通过拖腔来完成。
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对气息的控制尤为重要。一个演唱者演唱水平的高低与其气息的拿捏控制有着直接的关系。对于任何声乐作品的演唱,不管是悲是喜,或快或慢,都必须有效控制好气息。如果气流过快,那么其噪音音质较为突出,则会影响整个音乐作品的美感效果;但如果气息太慢,那么此时则可能发生气跟不上或漏气的状况。所以,在对王志信民族声乐作品进行演唱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对气息的合理控制。在气息运用过程中,应达到“声”与“气”之间的和谐、平衡。当男声在唱高音时,应往下拉,唱低音时则注意气应往上提。声音应强劲而浑厚,气息应保持平稳、均匀。在演唱《黄河壶口》的过程中,不需要像美声唱法一样,深深地压住气息或过低地拉住支点,而是应把后腰肌向下向后沉,使得气息慢慢往上或往外输送,这样的方式控制气息则可充分呈现出声音的通透与集中性。
王志信的民族声乐作品创作,其主题主要是曲艺素材、民歌音调或地方风格音调,并对作品的演唱技法进行了中西结合的创新发展,创新了民族声乐的音乐形象及风格,使得民族声乐的创作范围及选择更加宽广和自由。王志信的民族声乐作品,不仅传承发扬了我国传统音乐艺术的精髓,同时也积极借鉴和汲取了国外优秀的创作演唱技法,逐渐凝聚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音乐艺术风格,呈现了独具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魅力。
[1]翟红锦.王志信声乐作品的创作风格及其深远影响[J].艺海,2015,27(7):55-57.
[2]朱菁.浅议王志信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特征[J].大舞台,2016,16(11):19.
[3]盛文峰.浅谈王志信声乐作品的艺术特色[J].金田 ,2013,26(2):74.
[4]冯志莲.民族声乐作品创作的新收获——王志信近年作品初探[J].人民音乐,2012,13(4):17-19.
[5]朱琳.论王志信民族声乐作品的风格特征[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16(9):75-77.
[6]谢春雨.王志信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及艺术特点浅议[J].北方音乐,2014,15(16):17.
[7]董家永.王志信声乐作品的艺术风格及演唱技巧[J].黄河之声,2014,11(15):102-103.
[8]范险恩.浅谈王志信声乐作品钢琴伴奏的演绎[J].大众文艺,2015,23(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