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导”与“度”

2018-01-23 16:01李孝燕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22期
关键词:乙酸实验课现象

李孝燕

【内容摘要】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获取知识的快乐,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本文主要从重视化学实验课中“导”的把握和重视化学实验课中“度”的把握两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化学实验 “导” “度”

新一轮高考方案的即将实施意味着新课改的来临,新课改从三维目标改为核心素养,而化学核心素养是高中生必需具有的科学素养。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次课改必修课程中规定了9个必做实验,实验化学作为选修模块依旧保留,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那么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如何提高它的有效性呢,又该怎么利用它来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呢?笔者将依据自身的化学实验教学实践来谈谈自身的心得体会。

一、掌控好化学实验课中“导”的程度

“导”是掌控整个化学实验教学的关键,它的好坏将会直接决定化学实验过程是否顺畅。古话说得好:“施教之法,贵在启导。”化学实验教学进行的每一环节都应该在老师施“导”

的情况下进行,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因此教师在施“导”的时候应该关注下面几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及时调整:

1.当学生在化学实验中表现出厌倦情绪时,应立即着手于“指导”

课本中的化学实验比较多,并不是所有的实验都是有趣的,相反有的很无聊而且现象不一定明显,定量实验稍不注意就会误差很大,这时候学生就容易产生不想做实验的念头。这时如果让学生直接按照课本上的实验内容进行,学生就会会觉得枯燥乏味,很难体会到成就感。教师一旦发现要适时进行指导。

2.当学生在化学实验中表现出畏难情绪时,应及时进行“疏导”

学生做化学实验的过程中,经常有思维受阻的情况,教师应及时就疑解答,指点迷津,使其化难为易,让学生有顿悟的感觉,这时成功的喜悦会加倍。例如在

“铜与浓硫酸”的实验中很难观察到白色晶体和蓝色溶液等难点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分析实际实验观察到的黑色物质究竟是什么,取一部分溶液再加入蒸馏水,学生就能看见期待中的蓝色溶液了。在明白原因的基础上再对实验进行改进就没什么难度了。所以在有难度的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该重点做好“疏导”工作,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把“难学”变为“易学”,这样既可以让学生顺利做完实验,使学生对出现的异常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再探究,让学生不但不对异常实验现象有挫败感还能获得新知识。

二、掌控好化学实验课中“度”的程度

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度”其实就是一种教学尺度,其讲究的是适中,追求的是让教师根据课标具体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来把握教学、调控教学。实验教学中“度”的把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教学的导入要有“吸引度”

教师通过巧妙地设计实验导入,能像“万有引力”一样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营造出积极探索的氛围。例如在引入乙酸时教师可是用实物投影展示一瓶家里用的醋,在醋的成分中就可以找到乙酸,再播放视频汉字“醋”的由来,估计学生很难忘记今天学习的主角是谁。在讲乙酸的性质时可以借用住校生的热水瓶来除水垢也可以直接倒一些乙酸在教室的水磨石地面上,就可以看见气泡,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课本上提示水垢是CaCO3那么学生就会想到水磨石的成分应该是碳酸盐,那就意味着碳酸盐都可以和乙酸反应,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就知道乙酸酸性大于碳酸,教学难点就不攻自破了。对于另一个难点及重点——酯化反应,我们可以通过展示红烧鱼的图片配以文字“为什么妈妈做红烧鱼要放醋和料酒呢?”然后再做酯化实验让学生闻产物的味道,一切就都不言而喻了。这样不仅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而且也会让他们做实验时更加认真,观察实验现象也会更加仔细。

2.实验教学過程要重视学生的“参与度”

每个实验教学过程都应该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能充分地调动每个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乐于自己动手实验从而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能主动地参与到实验的探究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在实验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应该根据他们的自身情况有不同的角色扮演和任务分工,比如理论好的设计实验方案,动手能力强的动手做实验,细心的负责观察实验现象,字写得好的负责记录实验现象,表达能力强的负责小组总结汇报,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而不会成为看客。在高中化学《必修2》中“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的实验中,从实验器材的选择,从实验装置的安装,从实验数据的处理和现象分析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来完成,来达到训练学生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实验完成后可就一些实验现象及操作程序提出疑问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总结,用来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3.实验反思要“有深度”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做实验进行总结反思。笔者常常发现学生学会了做某个实验并得到了满意的结果,但是不明白其原来,这时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写实验报告。俗语说得好:“编筐编篓好坏全在收口”。所以写好实验报告是学生必备的技能,也为以后高校的学习打好基础。因为实验报告是对实验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也能清楚明白的反应实验的过程和结构,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报告来进行总结和反思,加深学生对实验知识的巩固。

在学生越来越不愿意做实验的情况下,笔者认为每位化学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重视起化学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探究未知知识的能力,有趣的实验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笔者致力于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化学的方法和能力,让他们能适应现代化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有终身学生的观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周成平.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

[3]肖川.教师:与新课程共成长[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8.

(作者单位:溧水区第三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乙酸实验课现象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自由”的实验课
DMAC水溶液乙酸吸附分离过程
上实验课
乙酸仲丁酯的催化合成及分析
猜谜语
2-(N-甲氧基)亚氨基-2-苯基乙酸异松蒎酯的合成及表征
一堂实验课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