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萍
摘 要 教育家陈鹤琴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幼儿园种植活动可以让幼儿在亲历种植的过程中提高观察、探索、表达、表现的能力,获取相关的知识经验,培养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以及爱心、耐心、责任心等品质,并体验到劳动的快乐。
关键词 种植园地;种植
中图分类号:F3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4-0055-01
新《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种植是孩子们实践、探索的好活动,好奇和探究种植活动强调真实和体验,它为孩子们展现了大自然的本色,激发和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因此在幼儿园的一小块“种植园地”,让每个幼儿都可以从中享受真实体验,从而体验发现和探究的快乐。
一、因地制宜安排幼儿园种植空间
幼儿园种植园地一直以来都是幼儿园在创设环境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幼儿园种植园地的空间是广泛的,一个小小的墙边角落就能让幼儿欣喜不已,幼儿能长时间关注它,寻找各种小草,种下各种种子。因此,幼儿园种植园地的规划应该全域化,就是关注室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尤其是要精心安排室外空间。考虑幼儿园各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考虑相对稳定的种植空间和经常轮替的种植空间。相对稳定的种植空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考虑在现有植物的基础上换种、套种一些植物。经常轮替种植的空间不一定要固定化、一致化,可以规划在幼儿园不同的空间。既可以考虑阳光充足的地方,也可以充分利用有些阳光相对不足的地方,这样,就有了让幼儿在园体验田园生活,回归自然,有了对植物生长及其环境比较的机会,同时也让幼儿能直接体验劳动和收获的快乐。幼儿园种植空间的安排尽可能考虑面积,但面积大小不是唯一的标准,真正合理的标准是能否从本园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
二、种植物种科学选择、合理布局
我们对幼儿园的空地进行了统筹规划,开辟了植物园和种植区。植物园里种植的有只开花不结果的紫丁香、迎春花,既开花又结果的苹果树、柿子树、桃树、无花果,叶、茎区别较大的柳树、竹子,季节性强的落叶植物法国梧桐、银杏树和常绿植物松树,以及三叶草、胡萝卜、小青菜、萝卜、番薯、花生等。种植的多样化为幼儿观察、对比、探索多种植物创造了条件。
在划分种植园地时,我们主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根据植物生长需要。例如,向日葵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我们便将其种在种植园地的周边,以免它与其他植物争营养。另外,它可以遮挡阳光,还可以形成一个天然篱笆。丝瓜我们种植在种植地的道路两边,等到藤蔓爬上架子时,可以形成一个个天然的绿荫棚。让孩子们在下面乘凉。我们还将通风要求高、爬蔓的南瓜种在外侧,将对土壤湿度要求高的黄瓜靠近水源种植。二是根据幼儿观察和探索的需要。如将绿豆与黄豆或红豆挨在一起种植,便于幼儿观察、比较和记录。为了帮助幼儿明确自己班的种植区域,同时共享其他班的种植资源,各班还设计了代表自己班种植内容和愿望的标志。
三、种植活动,人人参与
开辟种植园地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幼儿的能力,让幼儿了解作物的生长过程,感受劳作的艰辛,体验劳动的快乐,形成自己的种植经验。因此,在种植、收获、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让幼儿参与其中。幼儿亲自动手挖地、播种、浇水、除草、收获……通过这一系列的过程让幼儿真正地体会到农民種植的不易,以前挑食的幼儿通过劳作后不挑食了,浪费粮食的现象少了。同时通过幼儿的参与劳作也让幼儿享受到了“做中学”这一乐趣。当幼儿拎着自己种植、挖出的大蒜头、红薯;自己采摘的草莓,那种喜悦的心情是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
为了园区种植地地顺利开展,我们充分挖掘和利用家庭、社区及幼儿园自身的资源。园内的种植园地面积毕竟有限,种植的品种相对来说也比较单一,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园内的种植园地。我们把幼儿带到真正的塑料大棚里,感受到数九寒冬大棚里生机盎然的辣椒、黄瓜、茄子、菠菜……幼儿通过参观知道为什么冬天还会有那么多的蔬菜、瓜果。我们还让幼儿跟着农民学习制作营养钵;学习给蔬菜喷灌水;和农民一起采摘……真正体验到劳动的乐趣、收获的快乐。同时我们还通过组织春游、秋游,让幼儿真正地走入田间地头,真正地感受大自然给予的丰富物产。
四、家园同步,助推种植活动深入开展
任何教育活动的开展,只有得到家长的认同与配合,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种植活动更是如此。我们经常邀请家长参与班级种植活动的指导,教孩子们扎架、播种、锄地等,以提高种植活动的质量。我们还开展家园同步种植,创设对比性种植环境,实现了种植活动在家庭中的有效延伸。在家园网络交流平台中,教师和家长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交流在种植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推动种植活动的开展。家长们还通过记录种植日记,分享种植的快乐。幼儿园的种植园地,是孩子们喜爱的小乐园。我们要真正了解孩子们的需要,从孩子们主体发展出发,让那些鲜活的生命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田,伴随孩子们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