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一点思考

2018-01-23 16:08易辉
读写算 2018年14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初中语文教学

易辉

摘 要 作为一位教师,我们所要做的不仅仅是教学生以知识和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惑,更重要的是“传道”。何谓传道?就是要注重对学生道德情操的陶冶,和对他们良好的品德修养的培养。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4-0037-01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主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先”,一个国家是否强盛,最为关键的是教育能否跟得上。“教育”一词在报告中多次出现,这正体现出党把教育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那么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是培养有用的人才——也就是报告中提到的“立德树人”!然而树木易,树人难!要想树人就先要立德,因为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永远是一个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根本,德育教育是全社会的事,始于家庭,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正是这个道理。然而,德育工作更主要的是在学校,因为学校本就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对知识、教育更系统、更专业。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更应担负起这份德育工作的重任,因为我们培养的不应该是知识容器,更不应该是考试机器,而是需要培养人才,培养有着健全道德品格的人才。“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先生告诉我们,作为一位教师,我们所要做的不仅仅是教学生以知识和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惑,更重要的是“传道”。何谓传道?就是要注重对学生道德情操的陶冶,和对他们良好的品德修养的培养。

“语文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一种生命塑造。”所以,语文教学中更应该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不应该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作为语文教师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并非附加任務,而是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做到的,而且语文学科因学科的特性,也非常有利于德育教育的渗透。那我们该如何利用好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呢?

首先,我认为语文老师完全可以利用好教材上的文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为文传统是“文以载道”,而我们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章不但文质优美,而且蕴含深刻的哲理,意境深远,触动我们的心灵,这些文章完全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比如《最后一课》、《我爱这土地》、《乡愁》等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散步》、《背影》、《荷叶母亲》等教材中那份浓浓的亲情;《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真正的英雄》、《再塑生命》等教材中对人生的激励;《老王》、《孔乙己》、《泥人张》等对平凡人的关注和关爱;《蜡烛》、《亲爱的爸爸妈妈》中对战争的思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忧患意识……可以说语文教材利用的好,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把德育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也要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学生在对语言文字学习的理解中。语文课堂不是单独的章节,它是一个整体,所以在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在掌握语文的工具性的同时把人文性很好的结合起来,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例如:在学习《故乡》这篇课文时,我们不仅要分析闰土、杨二嫂这两个人物的形象和作者通过这两个人物前后的变化所反映出的当时社会对百姓的压榨和思想的毒害,而且要让学生去理解文中最后一句:“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深刻含义,鼓励学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要有勇于拼搏奋斗的精神;在学习《紫藤萝瀑布》时我们可以抓住文中“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一句引导学生乐观面对挫折……

其次,可以利用日记和作文等写作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语文少不了日记和作文,学生在练习写日记和作文的时候,除了可以提升学生自己的写作能力,我们还能利用日记和作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第一,在日记布置和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设置一些能让学生感受到德育教育的作文题目,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第二,有意识的在学生写作中提供一些德育素材,让学生去借鉴,从而让学生的心灵在写作时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可以推荐一些好的课外书籍给学生,也可以让学生去通过报刊、杂志去搜集一些好的德育素材;也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去观看一些正能量的视频,在积累素材的同时也对他们进行直观的教育。

第三,在评改学生日记和作文的时候,更进一步的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在给学生批改作文的时候,我们除了针对学生写作能力做出批改和点评,另外我们还学对学生作文中所映射出的思想情感进行点评,做到分辨是非、惩恶扬善、鼓励真善美,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一个强化教育。

再次,可以利用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课堂教学离不开课外实践活动,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作为语文老师,在利用好课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之外,更加需要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来加强和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把对学生的德育教学落实到实践活动中去。

总之,单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课,忽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这不是真正的语文课。同样,完全把语文课变成一节纯粹的思想教育课那也偏离了语文这一学科的特性。而只有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好的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语文,只有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把情感体验和理性分析结合起来,将德育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让学生去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教育学生做一个有益于人民、有益于国家、有益于民族的人。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初中语文教学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