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花琼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福州 350000)
由韦瀚章词、黄自曲的大型声乐作品《长恨歌》是中国第一部清唱剧,它创作于1932年,共10个乐章,因故只完成其中一、二、三、五、六、八、十乐章。创作意图有二:一是当时中国还没有真正属于自己创作的合唱书。二是政治上的借古讽今。当时日军进犯中国,东北三省沦陷,国民党依旧对外不抵抗,对内则加紧反共,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此曲起着针砭时弊、借古讽今的目的。全剧表现的是唐明皇“只爱美人不爱江山”,从而导致“安史之乱”和“马嵬坡御前兵谏”两个有名的历史事件,唐朝也因此由盛至衰,唐明皇荒淫误国,它既是悲剧的制造者,又是悲剧的承受者。
有悲才有恨,由悲生恨,在此剧里,黄自先生采用多种手法表现了“悲”,从而强化了清唱剧的主题——“长恨”。
七个乐章分别为:《仙乐飘飘处处闻》混声四部合唱、《七月七日长生殿》女声三部合唱及女高音男中音二重唱、《渔阳鼙鼓动地来》男声四部合唱、《六军不发无奈何》男声四部合唱、《婉转蛾眉马前死》女高音独唱、《山在虚无缥缈间》女声三部合唱、《此恨绵绵无绝期》混声四部合唱及男中音独唱,各乐章的安排具有层层递进,不断强化悲的过程,且表现形式多样,多层面表现悲剧性主题。
此剧共包含了三种“恨”。一是六军对杨贵妃和裙带关系杨国忠以及唐明皇荒淫误国导致“安史之乱”,唐军在潼关溃败,死伤无数,极端悲惨,后安禄山又长驱直入长安,唐玄宗匆忙南逃,六军在护卫皇帝及妃眷逃向四川的行军中而产生的“愤恨”;二是杨贵妃对唐明皇身为皇帝却迫于六军的愤懑情绪而无奈命令高力士处死她的“悲恨”;三是唐明皇失去杨贵妃以及被迫退位后的“孤恨”。但是全剧并非从头至尾都是悲情,相反,黄自先生却使用前后的对比手法进行体现。
1.第一乐章与第十乐章的对比
第一乐章体现唐明皇天天沉迷在高处入青云的骊山宫的“霓裳羽衣”红袖翻云,宛似菡萏迎风招展、飘飘、欲去却还身,更玉管嘹亮,问人间那得几回闻”中的“极乐”世界中,而在第十乐章则体现唐明皇依然是在骊山宫,可是,这时的他却是被迫退出皇位,独自呆在骊山宫内感受“凄凄秋雨洒梧桐,荒凉南内玉阶空,以及杨贵妃连魂魄都不曾入梦”,只能天天感受着“惨绿愁红”及“如今怕听淋铃曲,只一声,愁万种”的“极悲”,这种强烈的对比所产生的情感上的强烈反差,使得悲剧性效果更强,更具艺术感染力。
2.第二乐章与第六乐章的对比
该乐章表现的是唐明皇七月七日在长生殿与杨贵妃定情,两情绻绻,情意绵绵,并立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誓言。而第六乐章则是唐明皇迫于六军的愤懑情绪和强烈要求,无奈下令高力士处死杨贵妃,亲自背叛爱情誓言,这种背叛也是一种必然,唐明皇“只爱美人不爱江山”,导致江山摇摇欲坠,政权不保,自身难保,也就无法保全杨贵妃的生命,这种悲剧是其自己荒淫无度,不问朝政,滥用杨贵妃的裙带关系杨国忠等造成的,具有必然性。这两个乐章李杨由情意绵绵的坚定誓言到后面的李亲自下令处死杨悲惨结局的这种对比使得悲剧感最大程度的扩大。
不协和音程具有不悦耳、不和谐,给人以不稳定、不安之感,从而表现人物内心的不平静、惊慌、悲伤、愤慨、绝望等情绪。
一部声乐作品的情感表达最直接的手段就是体现在旋法上,该清唱剧为体现其悲剧效果,在旋律中大量的使用了不协和音程,不断加强了音乐的悲剧色彩,强调主题的悲剧性。这主要体现在第二、五、六、十这四个乐章上。
第二乐章是一首爱情二重唱,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两情绻绻和山盟海誓。此时二人的爱情虽甜蜜,但杨贵妃依然内心存有对这种奢靡生活缺乏社会基础及得到唐明皇专宠却又怕红颜老去而失宠的深深担忧,这也是作曲者的伏笔。在杨贵妃唱段的“只恨人间恩爱总难凭,如今专宠多荣幸!怕红颜老去,却似秋风团扇冷”处,即第16—23小节中,旋法上共使用了1个减七度、两个小二度、3个小三度音程来表现。
第五乐章第一男高音处的第10和19小节,两句重复的“遥遥蜀道长”中分别用了la到上方的升rei形成增四度和八度大跳后旋律下行加上重升sol到fa的增二度音程的使用,这种通过对音程的扩大,在听觉上产生扩张感,从而在视觉上体现“蜀道的长和难”,增强了六军对杨贵妃和杨国忠的恨,直至到最后爆发,强烈要求唐明皇下令杀死杨贵妃。
第六乐章第4-5小节“只怨缘悭”的“怨”字处使用了重升fa,形成一个增二度,有效的强化了杨贵妃内心的悲恨;第8小节“回肠欲断”中的“断”字升sol,与前一音形成小二度关系、第10小节“情难断”的“断”字处的还原mi与前一个音形成小三度关系,这两处使得音调色彩极端暗淡,强化了表现唐贵妃面对即将被处死的极悲心情。
第十乐章女高声部第3小节“凄凄秋雨洒梧桐”的升sol经过一个上助音往下行到fa,与fa形成一个增二度的关系,第7小节“凄凄秋雨洒梧桐”处的降la与后面的sol形成小二度关系,这两处给人一种忧郁、黯淡之感,仿佛滴滴秋雨洒落在唐明皇那颗孤寂的心上,加重了凄凉感。第17、18小节“惨绿愁红”的升rei到mi的小二度,si到dol的小二度,dol到la的小三度,强化了唐明皇内心的悲凉感。
主题动机是音乐作品的灵魂,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常在音乐作品中多处出现起到强化情感主题的功效。黄自先生在这部作品的许多乐章中采用了主题动机,而且这些动机都短小、精悍。如第三乐章的1-2小节,主题动机三个装饰音快速级进到主干音并做同音反复而成,这种级进给人以动感,同音反复加强奏则代表一种力量;这个主题动机在3-4小节重复,且处理为弱奏,给人一种蓄势感,这样前后的力度对比,犹如敲响的战鼓此起彼伏,表现了边关局势逼人,危机四伏的紧张气氛,表明安史之乱爆发,政治悲剧已酿。
最为典型的是第五乐章的主题动机,它是在第1-2小节中左手内声部的三度向下并级进下行的短旋律,给人以一种沉闷、压抑、怨恨、凄凉、悲惨之感。在此乐曲1-8小节中连续重复4次,且处理为强奏,强调了征途的苦和蜀道的长,导致六军怨气不断聚集并最后爆发。这个主题动机悲剧效果特别明显,是全剧的主题动机,它在除了第一乐章外的各个乐章的重要乐句处均有出现,且为了表现不同程度的悲情而做了变形后再呈现。如第二乐章21-22小节的“团扇冷”处,表现杨贵妃内心惧怕以后会因红颜老去而失宠的情感;第三乐章76-77小节的“那管他社稷残”,表现民众对唐明皇荒淫无度的愤慨情感;第六乐章3-4小节的“易摧残”,表现对爱情及悲惨命运的怨,13-15小节的“血未干”,表现血泪相和流的惨;第十乐章17-18小节的“惨绿愁红”表现唐明皇的凄苦情绪,44-47小节“再也难逢”表现唐明皇对杨贵妃魂魄从未入梦里的深深绝望。这个主题从头至尾的贯穿使得全剧的悲剧性色彩浓烈,体现了“悲剧性”的主题。
在清唱剧中,其和声和伴奏织体都非常丰富,加上频繁的离调转调,不断渲染各种情感和烘托气氛。如第二乐章,杨贵妃唱段的和声进行不断的变化,从13-23小节调式为B-F-#c;其和声进行为:B:VI→ii→V7→I7→VII0 65;F:VII02→b9V9→I→VII0 43→I6→b9V9→ii;#c:II56→VII07→i6→VI→ii+6→V13,这样的和声进行营造不安情绪,给人一种不稳定、不安定的感觉,表现杨贵妃内心的不安和不详的预感,是曲作者的伏笔。
第六乐章全曲均采用小调且多变,1-19小节的调式变化为#c-d-#c,其和声更是丰富多变,这样的调性色彩和和声进行有效的营造了刑场的气氛,表现了杨贵妃面对死刑时“回肠欲断情难断,珠泪虽干血未干”悲痛欲绝的心情。其和声进行为:#c:i→i7→#IV56→i→V7→V07→#VI 07→b3III→V0 43;d:#iV0 43→i64→V+67→i→#iV0 65;#c:V0 65→b7VI7→i64→V。
综上,黄自先生在这部作品中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来强化悲剧性效果无疑是成功的,该作品成为了中国合唱创作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