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丽的错误

2018-01-24 02:57俞子正
歌唱艺术 2018年8期
关键词:夜泊寒山寺孤山

俞子正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霜天、落月、枫桥、小舟、孤灯,夜深人静,寒山寺近在咫尺,钟声悠悠飘荡在夜空 一幅淡淡的水墨画,美丽得让人心驰神往。《枫桥夜泊》,中国古典诗词中最迷人的绝唱。

如此的美景、如此的美诗,无疑是要教给子孙后代的,于是,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上说:“月亮落下去了,乌鸦不时地啼叫,茫茫夜色中似乎弥漫着满天的霜华,面对岩上隐约的枫树和江中闪烁的渔火,愁绪使我难以入眠。夜半时分,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凄冷的钟声,悠悠然飘荡到了客船。”

“愁”,给这首诗平添了许多沉重和遐想,这个“愁”美丽得让人默默地感动,我相信一定有过许多文人,在寒冷的夜晚孤身去寒山寺边,试图体验理想中的美丽和浪漫。

就是这个“愁”,酿就了一个浪漫的、最美丽的错误。其实,这首诗应该没有“愁”,在姑苏西南有一山,与枫桥遥遥相望,那座山叫“狮子山”,也叫“愁眠山”;在静静的深夜,静静的江桥、枫桥遥对着静静的一座山,安静而平静,何来忧愁?

可是文人们不甘心这样简单,非得让静静的夜景有所感动,于是,人们把这座山的名字拆开,变成一个“愁”和一个“眠”,终于如愿以偿、点燃了世世代代浪漫的遐想。

可是这还是显得勉强,如果“愁眠”被说成是愁得不能入睡,那好像是说不过去的,愁应该是睡不着的,那么,岂不应该叫“愁无眠”才对?

甚至有教科书说,“愁眠:因愁而未能入睡之人。后人因此诗而将当地一山名为‘愁眠’。”真不知先有鸡还是先有卵矣?

也许因为很多文人和语文老师不是苏州人,他们也许没有空去寒山寺周围转转,找当地苏州老人聊聊天。于是,就一代代地错过来了,然而,这不错得很美丽吗?牵强得很浪漫吗?

有人说这无法考证,其实不然,苏州许多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都晓得愁眠山,都知道现在叫狮子山,也曾叫孤山。苏州地方志也记载:愁眠,运河西岸,离寒山寺大约两公里远的两座山之一的“愁眠山”,又名“孤山”。

有人说这样理解很美,比知道“愁眠”是一座山更美,因为不仅仅写了景也注入了情。是的,这个“愁”愁得很美,给这首诗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遐想,给许许多多同样心绪的人们带来了无边的“愁”,也给许多文人带来了论证和考古的机会,引出了许许多多关于它的论文。

我想说:仅仅写景不美吗?霜天、冷月、枫桥、小舟、孤灯,夜深人静,远远的孤山在梦里,其实那时候没有灯光,也许孤山根本看不见,只是遥遥相对。近在咫尺的寒山寺,钟声悠悠,难道不美吗?

人们常说“触景生情”“借景抒情”,翻开唐诗,其实仅写景不牵情的大有诗在,而触景生情的诗一般都有起承转合,大都前两句写景,表现心情的往往在第三句出现或在最后点题似乎才合乎常规。譬如: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还譬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就算把猿当成人的话,它的叫声也是在第三句才出现。

可是,几百年来的文学家们对《枫桥夜泊》却迫不及待了,一定要在第二句就想心思了,因为,她太美了。

苏州名胜古迹多不胜数,有一座座精致得无懈可击的园林,还有数不清的小石桥小巷,还有轻盈婉转的吴语,美得让人不忍听懂……

来苏州吧,来诗歌里吧,来画里吧,也许我们还可以酿就一些更美丽的错误。

猜你喜欢
夜泊寒山寺孤山
寒山寺:一个诗里的地方
枫桥夜泊
山水 [外二首]
西 湖
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做无用的事
丁酉春日重过寒山寺三首
夜泊(外五首)
姑苏情·独于寒山寺感兴
林和靖与梅云——孤山梅林里的爱情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