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岭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好习惯,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时间的磨炼。声乐学习也是如此,可以说歌唱的学习过程就是歌唱习惯养成的过程。但,真正养成好的歌唱习惯并不容易,它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因为歌唱不是简单的发声,而是附着了人的文化审美、思想情感等因素,生活阅历、学习经历、学习方法等都会对歌唱习惯的形成产生影响。下文,将从声音观念、审美意识、心理因素、语言能力、曲谱选择和训练手段等角度入手,剖析良好歌唱习惯的形成因素与条件,以期帮助声乐学习者更高效且更牢固地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声音观念的形成源自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可分为线性思维和非线性思维两种常见类型。学习声乐的人既要有线性思维,又要有非线性思维,两者应相得益彰。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人只习惯一种思维,把一些理论观念和知识生硬地搬到声乐教学和演唱上,甚至把这些教条化,这样学习往往容易陷入误区、爱钻牛角尖,使歌唱变得僵硬和呆板。声乐教学实践中有很多是抽象的思维,也有很多无中生有的比喻、假设,就连大家常说的丹田气也不是生理意义的概念,因为气在肺里。这样一来,是不是说学习唱歌只用抽象思维?答案肯定不是。有的学生学了好多年声乐,你问他气要吸在哪里?他会指着肚子说,吸在这里。更有甚者,居然不了解肺的构造和具体位置。正确的教学手段所选用的非线性的抽象、比喻必须要有生理解剖、身体力学、声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理论依据,如果过于空洞,甚至教师把一些只有自己能听懂的话讲给学生,显然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声音观念的正确与否,同样对歌唱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正确的声音观念主要是靠教师的灌输和聆听优秀歌唱家的现场演唱或录音、视频,以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慢慢积累、思考。有什么样的声音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歌唱习惯。比如,有的从事民族声乐的人拒绝对美声唱法的借鉴,习惯把两者对立起来,甚至把“撑”喉咙、声音位置低、咬字不好等都说成这是美声唱法的弊端,这是对美声唱法的误解和无知。这样的认知就会造成其对包括美声唱法在内的所有先进唱法借鉴的排斥,越走路越窄。
我们经常说,学习声乐的人唱到最后是唱文化。学习西洋唱法要研究西方文化,学习中国唱法的则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在学习歌唱中,要学会站在文化和审美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进而形成一种自觉。在教学和演唱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其实都出在文化与审美的欠缺上。比如有的人误认为美声唱法是“只重声音不重字”,拿着唱意大利歌剧的感觉唱德国艺术歌曲,有的歌者从巴洛克一直唱到威尔第、瓦格纳,不分声部、不分声音类型拿过来就唱。而有一些搞民族声乐的歌者唱古典诗词不懂营造诗词的意境,不懂留白、不懂咬字归韵,甚至出现唱错字、唱白字的失误。
无论是学习美声唱法还是中国民族声乐,都要研究各自的语言特点、音乐风格、审美习惯、表演和表现方式等。搞美声唱法的要了解欧洲声乐发展史,了解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不同作品的演唱风格。搞民族声乐的更要亲近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其中包括中国的文字、古典诗词和吟诵、戏曲曲艺、传统民歌和民族器乐曲、书法绘画、民族民间舞蹈。我把它们称为民族声乐的“六亲”。“六亲不认”的民族声乐,一定是不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精神气质而被中国人接受和喜爱的。近些年,我国的声乐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是体制的原因,但更多是文化的缺失而导致的审美混乱,这些都在影响着我国声乐教学水平的提高,并对学生建立良好的歌唱习惯形成负面影响。
心理因素被称为事物发展第一位的内因作用。在学习歌唱和舞台实践中,心理因素往往统领和影响着学习和演唱整体状态。简单地说,不同心理状态的人在学唱歌时表现就完全不一样,甚至南辕北辙。比如有的人急功近利,往往中声区还没打好基础就急于唱高音。特别热情、爱表现的人容易用情过度、用力过猛,慢热、高冷的人音乐表现总是缺乏激情、难以感动观众。还有的人课堂上唱得特别好,一到台上就很紧张,甚至演出头一天就失眠;有的人正相反,一上台就高度兴奋,结果往往是发挥。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造成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人与日俱增,而心理问题对声乐学习和建立良好歌唱习惯的干扰和破坏往往根深蒂固。因此,培养积极、健康的歌唱心理,是建立良好歌唱习惯的重要条件,不管是声乐学习者还是教师,对歌唱心理都应该保持足够的重视。
歌唱的最高境界,是像唱一样地说、像说一样地唱。从事声乐演唱的人必须口齿清楚,具有极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朗诵则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声乐学习的必修课。朗诵是语言艺术的再创造,因为它富有节奏和语言音调;也可以说它是语言的音乐,甚至也是一种歌唱。朗诵是完成说话语言向歌唱语言转化、过渡最有效的办法。朗诵讲究语气、停顿、快慢、重音、气口、音调等。朗诵有助于找到歌词的中的逻辑重音、语气重音、情感重音和旋律重音,要注意歌词中的字头、字腹、归韵和倒字问题。在朗诵中揣摩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意境,学会朗诵,往往能让歌唱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演唱者还有要善于模仿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方言,语言能力强的人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音乐的表现力就强,语言模仿力强的人唱歌就会极富乐感和味道。往往语言能力差的人音准也不好,因为语言的学习模仿往往是对语言音调的模仿,音调包括语言的节奏、音程、音高。我国有很多老一辈的歌唱家既能唱普通话的歌曲又能把握好地域性、方言色彩很强的歌曲,比如李双江老师演唱的《想起周总理纺线线》就是按照陕北延安的方言音调创作并演唱的,他演唱的豫剧风格的歌曲《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就是用地道的河南方言演唱的。还有他的经典代表作《船工号子》,李老师运用了四川方言,把船工和江水奋力搏斗的壮美场景表现得跌宕起伏、激情澎湃。谁能够从语言入手,把方言模仿变成一种处理和表现作品的歌唱习惯,谁的歌声就会有味道、有血性、有灵魂!
歌谱是每个声乐学习者必备的学习资料,通过读谱视唱来学习新歌则是每个声乐学子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它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我是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学唱歌的,当时大家都很简朴,每人买一个硬皮笔记本作歌本,把自己喜欢唱的歌抄上去,哪怕五线谱都是手抄的。直到现在,我还保留着老的手抄歌本,这既是对青春的美好回忆也是对歌唱艺术的一种敬畏。
现在网络经济日新月异,任何商品,包括歌谱网上都能买到,有很多学生不去买正规的出版社出版的歌曲集,而是上网去买某一首单曲的谱子。结果,网上买来的谱子很多错音、歌词也是错的,外国作品的词、句则错得更离谱,甚至根本不能使用。专业出版社出版的谱子都有表情术语的提示,对钢琴伴奏也有具体要求,在速度、节奏、情绪、气口等每个环节都有规定。有的声乐学生买谱子是给专业教师和钢琴伴奏看的,自己并不认真读谱,甚至不看。学唱新歌时,基本是靠听别人演唱的录音或视频听会的,这几乎成为一种“常见病”。声乐学习,不是鹦鹉学舌般的简单模仿。学新作品要先把谱子唱会、唱熟、唱透,然后再听录音,搞声乐的人对艺术的敬畏要从对待歌谱开始。因此,首先要用正规出版社出版的歌曲集,其次是认真读谱、尊重原作。这是对待艺术的态度,也是声乐教学的规矩,我们教师要让学生把遵守规矩当成习惯。
练声是声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每个教师每堂课都会给学生练声,通过练声解决呼吸、声音、语言等各种问题,这已经成为声乐课的基本套路和习惯。在美声唱法传统教学中,经常使用作曲家专门谱写的、结构完整、有钢琴伴奏而无词(用一个或多个元音或唱音名)的练声曲。练声曲中涉及音阶、音程、连音、跳音、切分音、琶音、三连音、颤音、装饰音及乐句、气口、断句等各种技巧的练习,同时还对表情、速度、力度有严格的要求和详尽的标识。练声曲盛行于19世纪,欧洲音乐学院的本科生要唱三年的练声曲,还有作曲家把练声曲写成可以在音乐会上进行表演的高艺术含量的作品。常见的练声曲集有:《孔空声乐练声曲》《阿勃特声乐练习曲》《瓦卡伊实用声乐练习曲》等。
我在20世纪80年代在天津音乐学院上学时也唱过很多“孔空”练声曲,并作为考试规定曲目。经常演唱此类的练声曲能够帮助声乐学习者解决很多技术和音乐上的问题。另外,中国传统戏曲演员讲究喊嗓,不同的行当有不同的喊嗓,喊嗓就是他们的练声曲。戏曲的练声曲更讲究、更细化,他们往往和行当、人物、情绪和身段表演结合起来,使练声喊嗓和表演实践更贴切。坚持练声、唱练声曲应该是每个声乐学习者的必修课,并应该成为一辈子的歌唱习惯。但是现在有很多教师上课就唱歌,唱大歌、喊高音,基本不给学生用练声曲,这是不完整、不严谨、不科学的声乐教学。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的练声方法,因人而异、循序渐进,这才是声乐教学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标志。声乐学习者和教师,都必须充分认识到练声对建立好的歌唱习惯的重要作用。许多成功的歌唱家都坚持每天练声,如男高音歌唱家吴雁泽先生每天练声两个多小时,练得浑身血脉通畅,这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他扎实的基本功和长年坚持练声(练习哼鸣)的习惯,使他宝刀不老,七十多岁照样唱出集中明亮而持久的High C,并能渐强、渐弱控制自如。正确的练声方法和习惯是歌者声音的保鲜剂,多唱练声曲对提高声音素养和音乐表现力建立良好的歌唱习惯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