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斌
贺麟先生曾谈及思想的三种方法,其一是“体验的方法”,即“用理智的同情去体察外物,去反省自己”,“要了解一物,须设身处地,用同情的态度去了解之”。此方法在议论文写作实现公正理性说理时亦可借鉴。公正说理,作为一种主观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评价,即人们在评价某个现象、事件、问题时遵循自己所信仰的原则,对他者的行为、观点进行评价时能持一种肯定的态度。简单地说,就是对反对的观点抱有尊重的态度和同情的理解。
一、同情理解的目标:达成共识,求同存异
同情理解主张对于一些有争议的话题或者批驳对方观点的时候,我们不妨先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立场思考,去理解发现对方支撑观点的理由和逻辑。这既是对反对方应有的尊重,也是理性讨论、公正说理的前提。许多引发争论的话题,往往不是简单的对错就可以作出评判的。这种换位思考也可以叫作“对手意识”。基于不同的利益立场、文化背景、教育程度、思维方式,人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往往见仁见智,各有一定的道理,任何一方观点的形成都有其合理的因素,任何一方的观点成立都有一定的历史条件或文化因子。简单地把对手观点理解为“白痴”“弱智”“脑子进了水”,无助于解决问题。比如: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诺奖的科学家。同日,中国内地男演员、歌手黄晓明结婚。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黄晓明的婚礼,对屠呦呦的报道却明显冷清得多。对此,网友路长全撰文《屠呦呦一生努力不敌黄晓明一场作秀》说:“‘戏子黄晓明婚礼耗费高达2亿元,万众瞩目。‘三无科学家屠呦呦,55年埋首科研获诺奖。论贡献,戏子可以忽略不计;论财富,屠老可以忽略不计;论正能量,戏子没资格与屠老并提。中国媒体的资源更愿意浪费在戏子身上,悲哀!”中青报著名评论员曹林反驳说:“以黄晓明贬低屠呦呦是脑子进了多少水?”
这里,曹林犯了理性辩论的大忌,没有尊重对方分析合理的因子,而对反对者实施人身攻击,完全忽视了网友批评的部分现实意义。这种争论就容易演化成所谓的“互怼”。以2016年厦门一中二模作文题“某大学保安驱赶草坪里上课的师生引发的争议”的优卷为例:
保安朋友们:
你们好!
闻悉近日你们因为依照规定“驱赶”在草坪上课的贵校师生,引起了颇多争议,相信你们心里也很委屈:自己维护了校园的环境与面貌,为什么得不到理解,甚至频遭抨击呢?就这个问题,我也想聊聊我的看法。
首先,我要为你们的行为点个赞。作为保卫工作者,你们的职责是保卫校园安全,维持校园秩序,保持校园风貌。相信在“支持教授完整授课”和“坚守职责”的选择面前你们也曾陷入两难,但最终你们有勇气做规则的捍卫者,这种非利己性行为不仅体现了你们的尽职尽责,更彰显了你们对学校的奉献与热忱。
本段文字虽然反对保安驱赶师生的行为,但首先肯定了保安忠于职守的一面,较好地实现了同情的理解,找到了批评方情有可原的一面。这样,公正客观讨论问题的前提就得以确立。
当下社会生活中不乏简单二元对立、非对即错的争论,人人都以为自己有理。比如,有人以为向富人征收重税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有人认为合法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有人认为对罪犯刑讯逼供是法律赋予的必要手段,有人认为其有悖于程序正义和现代伦理。这些看似各执正义的争论,我们在训练中不是试图让学生用什么理论去说服对方,而是把学生训练成具有独立思考头脑的现代公民。论辩和讨论的最高境界是达成共识,其次是求同存异,减少分歧,底线是避免对抗。除了意识形态和宗教争议,几乎所有争论都可以遵循这一原则。因此,与人辩论说理时不妨先尝试理解对方,找到对方合理的一面。
二、同情理解的原则:善意表达,理性开放
寫作的目的是交流,读者意识的存在是优秀作者具备的重要特征之一。作者自然要应着读者的需求和知识进行表达,要心中有读者,关心读者的需求。荣维东指出:“近年来,美、英、澳、俄、日等国的写作课程标准纷纷强调写作的交际和语境功能,提出‘为读者而写‘为不同的目的而写‘根据情境、目的和对象调整写作,体现鲜明的‘重交流的理念。”议论文写作潜在的读者,理应包括试图说服的对象,取得他们的理解和赞同。
议论文不论是立论还是驳论,不论是证明文还是阐明文,本质就是交流说理,目的终究是要讲出让人信服的道理。实现同情理解,是理性交流和公正说理的前提,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体现。
1.入情和入理,表达的善意原则
入情入理地说理,有助于理解的实现;设身处地论说,体现教养和真诚。如2016年福建省质检优文:
尊敬的校长:
您好!
您的犹豫让我深信,您一定是个值得尊敬的校长。我想一定是因为心里装着学校和师生校友,您才会如此犹豫。
……
所以,尊敬的校长,我也和贵校校友——那位知名作家——的心情一样,衷心地希望贵校能够留住那座老教学楼。物以稀为贵,在当年的许多老教学楼都已湮没的今天,也许,从文化的角度看,它今后也可能慢慢地演变为历史文物。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今天对它的保护与修缮或将是一个有哲学意义的善举。毕竟,那座楼有那个时代的印记;毕竟,历史也需要物质载体。有人说,拍几张照片就可以感受它曾有过的历史,但我却不敢苟同。因为照片的平面感终究代替不了置身其中的实在感。
絮絮叨叨,我内心颇为不安。但为了表达我有心保护老教学楼之意,只好让您屈尊而听。不当之处,望您见谅。
教学楼要不要拆,不是简单立判的小事,确实需要校长权衡利弊,综合考虑领导、校友、学生和学校发展多方面的因素。校长是长辈,本文体现了作者的礼貌和教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比起考场上其他一味无理指责、肆意扣帽子的作文,不可同日而语。
表达的善意是争鸣得以持续的基础。善意,体现在得体的言辞上,尽量不要用对抗性的指责性语言,避免“语言的暴力”。
包容和理解,才能实现善意的表达,道理才能继续往下说。无论学术表达、发布成果,还是参与争鸣,都应该有一条底线,那就是善意。什么是善意?表达与交流的目的,是为了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增进知识上的互相理解,促进知识的积累与增长。这里用的是“真实”而非“真诚”,“真诚”是更高的要求。
2.理性地谦逊,实现“非对抗性沟通”
表达上的善意,首先是一个德行与胸怀的问题,这就是“理性的谦逊”。何谓“非对抗性沟通”?其实,即便表达不同的意见,也没必要先把自己摆在与人“对抗”的位置上。善意在多数情况下,换回的也是善意;而不太友善的表达,即便出于无心,也会招致对方的反弹。人之常情,不可不察。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说:“人总是倾向于把他生活的小圈子看成是世界的中心,并且把他的特殊的个人生活作为宇宙的标准。但是,人必须放弃这种虚幻的托词,放弃这种小心眼儿、乡巴佬儿式的思考方式和判断方式。”要绝对摆脱自以为是的认识误区,确实很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价值判断的评价标准。但我们应学会追求公正理性,尽量以谦逊的态度,审慎地得出结论。
理性的谦逊与自主、自信的表达并不矛盾。恰恰是理性的谦逊,才能保证我们的自主与自信不至于陷入盲目;也只有自主与自信的人,才能做到真诚的谦逊,不至于陷入虚伪做作的谦恭。
为什么我们应当假设维护个人的自由和表达异议的权利会从长远上促进社会福利呢?密尔提出了几种理由:“反对方的意见可能是正确的,或部分正确,因而能给正统的观点提供纠正。即使它不正确,那么使正统的观点接受一些观念的挑战,将会防止它变成硬性的教条和偏见。最后,一个强迫其成员接受习俗和传统的社会很可能会陷入一种荒谬的一致性,从而剥夺了自身促进社会进步的能量和活力。”
3.理性开放,走出“二元思维”的泥淖和陷阱
很多时候,“二元论”的世界,是个一厢情愿的虚假世界;而真实的世界,是个多元并存的世界。试看2015年重庆卷高考作文材料:
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请公交司机等一等他妈妈。过了一分钟,孩子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开始埋怨,说母子俩耽误了大家时间。这时,那位腿有残疾的母亲一瘸一拐地上了车,所有人都沉默了。
材料中,如果没有基于公正立场的同情理解,就容易陷入道德绑架的陷阱。材料中儿子让大家等一等他妈妈,这个要求不过分,可是超过了一分钟,大家有抱怨,这很正常;看到母亲有残疾,大家都沉默了。在这个材料中,乘客有爱心,有同情心,也有自责、自省之心,这些乘客应该都是有素质的。不能简单地像有些作文,批评乘客没素质,没爱心。在文明社会里,残疾人应该得到照顾,可是其他人的权利也必须得到保障,这个社会的所有人的利益都得被考虑到。如果能秉持多元理解看待这个问题,不简单地否定,就不会粗暴地居高临下地进行指责。实际上,问题的产生有时不是当事人造成的,需要有关部门对公共设施和公共事业的政策改进。
再比如,2016年春晚,关于六小龄童要不要上春晚引发的争议。不少网友认为没让六小龄童上春晚就是不尊重民意。一次网络投票,网络平台上的一些呼声,就能称得上民意?真正的民意既要有科学的采集方法,又必须有个量化标准,以确保真实性。且所谓的“民意”,在此时很容易变成煽动网络话题,从而绑架导演的创作。尊重网民的意见,并不意味着对导演创作的全盘否定。春晚节目设置也有自己的定位和标准,而且任何一台晚会都是众口难调的。猴年春晚没有六小龄童,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导演也有自己的理由。网民们呼唤“大圣归来”,在表达合理诉求时,也应尊重导演的创作。秉持理性、公正的态度,以免使自己的美好情怀与怀旧情绪被“网络哄客”煽动利用,達到他们炒作营销的目的。
没有简单的对错,各方的意见都有合理的一面。公共话题应该允许公众积极理性地开放式讨论,这本身也是消除误会形成共识的过程。真理越辩越明,经过这种说理思维训练,学生走出“二元思维”的泥淖和陷阱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三、同情理解的教育:公正评价,培养人格
无论是作为一种价值范畴,还是作为一种价值评价的实践,公正都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历史性。不同社会地位和历史发展阶段的人们,往往持有不同的公正观念,对于同样的现象有着不同的公正性评价。这就形成了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以至于传统上人们认为“公道不公道,自有天知道”。如果这种公正性评价的分歧涉及整个社会的基本利益或重大利益,那么就会形成大规模的社会隔阂或集团对抗,酿成重大的社会危机。因此,如何引导不同社会群体克服公正性评价中的分歧,寻求形式上与实质上的共识,就成为化解社会公正危机的关键所在。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通过教育引导人们理性地对待公正性评价中存在的分歧,避免一些极端的、情绪化的行为;其次,必须通过教育引导人们认识到公正观念的多样性,避免将自己所信奉的公正观念粗暴地强加于人,营造一种尊重多样性、促进对话和理解的心理氛围;最后,必须在理性和良知的双重引导下,就某种体制、制度、政策或行为的公正性进行公开的、民主的讨论,鼓励相关各方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寻求最大限度的理解、共识与宽容,从而将公正性分歧引导到对话而非对抗的轨道。
其实,不同社会群体在公正问题上的分歧并非是一件坏事,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和如何对待。如果简单地将分歧看成是“河那边的人”故意制造的麻烦,那么采取的态度和措施就是对立和对抗;如果将分歧看成是审视公正观念多样性的一面镜子,那么,分歧的存在对于各方反思自己的公正观念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因此,公正善意是表达与争鸣的伦理基础。
同情理解,包容异说,适度认可,以退为进。尊重对手,尊重逻辑,能够进行推理,我们就是意志自由的存在,能够自由地行动和选择。这不仅是思维的训练,写作水平的提高,更是公民素养的养成,高尚人格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