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式报道让文字新闻具有可视性

2018-01-24 02:51杨晓勤
视听界 2018年3期
关键词:可视性李四光孔繁森

杨晓勤

与电视新闻相比,文字新闻有很多无法逾越的限制,比如同步、直观、直接、丝毫不差地记录等。但是,一个好的记者,应该通过深入的采访和对新闻事件的敏锐感触,用手中的笔给读者带去如临其境的文字,生动、具体、详实地再现新闻,收到回放现场的效果。这种可视性和可读性,是每个文字新闻记者孜孜不倦追求的理想。

一、可视性让文字有了现场感和画面感

虽然没有电视新闻的同步画面,但文字新闻自有其独特的魅力。文字描述中的纵向深度有着很大的想象空间,这不同于电视镜头的千篇一律,这种想象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它是一个人的生活、情感、阅历、思想的反映,因人而异的。这种个性化的延伸,让文字灵动起来,使文字有了张力。

文字新闻中,从来不乏可视性很强的优秀作品,如《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一文中,孔繁森第二次进藏前与老母亲依依话别的场面,短短两百多个字里,饱含着远行儿子的不舍和一个支持儿子事业的母亲情怀:

“要走了,孔繁森默默地站在母亲面前,用手轻轻梳理着母亲那稀疏的白发,然后贴在老人的耳朵旁,声音颤抖地说:‘娘,儿又要出远门了,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要翻好几座山,过好多条河。’‘不去不行吗?’年迈的母亲抚摸着他的头舍不得地问。‘不行啊,娘,咱是党的人。’孔繁森的声音哽咽了。‘那就去吧,公家的事误了不行。多带些衣服、干粮,路上可别喝冷水……’想到也许这是同年迈多病的老母亲的最后一面,孔繁森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情,‘扑通’跪在母亲面前: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娘,您要多保重!说完,流着眼泪给母亲深深磕了一个头……”

这个瞬间像一个特写镜头深深定格在读者的心里,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空洞的说教,只有一个白描的离别瞬间。这个画面胜过千言万语,直抵读者的内心深处。

二、亲历式和镜头感,是实现文字新闻可视性的有效手段

亲历式报道,是从记者亲身经历的角度采写新闻,它使新闻由第三者的转述变为当事人的叙述,是一种现场化、形象化的报道,就像记者代替读者去“经历”新闻,每个读者感觉自己就是采访者,有了直击现场的感觉。这种报道现场感强、真实性强、生动形象,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增强了新闻的现场感、真实感和事实的说服力。

《中国青年报》的“冰点”特刊对我影响巨大。1999年,刚跨入新闻界,没有多少新闻业务知识,对各种写法无从得知。看到“冰点”特刊的第一篇文章就是《笨拙的锤子》,写的是一个偏远山沟里几个文学青年不管生活多艰难,都不放弃对文学的追求,这个小小的文学社定期油印自己的作品作为社刊,领头的人是一个残疾人。其实,这不算是一个多大的新闻,但这篇作品一开头就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在寒冷的一月,我去了大西北,一路过兰州,走陇西、到漳县。一进漳县,就像一头跌进了大山里,近处是山,远处是山,满眼都是山。问及这里的地方特色,一个漳县人咬着牙告诉我:‘穷穷穷……’我们顺着漳河而上,走进白雪茫茫的山里,找那群办《金钟》的穷汉子们。”

那时我并没意识到这就是亲历式写法,只是觉得自己和这位记者一起走进了大山,追寻这群人苦苦坚守文学爱好的内心挣扎。

不久后,我去睢宁采访,那时的交通并不便捷,从凌晨四点开始乘车、转车,到下午三点还没见到当事人,心里难免着急并感慨,因为采访的是一个残疾人,所以我自然就想到了最近看的《笨拙的锤子》,不自觉中我也采用了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开头是这样写的:

“6月20日从凌晨四点到下午三点,我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不停地换车。出租车、火车、快客、中巴,最后从镇江到了徐州睢宁的杨圩终于无车可乘了,而这里距我要去的金武村还有近十里路。无奈,只好请一个修摩托车的年轻人用一辆旧摩托车把我送过去。”

通讯《一个用嘴写字的人》得到了好评,这也是我没有想到的。应该说,是那把“锤子”敲醒了我。

“冰点”特刊很多文章都采用这种亲历式的写法,以这种方式开头的文章让人置身其中,一下子“入戏”了,觉得“我”就是这个记者,这个记者就是众多读者中的一员,亲历其中的酸甜苦辣,读者自然被吸引了,对作品有了更高的认知度。

三、如何写出具有可视性和镜头感的文字新闻

为了达到有镜头感的可视性,文字新闻可以借鉴电视新闻中的慢镜头、特写、快进、回放等手法,具体到实际采写过程,离不开深入采访、有镜头感的细节和生动传神的语言。

(一)深入采访

只有记者先被感动才能写出感动读者的好作品,这就需要记者采访时深入再深入,细致再细致,放下身段,把自己置身于采访对象的位置,用心体会被采访人的感受与心情。

《工人日报》记者在采访北京公交系统劳动模范李素丽时,先没有和她打招呼,而是以乘客的身份上了李素丽的车。售票员李素丽的新闻主要发生在车上。记者用了五天时间跟她的车,跑了13个来回26趟,后来李素丽认出了他们,他们成了朋友。记者现场观察,现场体验,把耳闻目睹的事实写成了《北京有个李素丽》,用真情打动了读者。

(二)有镜头感的细节

文字新闻的写作同样可以运用影视中分镜头脚本的创作方法——把一个个细节变成分镜头,通过流畅的“影视片断”,让人物形象、神态更鲜活,心理活动也体现得更充分。

报道李四光的通讯《亚洲大陆的新崛起》,一开头就是以细节抓住读者的:

1949年9月底的一个夜晚,英吉利海峡的朴次茅斯港口,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国人,快步踏上了一艘开往法国的渡海轮船。当他穿过英伦海峡的迷雾,迎着海风走上甲板的时候,可以看见他的脚步稳重、矫健;他每走一步的跨度,总是0.85米——这是他多年从事地质工作、长期在野外考察养成的习惯;他平时迈开的每一步,实际就成了测量大地、计算岩层的尺子。这位用准确尺寸走路的人,就是李四光。

这里的“每走一步的跨度,总是0.85米”,是最能体现李四光个性特征的一个细节,像电视中的一个分镜头,读者仿佛看到李四光正健步走来,他迈出的每一步都准确无误。显然,这是画龙点睛之笔,有了它,李四光的科学与严谨的态度跃然纸上,比“他很敬业、很严谨”这样的话更具说服力。

(三)生动传神的文字

用简洁的文字再现鲜活的场景,这是大多数写作者的苦恼。这要求写作者用画简笔画的技巧,避繁就简,寥寥数笔,笔下的人物神情兼备,跃然纸上。这方面,我们可向古诗词学习,不多的几个字,就是一幅非常有意境的画。比如:“大漠孤烟直”“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云破月来花弄影”“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等等,都极具画面感。

当然,无论是镜头感的可视性还是生动活泼的文体文风,从意识到做到,有漫长的路要走,通过不断实践和感悟,会慢慢抵达。

猜你喜欢
可视性李四光孔繁森
科学家公益宣传
——李四光
EN 17353∶2020《防护服 中等风险情况下的增强可视性装备》
中国地质学之父
李四光家风
孔繁森
高原上的追寻——沿着孔繁森的足迹
从穷孩子到地质学家
纪录片《好人好官孔繁森》首映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孔繁森:一腔热血洒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