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欣
站在历史长河的这端,回望或迂回或浩荡的过往,我们能更好地了解脚下的土地和面向的未来。这是《苏州史纪》的创作初衷。
电视系列片《苏州史纪》由苏州市委宣传部和苏州广电总台联合出品,是全国范围内率先打造、推出的大体量城市影像史。创作组历时近4年,采访80多位专家学者,积累2万多分钟高清素材,全景采撷吴地遗址遗存并结合大量情景再现,经由中国社科院历史所、江浙沪高校和文博系统专家的指导、把关和参与创作,最终完成了28集总时长近700分钟的节目。《苏州史纪》电视播出平均收视率达4.02,市场份额13.2%。作为创作者之一,我认为,《苏州史纪》的创作努力把握好了三个“度”。
《苏州史纪》的创作目标是全面展示苏州自先秦至辛亥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揭示苏州对中国和世界文明历史进程的贡献,以苏州文化为切入点彰显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
实现这样的目标,首先应尊重历史,如果戏说历史,创作上所有的努力都会化为乌有。很幸运,苏州是文献之乡,地方史志、乡邦文献浩如烟海,创作者需要做的更多是甄选,以及甄选之后的努力开掘,所谓小切口大深入。创作组的史学顾问班底几乎囊括了苏州高等院校史学领域的专家,他们为节目创作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史学框架和蓝本。
尊重历史,首先体现在节目的选材上。从史前一万年太湖三山岛旧石器文明到1911年苏州辛亥光复,这座城市走过了漫长的历史时光,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不胜枚举,以什么样的标准来确定分集内容并串联起完整的历史线索,是摆在创作者面前的首要问题。苏州的历史发展是一条前进的驼峰线,在民主共和时代到来之前,它出现了两个高峰,一是春秋战国时代,勃兴忽亡的吴国创造了冷兵器时代冶炼技术的传奇,更为后世留下了太多的艺术创作的母题;二是明清时代,正如专家所说,明清两代是中华文明的苏州时期。对苏州历史的展示,应站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文明发展史的高度来加以遴选,如果某个历史人物和事件只是对苏州发展有影响,那么它在整个系列片里的位置和体量只能是评弹里所谓的“弄堂书”,从简为好。28集的节目体量,不是预先设定的,而是根据上述标准遴选的结果。
尊重历史,也体现在具体历史对象的表述上。历史存在很多的盲点,或者无从查考,或者众说纷纭。我们确定的标准比较严谨,没有信史记载的,没有实物佐证的尽可能不涉及,如考虑到受众对历史演义的期待心理,一定要说时也尽可能以第一人称讲述出现,后者代表个人观点;而如果在解说中无法回避,则一定加上“相传”“据说”等。比如吴越故事中家喻户晓的西施是否存在一直是史学界争论的话题,所以节目只在讲述范成大与范蠡相似的人生轨迹时一带而过。近四年的创作周期,我们仿佛在历史密林里穿行,有时柳暗花明,有时道阻且长,我们笑称历史到处是“坑”,一不小心就会掉进错误的泥潭。《苏州史纪》里有几十幅动画地图,这些地图的底本专门请历史地理专业老师绘制,它们有本可依并经过反复斟酌。比如太湖东山,如今是半岛,但至晚在乾隆年间时,它还是四面环水的岛屿,当时刊印的《太湖备考》上的地图就是明证,我们在节目中,遵从了历史地理的事实。
尊重历史,还体现在史观上。既不能以当代视界苛求古人,也不能因现实目的粉饰历史。对历史的回望应持有客观、辩证和发展的眼光。对于众说纷纭的人物、事件和现象,则坚持主流史观。比如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史学界正努力摆脱阶级斗争史观的影响,但正面评价太平天国运动依然是主流史观,创作中我们以此为基调,但也涉及了相关的客观描述和评价。地方历史的演绎往往会陷入“乡愿情结”,对此我们也高度警觉,比如对吴王张士诚的讲述,苏州人是感念这位失败的吴王的,至今依然有祭奠追思的习俗,但节目更多地是去分析其失败的历史教训。
一座城市的今天来源于它的昨天,历史和现实是可以也应该双向观照的。《苏州史纪》运用历史和现实的交叉叙事,鉴古知今,使节目拥有了选材、开掘的准确性和现实意义;注重历史横切面的细节把握和视域拓展,所谓“知人论世”,跳出就城市说城市的局限,在一个更广大的背景上以比较的眼光看待城市的历史进程、思想文化艺术的创造。
对历史的开掘最终是为了发现其中至今闪光的东西,最好的历史陈述,能让人看到未来。《苏州史纪》中不乏历史和现实的相映成趣和互为触发。如讲述造园艺术的《人景壶天》和手工艺术的《吴中绝技》,园林和手艺如今依然是苏州最具个性光彩的文化表征,节目由现实看历史,以今人讲古人,其着力点在历史陈述,着眼点则在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讲述,应将其放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组成的坐标轴中,这样才能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使节目内容的呈现由点及面。我们都知道明代苏州知府况钟是断案如神的“况青天”,但况钟最应为人记取的其实是他在地方财政改革方面所做的贡献,将况钟放在明朝初期特定的历史背景上加以考察,能更全面地了解和理解他的所作所为,也能对他的历史贡献有更清晰的认识。
含纳历史的厚度,除了史料拓展,还有实物开掘。纪录片归根结底要以影像说话,《苏州史纪》创作之初,除了聘请历史研究顾问,还邀约了考古等文博系统的专家,这让节目影像系统的打造受惠良多。节目里摄录了苏州大部分最具典型意义的遗址遗存,几乎将苏州各主要博物馆最具代表性的珍藏尽数展示。很多文物补充和丰富了文献记载的不足,也有很多文物是第一次收入镜头展示在公众面前,这一方面增强了节目的知识性和可看性,另一方面也生动确证了历史与现实的交融。
黑格尔说“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有余温”。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历史,他们经历过无数的曲折沉浮,也体验了无数的悲欢离合。历史现场是文化现场,往往也是生活现场。因此,节目对历史的讲述始终以人物和事件为前景,以“以人带事、以事说史、以史论理”为创作思路,既是客观讲述,也浸润着情感体验,努力达成史实、史观、历史情怀的浸润统一。
以人带事和以事说史的极致追求是历史内容情节化和历史人物性格化。《复社风云》讲述晚明复社主盟张溥的故事。大家熟知的《五人墓碑记》是张溥早年的文学作品,除了文学家,他更重要的身份是政治活动家。他开创的复社影响了晚明政局,也集中体现了传统士人尚实学、重气节、行正义的价值取向和用世精神。节目将张溥置于一系列交错的人物关系中,他和同窗张采是相濡以沫的挚友,他和状元首辅周延儒的关系冷热交织、至今成谜,他和“奸相”温体仁则势同水火。《明史》评价温体仁“为人外曲谨而中猛鸷,机深刺骨”。对此节目设计了一个细节加以表现,密室长窗下温体仁来回踱步,忽然发现条案上有一只小虫在缓慢爬行,他下意识地伸出手狠狠地摁了下去。张溥离世时年仅40岁,史书谈及他的英年早逝,有四个字触目惊心——“忧能伤身”。
将历史人物置于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事纠葛中,或者凸显其最具冲突性和光彩的若干人生片段。我们的目的不是罗列人生履历,而是希望照见一个时代的“心灵”,对那些身处不同时代如今依然闪耀在人类文明星空上的先贤,我们由衷秉持陈寅恪先生所说的“同情之理解”。
所谓维系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维系和留住的最终是那些不朽的人文精神和卓越的文化品格。在苏州这方土地上,涌现过“先忧后乐”的道德风范、践行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家国情怀,更有无数人自强不息,不懈于“革故鼎新”“成仁取义”,这样一些人物锻造了传统中国的士大夫精神,使物质繁华的苏州拥有了文化的富足,也奠基并不断丰广着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高度和文明根系。通过“以人带事和以事说史”,构架起历史和现实的桥梁、打开古人和今人的对话、完成传统与现代的承继,《苏州史纪》意欲达成的,是关系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的“以史论理”。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浩荡的历史如此,沧海一粟的节目更是如此。对于观众来说,《苏州史纪》开启了一扇小小花窗,从中可以窥见历史山水的轮廓;而对于创作者来说,每一个节目的完成都像长途跋涉后的码头,驻足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出发。最后,谨用《苏州史纪》中的两句话作结并与大家共勉:春秋易代,我们慎终追远;继往开来,必定光景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