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杨钒
【设计意图】
《苏州园林》作为说明文单元的一篇老课文,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学重点都落在“说明文”写作方法上。但作为叶圣陶先生进入教材的代表作品,笔者一直觉得,仅仅从“说明文”角度去教学,似乎有些“浪费”。过去几年,经过几轮按部就班的课堂教学,这篇文本的价值和意义,留给学生,甚至留给作为授课者的笔者本人的印象都不深刻。这实际上是一种取形遗神买椟还珠的做法。有些笔者教过的学生表示:“学了《苏州园林》都知道苏州园林好,但究竟好在哪里、怎么去欣赏苏州园林,还是不懂。”正是带着这种遗憾,拿起统编教材再次备课时,笔者注意到了这篇课文的另外一个教学重点:
体会苏州园林的美,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苏州园林是中华园林文化的杰出代表,在世界园林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文章引导读者去欣赏苏州园林的美,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美,增强文化自信。
确实,当年叶老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可不是为了让我们做什么“说明文”教材的,他就是“当个向导”(叶圣陶介绍《经典常谈》语),带领读者先去领略一番苏州园林的风貌。遵循了作者创作的这个主旨,也就符合了“知人论世”的原则。从这一点出发,笔者重新确立教学重点开展教学活动。
【课堂实录】
师:上节课我们从说明文的角度分析了《苏州园林》,但老师觉得从这篇文章中我们不光能学到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还能学到别的更深刻的内容,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尝试再次深入文本,看看又会有什么收获。
师:上课前,先请同学们观赏一组图片。
[教师播放各地园林的图片。]
师:这些园林都很相似,为什么呢?
生:因为都是模仿苏州园林的。
师:是的,这些园林都是模仿苏州园林的,那么大家猜一猜,这最后一幅图片中的园林是建造在哪里的?
[学生猜各种地名。]
师:这最后一幅图片中的园林叫明轩,是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中国庭院。它是以苏州网师园内的“殿春簃”为蓝本移植建造的,建于1979年。看来苏州园林不愧为各地园林的标本啊。苏州园林成为我国园林的标本的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请用原文的话回答我。
生:“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是完美的图画?
生:讲求图画美,看着很漂亮。
生:整个画面都给人以美好的感觉。
生:和谐而漂亮的画面。
师:那么在葉老心中,完美的图画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小组讨论,在文章中找一找描写画面的句子,说一说这些画,美在哪里?
[学生讨论。]
生:“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师:美在哪里?
生:金鱼是动的,花和池沼是静的,动静结合,让人感觉很美。
师:不错,动静结合之美,而且此处还引用了古诗“鱼戏莲叶间”。请同学们一起背背这首诗歌。
[学生齐背《江南》。]
师:读到这首诗,我们就不由得想到怎样的一幅画面?
生:荷花和鲤鱼相互交杂在一起。
师:交杂这个词不漂亮,用哪个词更好一点?
生:相映。
师:这句诗里哪个词写得特别好?
生:戏。
师:写出了什么特点?
生:鱼很活泼。
师:对,鱼很活泼,很有生机。但好像还不止这一点吧?
[教师再读句子,重读“又是”“入画”两个词语。]
师:刚才同学说在这幅画里,鱼和莲叶很漂亮,有生机很活泼,但这幅画里只有鱼和莲叶吗?
生:还有游览者。游览者在看莲叶。
师:原来这里是画中有画,情趣盎然。
师:还有其他的图画吗?
生:“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师:你为何觉得这幅画很漂亮?
生:用了两个四字成语“盘曲嶙峋”“珠光宝气”。“盘曲嶙峋”写出了枝干的盘旋和枯瘦,很生动;“珠光宝气”写出了花开得茂盛和美丽。
师:那为何这棵古老的藤萝能让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
生:花开得十分茂盛,使心情很愉悦。
师:读到这段,同学们有没有产生其他的联想?
[教师播放紫藤萝的图片。]
生:《紫藤萝瀑布》。
师:我们一看就想起来了,原来有一个作家和叶老都有一样的感觉。还记得文中这段话吗——
[教师出示《紫藤萝瀑布》中的一段话。]
生:(齐读)“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师:宗璞在看到这一树藤萝时,就产生了——
生:对生命的赞美,对生命的感悟。
师:原来,不仅是宗璞,还有叶老,还有这园林的建造者,看到这盘曲嶙峋的紫藤萝,都对生命产生了感悟,都感到了繁华和欢悦。
师:还有没有漂亮的画?
生:“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感觉这里“补上几株”,不是很多,让人产生联想。
师:分析得很到位,这位同学抓住了数量词“几株”而不是一大片,这样就既不单调,又有情调。所以老师也很好奇,去网上搜索了叶老笔下苏州园林这些“既不单调又有情调”的图画。大家一起来看一看。
[教师播放窗外芭蕉图(图1)和窗外红枫图(图2)。]
师:漂亮吧,看这幅窗外芭蕉图,老师脑海里不由得浮现了宋末词人蒋捷路过吴江时写的一句词: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前面有关爬山虎的照片,老师没找到,但老师找到了这一张窗外红枫图。看这张图,大家想到了什么?
生:“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师:所以,我们发现苏州园林的图画,不仅有情趣、有感悟,还有什么?
生:让人产生联想,有诗意。
师:不仅有诗意,大家看一下,“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什么是书带草呢?这个书带草其实同学们都见过。
[教师播放书带草图片。学生一看图片都表示认识。]
师:书带草俗称“麦冬”,那为何叶老不直接写麦冬呢?
生:更有文艺气息。
生:这里有故事。
师:那你给大家说说这个故事。
[学生读《书带草的故事》。]
东汉人郑玄,字康成,曾经当过农官,名籍失传,其人性恬静,不愿做官,曾教授于长学山,山中岩石题有长学书院,屋址尚存。传说郑玄在康成书院讲学著述时,经常到书院附近的野地采集一些草叶用于编竹简。这种草即麦冬草,比较特别,叶子宽,也挺长,十分坚韧,而且四季常青,传说郑玄用这种草编作草绳用以捆书,对郑玄的读书用书帮助很大。郑玄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他为中国古代儒家经典所作的笺注是最权威的东西之一,被后人称为“郑笺”。元好问诗句:“诗家总爱西崑好,独恨无人作郑笺。”后来人们便把这种草叫作“康成书带”,又称“书带草”。相传崂山不其山一带因康成书院的讲学,“文墨涵濡,草木为之秀异”。
师:原来,苏州园林里的草也是有故事的草呀。刚才我们所找的图片都是自然景观构成的图画,除了这些自然景观,苏州园林还有没有其他的图画呢?
生:“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做得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这个就是人工而为,雕刻时不放过任何细节,非常精致。
师:去过吗?
生:(腼腆地说)没有去过。
师:现在老师找来了一些图片,带大家一起看一看,对比下。
[教师播放法国凡尔赛宫和苏州网师园图片及英国剑桥大学某塑像和苏州留园门窗图片。]
生:外国的建筑第一眼看上去,比较繁华,但是一旦看久了之后,有一种单调的感觉,苏州的园林比较耐看。
生:苏州园林有股韵味。
生:外國的雕像没有像苏州园林一样,外面有一个框架,而且中间镂空,苏州园林就像一幅画一样。外国的就是一个物体,没有想象的空间。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但这是同学们的感觉,而叶老对这些门窗有什么感觉?
生: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师:对!形成这个效果的原因就是苏州园林里门窗雕镂的工艺:“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老师特别喜欢“别具匠心”这个词,这个词可不是哪个地方都能用的哦。它特指在“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那么,苏州园林在门窗设计上有哪些创造性的构思呢?请同学们看下面的资料。
[教师播放有关苏州园林门窗设计的资料图片。]
师:苏州园林的门窗可以说是诗意景观与文化内涵的完美结合,难怪叶圣陶在文中赞道——
生: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师:简直是——
生:工艺美术的上品。
师:原来苏州园林里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一窗一门,都充满了文化气息,难怪苏州园林还有一个别称,叫作——
生:文人园。
师:这个文人园,好像不仅追求文化气息,还追求什么?
生:自然之趣。
师:文章哪些地方体现了苏州园林追求自然之趣呢?
生:“极少使用彩绘;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生:“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生:“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生:“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生:“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师:从这位同学找的语句中,我们发现园林建造者在建造园林时,要达到一个怎样的目的呢?
生:“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师: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可以猜一猜。
生:不想要城市的喧哗。
生:想进入“大隐隐于市”的境界。
师:什么是“大隐隐于市”的境界?
生:就像是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生:这些建造园林的人都是有钱人,厌倦了城里的房子。
生:因为这些建造者,都是官场失意,被弹劾后回乡,已经没有了在官场里的心情,所以想回到山里。他们都是诗人,诗人都是有诗意的,都会追求自然之趣。
师:这位同学的课外知识非常丰富。的确,在中国,道家认为,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儒家认为,天是道德本原,人应不断修行,追求自然地遵循道德。所以两家都认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是人生最高境界。哦,原来苏州园林的追求自然之趣,不仅仅是为了视觉的美感,更是为了追求中国文人的至高境界。所以这是一种对自然的追求,更是一种对文化的追求。
师:看来苏州园林的设计中也蕴含了建造者们的人生追求,你们看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这不仅仅是为了追求一种自然之趣,还能让人有一种安静闲适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就让我们从这些建造者的身世中探究下原因吧。
[教师提供部分苏州园林建造者的资料。]
拙政园:1509年,40岁的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而还乡建园。
沧浪亭:1044年,36岁的苏舜钦遭贬谪,翌年借居吴中,建沧浪亭。
怡园: 1873年,62岁的顾文彬引疾回苏,筑怡园。
留园: 1589年,49岁的徐泰时遭人忌恨,被下旨回原籍等候调查,从此隐退,一心打理留园。
网师园:1174年,55岁的侍郎史正志因反对张浚北伐而被弹劾罢官,退居姑苏时筑园。
师:从中可以看出建造者的什么特点?
生:官场失意。
生:从资料可以看出,建造者建造园林时年纪都不小了,就算是现在的老人,年纪越大越喜欢安静。
师:所以这些苏州园林对于这些建造者而言,是他们的——
生:归宿。
师:这个词用得很好,是什么的归宿?是身体的归宿吗?
生:心灵的归宿,精神的归宿。
师:对的,这些园林就是他们的心灵家园,不仅古人如此,现代人也是如此。
[教师展示著名建筑家贝聿铭为苏州设计的博物馆的图片(图3)。]
师:(介绍)进入博物馆展厅隔着玻璃向外看,就是一幅风景画。博物馆的内部空间并不大,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景观都很好,就像玲珑精致的苏州园林。其实,贝聿铭先生的创作灵感与他在苏州狮子林里度过的童年息息相关。园林离不开水,博物馆内错落有致的几何建筑形成的倒影非常漂亮!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先生的封笔之作,凝聚了这位海外赤子的情怀和智慧,他将这座精美的传世之作,永远留给了故乡,留给了故乡的人民!
师:因此,对于这些中国文人而言,无论他们走到哪里,后面受过哪些教育,他们始终把苏州园林当作自己的“归宿”。那么,对于文章的作者叶圣陶,苏州园林又意味着什么?
生:我认为是对家乡的一种怀念。
师: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生:因为叶圣陶是苏州人,写这篇文章时,他不在苏州。
师:我们同学课前预习非常充分。的确,叶老在写这篇文章时不在苏州,他怀着对家乡的怀念,写下了这篇文章,而且文章原来的题目叫“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什么叫“深眷”?
生:深深的眷恋。
师:那你们能不能找一找文章中体现出作者深深眷恋的字词?
生:“谁如果要鉴赏中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师:你觉得这句话在读的时候哪个词应该重读?
生:“不该”。
师:其他同学认为呢?
生:“就”。
师:到底是哪个呢?大家自己读一读,读完告诉老师,哪个词情感更深?
[学生读。]
生:“就”。
师:这个词重读,代表了什么样的语气?
生:热爱,自豪,深深地肯定。
师:在文章像这样表示肯定、表示绝对的词句还有吗?
生:“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生:“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生:“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生:“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生:“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
生:“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生:“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师:这样的肯定句,在文章中有很多,它们都表达了叶老对苏州园林深深的眷恋之情。所以,苏州园林之于叶老而言是一种对故乡的自豪眷恋之情。那么对于我们而言,苏州园林又意味着什么呢?
生:苏州园林意味着一个古迹,一个国家的象征。它是园林的标本,我们也可以从中去体会古人的文化。
生:苏州园林值得我们探讨学习。
生:精神上的交流和传承。
生:苏州园林是一种雅的象征,在苏州园林易于形成文化探讨的氛围。
生:小時候去苏州园林看不懂。
师:那今天学了这篇文章后,学会如何去看苏州园林了吗?
生:学会了。
[教师播放苏州园林的图片,并总结。]
师:这就是苏州园林。一幅画,一首诗,一段思,一份悟,与悠久的历史相互交融,于是,世间便有了苏州园林。走进苏州园林,我们能看着: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我们能赏着: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我们能听着: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我们能遇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们能闻着: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我们能悟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流连忘返于小桥流水,穿梭徘徊于粉墙黛瓦。仔细品读这一花一草一砖一瓦一木……我们为何需要苏州园林,甚至连大洋彼岸的人们都为之倾心不已呢?因为——苏州园林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精粹,也是属于世界人的心灵花园。
师:今天课后的作业就是欣赏“圆周村”(注:当地的一个园林)照片,然后根据你对“圆周村”的了解,向从未到过“圆周村”的人们介绍一番。
【专家点评】
《苏州园林》是叶圣陶先生非常有名的一篇文章,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选入语文教材,笔者在中学任教时就执教过。当时也是根据教学参考书的要求,作为说明文来教的,但是学生似乎并不喜欢。现在想起来还有些遗憾,原因恐怕就如戴老师所说,过于拘泥于文体,结果是“取形遗神买椟还珠”了。如果从知人论世角度看,叶老恐怕写这篇文章时心中未必有一个说明文的概念在,文章是从胸中缓缓流出娓娓道来的,把这样一篇美文用机械的“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手法”来分析讲解,就好比面对一盘美味佳肴,你给别人介绍说“这里是用的什么烹调法、有什么营养成分”,别人还没有吃,胃口就先倒掉了。戴老师抓住了文章所蕴含的文化、历史、人物故事这几个要素,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解读,像一名熟悉路径的“导游”一样带领学生移步换景地进入“苏州园林”,边走边欣赏里面的一草一木、亭台楼阁,并进入历史的“现场”,尚友古人,体悟古人的喜怒哀乐,从而使学生有一种想去苏州的冲动。孟子说,“教亦多术”,一篇文章该怎么教没有一定的套路,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妙还是不妙,主要看学生的反应。从教学实录看,这一节课应该是成功的。我以为这节课有一石三鸟之效:一是借课文提供的线索学习了传统文化;二是了解了苏州园林的特点;三是尝试了说明文的新的上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在谈到学生学习的动机时说:“现代的研究指出,为了任何一项言语信息而进行的教学,其最重要的特点是提供和这项信息联系在一起的,或者可以配合起来的更大的有意义的知识。”戴老师的教法是有心理学依据的,同时,她又巧妙地契合了当前新课标提出的“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这种教学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渗透,而不是贴标签。当然,教无定法,下一次容或又是一种教法。(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赵志伟)