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晶 孙晓庆
摘 要: 大学生就业具有社会性,它始终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结构的逐步调整,大学生就业方向与社会需求缺乏契合点,存在较为严重的错位现象。从大学生就业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通过对中外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对比,分析形成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因素。基于这些因素,借鉴国外政府和高校在就业方面的举措,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和政府监督改革方面得出了较为重要的启示,对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外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改革;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1-7836(2018)11-0007-03
教育是國家发展的根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投身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建设中。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家马丁·特罗(Martin Trow)教授在1973年6月世界经合组织(OECD)召开的“关于中等后教育的未来结构”的国际会议上发表了《从精英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一文,在该文中他提出了高等教育“精英、大众化和普及化”的三个发展阶段[1]。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毕业生众多必然使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在本质上受到主体因素和客体因素两方面的影响。主体因素主要指学生的就业观念,客体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状况、大学生就业市场、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质量等等。然而,我们在教育和引导毕业生改变就业观念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到,主体因素很大程度上受客体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的形成、发展和转变更多情况下取决于社会的诸多因素。
一、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内涵解释
大学生就业观念是指大学生这一就业主体对就业目的、意义、方式、空间等方面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是由就业的动机,就业的定向,就业选择范围、途径及方式等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就业观念受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影响,具有社会性,同时又受其本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个人的经验所制约,因而又具有个性。大学生就业观是他们在职业选择上的种种心态, 是自我价值取向在职业选择领域内的表现形式。
二、中外大学生就业观念比较分析
1.从就业动机角度分析国内大学生就业主要考虑雇佣单位为被雇佣者提供的薪金待遇和职业高低。他们的普遍想法是毕业后直接找到一份职位和薪水都较为乐观的工作,一般还没就业就开始择业。较高的就业要求致使他们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存在偏差的价值观使他们片面地认为社会职业的高低和收入水平决定了社会对他们的尊重程度,就业心理是“就高不就低”,甚至因此盲目地选择攻读更高的学位,以及满足自尊心的需求。
国外大学生普遍认为,就业就是劳动,就是创造社会价值,就业可以满足自身对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需求,在本质上是无等级差别的。他们能够衡量就业与择业的关系,他们并不过多地追求“体面”工作、高薪工作而放弃先就业,侧面反映出他们有良好的价值观,有接受社会锻炼的勇气和思想准备。国外学生多数在高中毕业后选择职业院校,对就业没有高于自身能力和客观现实的要求,毕业后直接就业;少数选择攻读学士学位,以求在学术上或专业上深造;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则少之又少,而他们毕业后主要从事高校教学和研究工作。
2.从就业范围角度分析多数国内大学生在走向就业市场前为自己的就业范围划定了一定的界限。在工作单位性质方面,目标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等相对稳定的工作单位;在工作性质方面,他们对工作环境较为优越、工作压力较小的工作更为感兴趣;在工作地点方面,近年来,虽然北、上、广、深等城市已经不是多数大学毕业生的目标,但经济较发达的大城市仍然是他们的理想选择。
国外大学生在就业时更多地考虑自身的爱好和兴趣。他们对自身有客观的评价和明确的职业定位;他们对社会劳动对他们的影响有清楚的认识,虽然稳定的工作是他们理想的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放弃自己的兴趣和专长盲目地追求。这种就业观念为大学毕业生求职就业创造了广阔的空间,更有利于大学毕业生从适合自己的角度去谋求职业[2]。
三、国内大学生就业观念形成的原因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即决定社会的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作为社会意识的一部分必然地会受到社会中存在的一切因素变化的影响。
罗恩特里(Rowntree D.)对教育目标的三大分类中的一项是求生技巧目标,它来源于人们对社会未来需求的期望[3]。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应该是基本一致的。在教育过程中,需要针对未来的情景、新问题设计目标,以帮助学生形成在未来社会中生存发展的自身条件及求生技能。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我国大多数高校都保持着旧的专业结构体系,其专业结构不能对当前经济、科技和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做出灵敏的反应而进行调整。有些专业设置虽然能够“与时俱进”,但却由于盲目地设置和开设了热门专业导致专业结构失衡。另外,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及就业指导依然过分注重理论而缺乏实践性和针对性。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相对就业机会减少,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面对自身竞争力较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大学毕业生从心理上对未来感到了更多就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使他们对“稳定的工作”趋之若鹜。
1.受家庭影响
对于很多大学生家庭来讲,家长对于培养了多年的子女都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因此对于子女毕业后的就业期望值也很高;而在众多的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来自于农村家庭和贫困家庭,他们中多数人认为走进了大学校门就意味着命运的改变;大学生的父母之间在子女就业方面相互攀比的心理,更加容易促使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过分倾向主观愿望而脱离实际,就业时对职业定位出现偏差。
2.受社会影响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以农业和工业为主的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我国的产业结构无法吸纳过多的高学历人才,高校毕业生规模的逐年扩大使得就业市场更加严峻。国际经济动荡不稳,对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此情况下,社会舆论和媒体导向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渲染也使大学生对就业市场存在紧张和焦虑心理,就业心理和就业观念对就业目标逐步出现认识上的盲目性。大学生错误地认为在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提升学历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避开就业难的问题。获得更高学历后专业性越来越强,调整的空间反而变小,就业定位却越来越高,导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四、对我国高等就业创业教育改革的一些启示
1.专业教育与就业教育融会贯通,优化课程体系建设,调整专业结构设置
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局制定了《英格兰、威尔士与北爱尔兰高等教育资质框架》(Framework for Higher Education Qualification),明确了大学生通过高等教育应具备的基本通用就业技能,这些技能包括:明白自己的优势、了解适合自己的各种就业类型和职业发展途径、明确对未来工作的规划和基本想法,以及知道如何获得理想的工作职位等。英国各高校都设置了职业生涯管理技能课程,就业教育也会渗透到专业教学中[4]。我国大学生中有60%甚至更多的学术类人才,而新加坡学术类学生不会超过30%[5]。在我国工业化中期阶段大量需要的是技能型劳动者,我国高校应加快从学术类人才培养向技能型人才培养过渡的步伐,由原来单一地培养研究性人才而转向培养研究性人才与实践性人才相结合。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面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客观認识就业、现状,做好职业定位。通过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正确的就业意识,使学生有能力、有意识在社会中不断地更换工作岗位,变中求稳,稳中求变,不断拓展就业空间,提升就业率。
2.以政府为中心,以高校为依托,加强高校创业孵化基地建设
大学生创业是大学生就业的良好途径,很多大学生对创业表现出相当浓厚的兴趣。然而,在我国,毕业后真正能够自主创业的人数却并不是很多,原因是大学生在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等方面都比较欠缺。英国政府以一所或多所高校为主体,成立13个科学创业中心,从各所高校内部的创业中心中吸纳有意向的学生接受中心进行的创业教育。当前,我国应加大高校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力度,形成“一个中心,多点式分布”的发散式结构。各市在省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在一所或多所高校中建立创业指导中心,加强高校与企业的联系,应鼓励企业为学生提供创业咨询和培训,帮扶各高校孵化基地众多孵化企业中较为成熟企业的成长以及技术成果转化。各高校创业孵化基地可开设创业学分课程,扩大创业知识和技能普及范围[6]。
3.以绩效管理为核心,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监督体系
世界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教授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了目标,而是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评价工作目标完成效果是绩效管理的核心。澳大利亚各所大学每年要向联邦政府递交发展规划,联邦政府从绩效管理角度出发,根据各所大学的发展规划对其进行毕业生就业去向调查(GDS),并向社会公开调查数据。该调查不仅有助于学校教学和科研的改进,也使学校的教学质量能够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目前,我国的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对高校教学质量的监督和管理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针对以大学生就业为主要培养目标之一的高校,在继续推进和完善高校教学质量工作的过程中,其工作内容应涵盖专业实践和大学生就业状况评估。从高校内部、地方到教育部逐级监控教学任务和目标的完成情况,建立透明机制和奖惩制度,充分发挥评估、反馈、整改的作用,确保高校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有效运行。
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我国的“特色”,而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借鉴我国国情来借鉴发达国家在解决就业难问题方面的经验,对于改变大学生就业观念、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大学生就业是社会性问题,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出有效调整的同时,全社会都应根据自身实际,全面地、积极地促进大学生就业。政府要对高校始终坚持严格的监督和指导,并应在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就业创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Martin Trow. Twentieth-Century Higher Education-Elite to Mass to Universal. Perspectives: Policy and Practice in Higher Education, 2011,15(3):107—108.
[2] Edar Da Silva Aaa, Walter Meucci Nique. Personal Values in Relation to Graduate Career Choic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Sector Management, 2010,23(2):158—168.
[3] Derek Rowntre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2ed.)[M].London: Harper & Row, 1982:99.
[4] Doug Counsell. Graduate Careers in the UK: An Examination of Undergraduates Perceptions. Career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1996,1(7):34—41.
[5] 2013就业蓝皮书[EB/OL].腾讯教育,2013.
[6] 黃英杰.走向创业型大学:中国的应对与挑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2):37—41.
Research on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Reform of China——Comparative Study on Employment Perception between Chinese Graduates and Foreign Graduates
WANG Jing-jing, SUN Xiao-qing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4, China)
Abstract: The employment of graduates bears the feature of sociality,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 With continuou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gradual adjustment of economic structur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from elite education to popular education and, graduates employment direction can not correspond to social needs, causing serious mismatch.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lements of graduates employment perception formation from subjective aspects and objective aspects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foreign graduates employment perception. Based on these elements, using the measures of foreign governments and universities as reference, this paper receives some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in domestic graduates employment, entrepreneurship and government supervision, which is of promine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better promoting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Key words: Chinese and foreign university students;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reform; enlighte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