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赋能及其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启示

2018-01-23 09:01李婷婷贾林祥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赋能

李婷婷 贾林祥

摘 要: 赋能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目标。个人层面的赋能即心理赋能,它包括个体对自我的认知、对社会环境的分析理解、相信自己有改变所处环境的能力,并且付出行动对环境施加控制、影响社会政策、努力实现目标。心理赋能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批判思维和批判意识,使其形成准确的自我角色定位,增强对生活的控制感,减少越轨行为等。尽管目前对青少年心理赋能的实证研究较少,但是已有研究证明心理赋能可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 社区心理学;赋能;心理赋能;控制感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1-7836(2018)11-0098-04

近年來,随着社区心理学研究的兴起,对赋能(empowerment)的研究逐渐深入和扩展开来。赋能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个人、组织和社区三个方面,个人层面的赋能即心理赋能(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心理赋能主要包括个人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对社会政治环境的分析理解以及施加控制的努力(心理控制),明确完成目标的成功因素(积极归因)并付出行动努力实现目标(结果预期)[1]。本文拟在对心理赋能这一社区心理学核心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青少年心理赋能及其策略等,旨在引起社会各界关注青少年心理赋能,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一、赋能及心理赋能的内涵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赋能的内涵尚未达成共识。Solomon(1976)认为,赋能是一个“减少无能感”的过程,通过发掘“无能者”的权能障碍,协助他们消除非直接权能障碍的效果与直接权能障碍的运作[2]。Rappaport(1984、1987)指出,赋能是通过民众、组织和社区掌控其事物的一种过程,一种机制[3—4]。Torre(1985)认为,赋能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人们变得够强壮而足以去参与影响他们生活的事件与机构,并分享在这些事件与机构的控制下他们所发生的改变[5]。Swift和Levin(1987)认为,赋能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对权力的再分配、一个过程以及一个目标。

由此可以看出赋能是一个多水平的概念,不仅强调自上而下的权力授予或者上级对下级的放权,而且更加强调的是自下而上的主动参与、主动索取等。比如,一个组织可能会赋能于一个小团队,让他们做日常决策,这即为自上而下的赋能。再比如,一个人越来越怀疑传统权威,反对不公正,并愿意更多地主动参与,这即为自下而上的赋能[6]。只有上级选择释放自己的部分权力,让个体或者小组织进行日常基本决策,并且参与到一个更大的团体或者组织中,努力地掌控自己的日常生活及命运,达到二者的交互融合,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赋能。

赋能同时还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个人、组织和社区都可以赋能。个人层面的赋能即把个人的控制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社会政治环境的批判意识整合在一起;组织层面的赋能旨在通过有效的资源竞争、与其他组织的合作或者扩大组织影响力来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成员的技能,促进成员的相互支持从而影响组织的变化;社区层面的赋能指的是人们在有组织的工作环境中一起工作,从而提高他们的集体生活质量,增强个体与社区组织的联结[4]。赋能是一个复杂而矛盾的现象,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特定环境中使用该术语并且要在具体的维度、环境、条件、价值观、期望和时间框架上进行阐明的重要原因。

个人层面的赋能,就是心理赋能。Kieffer(1984)研究了社区积极分子中的心理赋能问题,认为他们的心理赋能在经历了进入、提高、合并和承诺四个阶段之后,便能形成相应的“参与能力”[7]。Zimmerman(1986)认为,心理赋能指的是自己有能力做决定并控制自己的生活,与自我效能的含义大同小异,皆强调自我能力的发展,使之具有觉察到的控制感以及能力,可以使一个人充满活力,促进个人成长[8]。1995年,Zimmerman进一步指出,心理赋能是一种建构过程,将个人的优势和能力、自然形成的助人体系和主动行为与参与社会政策和社会改革的主动性联系起来[9]。陈永胜、王琪等人(2010)结合中国国情对心理赋能的含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解释,同时对其进行了规范化、操作化的界定,认为心理赋能的要素主要包含参与能力的自我评价、基于变革的批评倾向和参与动机的主动调控[10]。

我们认为,心理赋能是指个人在特定环境中对自我能力的认知及对社会政治环境的分析理解(自我效能)、对环境施加控制和影响社会政策的努力(心理控制)、明确完成目标的成功因素(积极归因)并付出行动努力实现目标(结果预期)。

二、青少年的心理赋能

青少年应有自己的角色定位和身份认同,应注重培养自我价值和自我效能感。缺乏有意义的角色定位可能会导致青少年产生越轨行为,难以与家庭、学校等主要活动场所形成积极的联系,从而影响其健康发展。减少“无角色”是一个支持青少年参与的活动,可为青少年提供有意义的参与角色的机会,增强其对生活的控制感并获得赋能感。Chinman和Linney (1998)认为,青少年发展中的诸多理论,如身份发展、无角色、社会控制等都涉及到赋能理论,赋能过程对于青少年积极探索周边环境、形成适切的社会认知都有重要的影响[11]。

青少年阶段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最为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意识和独立活动能力,渴望获得并行使自我主导的权能,即他们在心理上极为渴望能被赋能,以便进行自我决定。但由于他们还未实质性独立,认知水平和知识广度有限,社会、学校和家庭也不可能将自我决断的权能完全交由青少年个体。因此,青少年的心理赋能要在社区监控下从社会制度、人际支持、个体心理三个方面来进行。

1.社会制度方面

随着社区心理学对社区内涵和外延研究的扩大,学校也被看作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社区,教育是学校社区中青少年的主导性活动;而社会制度则可保障青少年公平地接受教育,只有通过社会制度的赋能,青少年才能真正获得主动权、支配权、自主权。在实际生活中,青少年的心理赋能需要科学合理的引导,这就需要我们在科学理念和相关理论的指导下草拟制定相关的措施,来指导青少年的心理赋能[12]。在社区中,我们要有意识地给青少年赋能,强化他们在社区中的作用和地位,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不断扩大自己的自主权。Trickett等人(1991)的研究发现,如果允许学生在学校社区中创建自己的教育课程并将其纳入参与式治理结构,那么白人学生比黑人学生可开发更多的社区课程,可更多地参与治理,这主要是由原有社会制度导致的白人和黑人学生之间的历史文化差异所导致的[13]。

2.人际支持方面

赋能是一个需要时间和互动的动态发展过程,无能则表明青少年与社区互动失败或者无法持续互动。所以,在青少年赋能的过程中,家人、朋友、教师、团体、组织等要尽可能地提供支持,支持性的环境可以给青少年赋能营造一种良性互动的氛围,让青少年有信心、有激情、持续地在自己社区中获取赋能[14]。Itzhaky和York(2003)不仅探寻了社会支持对心理赋能的影响,而且考察了个人的亲戚、朋友的支持同心理赋能的关系,结果证实无论是何种形式的社会支持,都能有效促进心理赋能[15]。

3.个体心理方面

个体的心理赋能包含两个重要的方面,一个是权能意识,另一个是主体意识。权能意识是青少年对赋能的初步认识,这是青少年在心理层面对赋能的追求和认可,是青少年的一项基本社会权利;主体意识是青少年在社区参与过程中形成的自主、自助观念和选择与决策意识[16]。心理赋能的目标是增加价值感、自我效能感和控制感。个体心理赋能可以增强自我效能感,形成自我赋能观念。个体的心理赋能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青少年对自身的认知和调适,第二层面具体体现在青少年对人际关系的正确认识以及对人际关系间的有效处理,第三层面是青少年对社区生活、政治生活的深入了解以及自身对两方面的影响[16]。

三、青少年心理赋能的策略

青少年心理赋能的目的在于降低无助感,提高自我掌控能力,减少越轨行为的发生。个体心理赋能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加全面地了解成人角色,使其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着自主意识的独立个体。青少年心理赋能着重于意识的提升和批判性思维的建立。因此,青少年心理赋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意识层面

要对青少年进行心理赋能,首先应该从意识层面下手,强调青少年意识的觉醒,使青少年能够通过意识去改变他们对事物原有的认知、态度,引导他们的价值观,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主动察觉到自身是以一个独立能动的主体存在的,并不是被外物所操控的客体,从而积极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等[16]。

为此,我们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宣传教育,二是唤醒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宣传教育可以积极引导青少年广泛而深刻地认识心理赋能,从而增强赋能意识,获得自主感;也可以让家长、学校以及社会认识到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的迫切需要,增加社会各界对青少年心理赋能的关注,为青少年心理赋能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逐步唤醒青少年想要获得心理赋能的自我意识。一旦唤醒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他们将不再需要来自外界的督导,而是可以自主参与社区生活并获取与自身相关的资源和利益。徐庆辉(2011)在对广州城市青少年的研究中发现,青少年公民意识的觉醒更多地体现在对权利意识的觉醒,表现出对涉及自身利益和公共利益的事件和现象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展现出已有的社会认知和价值标准 [17]。由此看来,意识觉醒是青少年心理赋能的首要策略。

2.行为层面

行为层面的策略主要强调的是参与过程,Zimmerman(1988)对大学生群体和社区居民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发现了发展赋能的一个重要机制,也就是社区的决策通过青少年自身的参与可以对其产生影响[18],参与过程强调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外界引导,青少年的被动参与过程;二是青少年个体的自觉主动参与过程。

社区和学校要进行有效的引导,通过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吸引青少年参与社区活动,使他们在各种活动中充分认识自己,在互动中发现自己的特长领域,从而达到树立自信之目的。自觉参与社区活动,积极探索周围环境,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求公正解决问题,这就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赋能过程。

姚进忠等人(2012)认为,赋能最终要落实到社会参与上[19],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拉近人际距离,提高赋能水平。只有鼓励青少年参与社区活动,才能真正从行动上实现赋能的意义。

3.支持层面

青少年心理赋能策略中的社会支持主要强调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青少年对社会支持的感知能力,另一方面是外界对青少年提供的支持,父母、同学和朋友是青少年主要的社会支持来源。只有通过社会支持满足青少年基本的归属感,才能使青少年从心理上得到认可,从而发挥其潜能。青少年不仅是社会支持的接受者,而且还是社会支持、社会资源的重要传递者。运用社会支持策略,可以帮助青少年正确地看待自己、看待社会,平等地对待身边人,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研究发现,沉迷于通过手机网络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的青少年,往往在现实生活中缺少足够的关注和关爱,缺乏认同感和归宿感。通过网络互动,能够减轻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孤立无助感,获得相应的成就感和安全感,进而弥补他们因缺少必要的社会支持产生心理不适的空缺[20]。

雖然具有较多社会支持的青少年也有可能沉溺于网络交流,但是相对来说,社会支持不足的青少年更容易陷入网络世界无法自拔。严标宾(2003)发现,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能够缓解个体在交往过程中由于压力和不满对主观幸福感造成的伤害,从而间接影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21]。因此,社会支持在青少年探索社会以及争取切身权益的过程中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对青少年进行心理赋能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唤醒青少年的权利意识,为心理赋能打下基础,其次要积极引导青少年参与社区活动,并提供各种社会支持,以确保青少年心理赋能的顺利进行。

四、心理赋能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启示

虽然对心理赋能影响结果的实证研究较少,但是心理赋能所产生的积极结果是毋庸置疑的。已有研究表明,心理赋能可提升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Chavis和Wandersman(1990)的研究表明,虽然人们参与的团体在变革中没有取得真正的成功,但他们仍然可能发展更大的控制感[22]。Zimmerman(1995)认为,青少年心理赋能可以帮助青少年了解成人角色[9]。陶志琼(1996)认为,赋能是培养学生主体精神的途径,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培养顺境不骄傲自满,逆境不卑不亢的精神境界[23]。徐胜等人(2010)的研究发现,心理赋能可以提高青少年障碍者的自我决定能力[24]。赵宗孝(2010)认为,“赋能”的核心在于让学生通过批判性研究而获得一种被称为全新的“权力认识能力”[25]。因此,在青少年心理赋能的过程中,不要害怕赋能失败带来的伤害,因为即使赋能失败,青少年仍然可以体验到主动争取赋能的乐趣。

1.批判意识是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关键

批判意识是指主体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的自觉性与能动性的思维活动。批判意识是赋能的核心,赋能就是通过创造集体批判意识来实现的。当代青少年在社会中处于对知识、对社会甚至对自我本身的“无能”状态,批判意识就是让青少年摆脱这种状态,成为“有权”探索、“有权”质疑、“有权”发言的主动者。具有批判意识的青少年往往非常乐于探索和观察周围世界,认识和发现自己的力量并探索它们在世界上存在的方式和价值。具有批判意识的青少年不会满足于固有模式,他们充满了使命感与责任感,同时又充满了忧患意识,他们以社会为审视对象,通过反思—质疑—驳斥而提出建设性的新观念,从而达到更合理、更完美的境界[26]。

2.角色感和控制感会减少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发生

越轨行为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青少年自我角色不清,对生活没有控制感和责任感,为了自我存在的价值或者吸引他人的注意力而产生的行为[27]。缺乏有意义的角色定位会导致青少年产生越轨行为,而“无能”则会使青少年失去对美好生活的感知,难以体会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從而失去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反而更容易产生越轨行为。青少年心理赋能有助于降低青少年的无助感,提高其对自我生活的掌控能力,减少越轨行为的发生。

3.心理赋能可以增强青少年自我决定的能力

自我决定是个体在充分了解自己和正确评价环境信息的基础上,对行动做出自由选择和裁决。青少年自我决定建立在对自身的认知和调试、对人际关系的正确认识和有效处理以及对周围环境(社区环境、政治环境等)的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28]。赋能实际上是为了方便自我决定。在生活中,青少年之所以可以自我决定,是因为他们所处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赋予了他们相应的权能。

青少年心理赋能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青少年心理赋能的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区应承担其应有的责任,为青少年心理赋能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以使青少年顺利实现心理赋能,并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晓娟.城市居民心理赋权水平的干预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2.

[2]王慧娟.增权:一个理论综述[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20—23.

[3]Rappaport J. Studies in empowerment: Introduction to the issue[J].Prevention in Human Services, 1984(3):1—7.

[4]Rappaport J. Terms of empowerment/exemplars of prevention: Toward a theory for community psychological[J].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987(15):117—148.

[5]付再学.增权:老年服务工作新理念[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2):164—167.

[6]詹姆士·H.道尔顿,等.社区心理学——联结个体和社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7]Kieffer C.H. Citizen empowerment: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J].Prevention in Human Services, 1984(3):9—36.

[8]Zimmerman M.A. Citizen participation, perceive control, and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J].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 1986.

[9]Zimmerman M.A.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Issue and illustration[J].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995,23(5):581—600.

[10] 王琪.城市居民心理赋权:结构与测量[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0.

[11]Chinman M.J. & Linney J.A. Toward a model of adolescent empowerment: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evidence[J].Journal of Primary Prevention, 1998,18(4):393—413.

[12]盖青.赋权视角下城市社区服务政策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13]Trickett E.J., Schmid K.D. & Leone P.E. The social ecology of adolescents receiving special education services: School and interpersonal contexts[J].Monograph in Behavioral Disorders, 1991(14):76—84.

[14]沈黎,汪光珩.青少年社会支持研究综述[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22—25.

[15]Itzhaky H., York A.S. Leadership competence and political control: The influential factors[J].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003,31(4):371—381.

[16]郭静.社区心理学视角下城市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4.

[17]徐庆辉.城市青少年公民意识的觉醒与引导——以广州为例[J].学理论,2011(26):33—34.

[18]Zimmerman M.A. & Rappaport J. Citizen, participation, perceived control, and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J].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988(16):725—750.

[19]姚进忠,巨东红.立体赋权: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J].当代青年研究,2012(12):25—30.

[20]姜永志,白晓丽.大学生手机互联网依赖对疏离感的影响: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5):540—549.

[21]严标宾,郑雪,邱林.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03(4):22—28.

[22]Chavis D.M. and Wandersman A. Sense of community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 a catalyst for participation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J].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990(18):55—82.

[23]陶志琼.授权——培养学生主体精神的途径[J].教育评论,1996(6):16—17.

[24]徐胜,张福娟.美國残障人士自我决定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心理科学,2010(1):235—237+228.

[25]赵宗孝.学生成为批判性研究者:赋权和教师的教学传奇[J].高等理科教育,2010(3):27—31.

[26]孟娟,张登巧.论学生批判意识的缺失与对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18—121.

[27]贾林祥.社会控制视野下的青少年生命意义教育[J].心理学探新,2016(5):392—396.

[28]刘海燕,闫荣双,郭德俊.认知动机理论的新进展——自我决定论[J].心理科学,2003(6):1115—1116.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the Healthy Growth of Teenagers

LI Ting-ting, JIA Lin-xiang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221116, China)

Abstract: Empowerment is both a process and a goal. The empowerment of the individual level is the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which includes the individuals understanding of the self, the analysis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he ability to change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action to control the environment, the impact of social policy, and the effort to achieve the goals.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can help train adolescents critical thinking and critical consciousness, so that it can form an accurate self-role positioning, enhance the sense of control of life, and reduce deviant behavior. Although there are few empirical studies on the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of adolescents,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can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of adolescents.

Key words: community psychology; empowerment;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sense of control

猜你喜欢
赋能
传统文化如何为新闻工作者赋能
以“赋能”理念塑造团队内部管理的良性生态
“赋能”资本论
打造有自媒体基因的传统出版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探究
争鸣|少儿音乐教育需重新为音乐“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